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219809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一、慢行交通1、概念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 , 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 15 km/h 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 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与自行车交通.2、慢行交通的基本特点 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 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慢行交通以人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 步行速度在0.52.16 m/s,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0 km/h左右;出行距离较短,一 般小于3km; 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有锻炼身体的功效

2、; 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地位.3、定位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团内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居民 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 .慢行交通不仅是居民休闲、购 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 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以出行产生点、出行吸引点、轨道交通 站点等为中心的慢行圈的高品质建设是保障慢行交通权利,提高慢行交通品质,引 导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环节.二、慢行系统慢行系统包括为慢行活动提供的场所、活动在其中的人和进行着的活动.慢 行系统由3要素构成:慢行空间是系统的形态要素;慢行主体是系统的实施者要 素;慢行行为

3、是系统的动态要素.慢行系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除 担负一定的通勤交通功能外,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慢行空间包括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 或自行车通过性的设施,包括人行道vsidewalk、人行横道vpassway、人行地道、 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 间道、滨水道等和商业性质的慢行空间 商业步行街等.慢行主体是在慢行空间中进行通勤、休闲、购物、锻炼等活动的行为主体. 可分为以下几类:采用慢行作为通勤方式、采用机动化交通与慢行交通组合作为 通勤方式、以慢行作为休闲、锻炼、购物等非通勤方式.

4、慢行行为会随着经济和城市发展而改变,表现出多样化的功能:交通功能. 是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提供与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之间的接驳;活动功能. 主要是各类公共活动、人流聚集,如广场;锻炼与健身功能.如林间步道、山地 自行车道、绿地步道;休闲与观光功能.如风景区、公园、绿地;商业功能. 如商业步行街、商业建筑体的联络等;避难功能.灾难发生时的避难场所常与 绿地步道结合.三、规划理念1、用地层面建设多功能社区多功能社区集商业、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具有以下作用: 源头上减少长距离出行,居民可在社区内部完成大部分的活动需要; 使慢行交通成为社区内的主要出行方式; 社区重获活力,构建和谐社区.2、规划层面

5、引导交通方式结构合理化 在相关专项规划中落实慢行规划的理念,引导以提高人的出行舒适性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 并非仅是车辆的通行顺畅.鉴于高品质的慢行系统是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城市更应关注慢行交通的品质建设,最终实现慢行 交通为辅、公共交通为主的绿色出行结构.3、建设层面建设和谐慢行圈慢行圈可分为3类:以出行产生点为核心居住区,打造和谐慢行街区;以 出行吸引点为核心工作单位、学校、商业区等,打造富有亲和力的慢行空间; 以公共交通枢纽站为核心,形成友好的慢行通道在慢行圈内给慢行交通充分的 优先权,引导居民采用慢行与慢行接驳公交的出行方式,创造良好人居、可步行、 亲和的环境.4、设施层

6、面融合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 建好慢行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设施,诸如行人无障碍设施,自行车停放、租赁设施,甚至在轨道列车内设置自行车车载位,鼓励居民采用B+RBicycle and Ride 的出行方式.5、设计层面宁静化交通设计利用设计手段确保机动车在慢行交通活跃的区域降低车速,利用醒目铺装提 醒驾驶人将通行优先权给予慢行主体.6、运行层面确保慢行过街、慢行通道、慢行网络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对慢行主体这类交通弱势群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人文关怀,尤其应关注老年 人、儿童与残障人通行的便捷性 ,确保慢行主体的通行权和通行空间不受侵犯 , 保障慢行设施无障碍与通行空间的连续性.三、规划内容1、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

7、是依据城市的地域特征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城市交通系统特征与 慢行系统现状,明确城市慢行系统的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提出未来的发展对策. 同时,慢行系统的战略规划还应反馈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并指 导相关的专项规划与设施建设.2、布局规划 慢行系统的布局规划即明确城市各慢行圈的规模与功能,引导城市未来交通 结构的发展方向,是战略规划由节点到通道再到网络的逐步落实 ,同时布局规划 也与居民的各项慢行活动密切相关 ,是居民休闲、购物、锻炼场所的空间体现 . 为保障慢行活动的便捷性与舒适性,还应提出慢行空间的运行组织模式.3、设施规划 设施规划是针对布局规划中慢行交通的各类节点设施、通道设施、网络设施 的新建、改建计划.例如慢行过街设施、慢行通道康体绿道、自行车道等、慢 行网络的可达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