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20811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技术交底(水管道专业)2015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交底(水专业)一、工程概况: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上层数,地下层数,耐火等级,危险类别。系统:室外、内消火栓,喷淋,自动报警,漏电报警,防排烟,气体灭火,消防泵房,发电机房,人防。二、依据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2.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周边的地形及市政管线资料,政府相关部门的项目批复文件。3.执行主要规范、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2、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4年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年)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10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

3、0788-2012三、内容 用地红线内的室内室外给排水、消防。1.给水排水: 冷水系统 热水系统 空调补水系统 污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 游泳池及水处理系统 室外给排水 2.消防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厨房设备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灭火器配置 四、室内管道1、立管穿楼板时,应设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底部应与楼板相平,套管与管道间采用不燃材料和防水材料填实;室内明装且其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的UPVC管,在立管穿越楼层处设阻火圈。2、安装在防火墙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

4、不燃材料填实,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3、管道穿钢筋混凝土墙和楼板、粱、水池池壁时,应根据图中所注管道标高位置配合土建工种予留孔洞或预留套管; 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水池壁时,应预埋防水套管;穿楼板、天面或穿梁时,预埋刚性防水套管;所有套管均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404选用,套管与混凝土接触部分不得做防腐处理。4、穿人防围护结构的管道,在穿越处预埋带翼环的刚性防水套管。管道从人防出入口引入时,应在防护密闭门内侧的设置阀门;从围护结构引入时,在围护结构内侧设置阀门;穿过防护单元之间时,在两侧分别设置阀门。5、设于柱边、梁边、墙角处的管道除图中注明者外,均应靠梁、靠柱、靠墙角敷设便

5、于装饰,设于吊顶内的阀门、水流指示器等设备仪器应于吊顶对应位置设检修孔,尺寸不小于400x400mm。6、给排水管井在楼板预留的孔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其洞口用C15钢筋混凝土封堵。7、排水管不得穿过伸缩缝及沉降缝;给水及消防管道如必须穿过伸缩缝及沉降缝时,应采用波纹管、橡胶短管或补偿器等处理措施。8、管道坡度:室内给水管道,其横管安装时宜有 0.0020.005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通气管以0.005的上升坡度坡向通气立管;各种排水横管除图中注明者外,均按下列坡度安装(污水管道最小坡度不应小于0.005)公称直径(mm)5075100125150200250300卡箍式铸铁管通用坡度0.035

6、0.0250.0200.0150.0100.0080.0050.005最小坡度0.0250.0200.0150.0100.0070.0050.0030.003排水塑料管通用坡度0.0250.0200.0150.0100.0070.0050.0050.005最小坡度0.0120.0070.0040.00350.0030.0030.0030.0039、管道支架:管道在变径、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墙、楼板的两侧等处应设置管道支架或管卡,并应固定在梁中梁侧面、楼板下或承重结构上;泵房内管道支架采用弹性吊架或弹性托架和隔振支架,管道直径大于200或管道密集处应配合土建在梁中或板下预埋构件。室内管道支架及吊

7、架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3S402选用。10、钢管立管每层装一管卡(层高大于5m时,每层设2个),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51.8m,立管底部应有牢固的固定措施; 钢管水平安装支架间距,不得大于下表数据: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6580100150及以上保温管 (m)1.5222.533444.56不保温管(m)2.533445566811)、衬塑钢管立管每层装一管卡(层高大于5m时,每层设2个),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51.8m,横管的任何两个接头之间应有支架,宜靠近接头但不得支撑在接头上;衬塑钢管水平安装支架间距,不得大于下表数据:公称直径(mm)152025324

8、0506580100150及以上间距 (m)1.52222233.53.5412)、铜管、不锈钢管与管卡、支架接触部位应设橡胶绝缘软隔垫,管道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宜大于下表下表数据: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6580100150及以上立管间距(m)1.82.42.43333.53.53.53.5横管间距(m)1.21.81.82.43333.53.5413、铸铁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管卡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得大于2m,立管不得大于3m,层高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一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采用牢固的固定措施。14、排水立管检查口距地面或楼板面1.00m,并高于该层卫

