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20953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之有效课堂检测的尝试新课程改革还在循序渐进的实行着,随着我校小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各年级组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围绕着本年级组确定的小课题任务实行着持续的尝试和研究。我们组也实行了多次的探究,我们从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高效要依靠有效的教学评价,也就是要判断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遵循教学规律、是否有效果、是否有效益、是否有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往往会从课堂学生的反应来评价自己的课堂设计是否有效,从学生对某一问题的阐述过程中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准及学生自身水平的发展,等等。因为课时的不足,在有限的40分钟,为了保证教学内容及进度的完成,往往不得不忍痛将有效的课堂检测忽

2、略掉或移到课下完成,课堂上教师只负责答案的订正及学生不懂习题的讲解,甚至将答案的订正也放到了课后。教师会认为这样节省了时间,而且能有时间讲解更多的习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当堂检测环节,也就失去了对所有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全盘反馈,不能清晰的了解本节课的实际教学效果。虽然这个环节也有可能沿用到课下,有些老师甚至还觉得我付出了多余的时间,但失去的是趁热打铁的功效。在有效课堂研究的过程中,作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尝试,结果表明课堂检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单纯依靠学生的课下完成是无法补充的。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合理的恰当的课堂检测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那如何在课时紧

3、张的情况下实行合理的课堂检测、如何控制课堂检测的时间、又如何通过课堂检测达到理想的效果,是我在研究与探索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探索思考的几点来简要的说一说。一、课堂检测的方式及目的合理的课堂检测不是教师在课前的提问、课中的讨论或课末的默写等,而应该是正规的试卷实行闭卷考试,教师需要对试题的选择实行严格的筛选,要通过试题达到教师需要达到的目的。而这目的包括了一是通过检测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通过检测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三是通过检测来持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题的水平,四是通过检测来持续提升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合理答题的水平。二、课堂检测的时机与时间受到课时及授课内容

4、的限制,课堂检测不需要每节课都实行,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内容的复杂水准,合理的设计课堂检测的时机。在时机的选择上,平时往往采用随堂检测和单元检测两种,而在检测的时间上作者也认为没有必要实行太长时间。原因一是因为每节内容和每单元内容并不多,二是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的是每种类型或每个知识点的解题方法,所以在题目数量的设计中往往不要设计太多包括考查本节或本单元内容的核心知识点或解题方法的试题,不要过多重复性习题,题型也不要过于复杂,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检测及试卷的讲评。三、课堂检测过程及反思在课堂检测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要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点,巧妙答题;规定时间到后,教师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实行习题的讲解,如在初始阶段能够分小组对试题实行抢题讲解,在多次尝试后能够采用学生自我抢题回答自己认为肯定没有错误的试题,作者认为学生的自我抢题讲解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学生会发现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其实是有很多的题目是不能肯定的,这也说明他在这个知识点上是有知识盲点的,而对于学生能自我肯定答案的题目学生基本能够讲解的非常清晰,这样就能很好的发现自我知识上的遗漏,并实行即时的巩固。通过这样的课堂检测,我们不但完成了对学生知识的检测,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做题、审题、分析问题、答题的能力,及自我的知识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