9、生器具上边缘0.15m,管井内排水立管检查口应朝向检修口。排水立管上检查口按图面要求设置,当图面没明确时按下列原则设置:铸铁排水立管上检查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m,塑料排水立管每六层设置一个检查口。在建筑物最低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层,应设置检查口,当立管水平拐弯或有乙字管时,在该层立管拐弯处和乙字管的上部应设检查口。15、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的连接采用2个45弯头或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平面三通采用45斜三通或90顺水三通。排水立管与水平管转换弯头应采用鸭脚弯头或加厚抗冲击弯头。16、室内管道敷设时尽量贴梁安装并且应满足小管径在上,大管径在下;冷热水管在上,消防管

10、在下的原则,管线交叉时原则上是: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当管线与其他专业或现状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实作际情况相应调整,并及时通知设计院。17、接水箱或各层空调加湿补水的给水管,其给水出口应高出溢流口边缘2.5倍的给水管径,如不能保证应设倒流防止器。贮水池、高位水箱通气管及溢水管出口应装设防虫网罩,具体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403。18、室内消火栓安装:在有美观要求的场所,消防箱应采用暗装或半暗装形式,暗装、半暗装在防火墙上的消火栓,其背面应有厚度不小于100mm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厚度不小于3mm的双面刷有防火涂料耐火极限不小于3h的钢板封堵,装修时应将消火栓做明显标志

11、,不得封包隐蔽。19、室内消火栓栓口安装高度为离地面1.10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室外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为离室外地坪0.7m。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排水标准图集04S202、99(03)S203.20、消防系统阀门均采用明杆闸阀或有明显开闭标志带锁定装置的蝶阀。21、自动喷水管的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距末端喷头之距离不大于750mm,吊架应位于相邻喷头间的管段上,当喷头间距不大于3.6m时可设一个;小于1.8m,可隔段设置。垂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1.5m1.8m。22、自动喷水系统不同管

12、径的管道连接,应采用异径管,不应采用补心。23、喷头选择:除图面注明的特殊喷头外,均采用K80喷头,无吊顶、通透性吊顶、净高大于0.8m的闷顶内采用直立型玻璃球闭式喷头,直立上喷喷头溅水盘与楼板底面的距离不小于75mm,不大于150mm;有吊顶的场所,采用吊顶型玻璃球闭式喷头;净高大于8m的场所采用快速响应喷头;高度超过当地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喷头采用快速响应喷头。24、喷头温级:洗衣机房、锅炉房、厨房内灶台上93C,厨房内其它地方及吊顶内的喷头79C,其余均为68C。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备用喷头,其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每种型号均不得少于10个。26、喷头布置:图中所注喷头间距如与

13、其它工种发生矛盾或装修中须改变喷头位置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车库和地下商场内喷头之间距离不大于3.4m(矩形布置长边3.6m),不小于2.4m;喷头与墙边之间距离不大于1.7m,不小于0.6m。当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等障碍物的宽度大于1.2m时,应在其下方加设喷头。车库内风管下的喷头采用下垂型喷头。风管两侧加设的喷头应采用下垂型喷头加装集热板,集热板面积不小于0.12平方米。27、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应由压力表、试水阀及试水接头组成,其出水应通过排水漏斗排入排水管道。28、管道安装完毕后,每隔35米加注如下标识:五、室外管道安装:1、给水管覆土深度:车行道下管道覆土深度不小于0.

14、7米;在非机动车道下,管道覆土深度不小于0.3米,且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排水管覆土深度:车行道下管道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在非机动车道下,管道覆土深度不小于0.3米,且管道埋设深度不得高于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若无法满足覆土深度要求,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详图面)。2、管道基础:1) 土壤承载力不得低于 KN/m2,若低于此值,应进行基础处理。2) 给水钢管、铸铁管、HDPE管、PVC塑料管、钢塑复合管埋地敷设时,如地基为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可不做管道基础,夯实后直接埋设;如地基为岩石或坚硬土层时,管道下方应铺敷设砂垫层,当管径500mm时砂垫层厚不小于100mm,当管径500mm时砂垫层厚不小于200mm,且管道四周应回填砂或土;如地基为淤泥或其它劣质土,则采用换填法处理或做砂桩等复合地基。3)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采用混凝土基础,基础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4S516。混凝土基础选择:管顶覆土0.73.5m,采用120混凝土基础;管顶覆土3.56.0m,采用180混凝土基础。4) 塑料排水管:采用沙垫层基础,基础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