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小学体育课游戏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20767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小学体育课游戏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专题:小学体育课游戏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专题:小学体育课游戏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小学体育课游戏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小学体育课游戏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课游戏教学案例(一)创作元素:时间、空间、方位、速度、人与物的关系。课的特色:欢快、合作、认真、积极。课的目标:1、学会利用球的各种特性。 2、学会判断和堵截,加强群体的合作。3、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体验身心的愉悦。4、在奔跑中改善自己的灵敏性。课的题材:“把球拍起来”、“把球传起来”、“把球滚起来”课的过程:要 素主 题载 体形 式目 标探索发现1、“把球拍起来”小篮球小群体组合学会利用球的弹性,让球跳起来。判断移动2、“缉私行动”(滚球)小篮球箩筐小群体组合对抗学会观察,认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欢快自由释放3、“把球传起来”录音机乐曲小篮球中群体组合异质分组认识球的重量,形状。在活动中

2、提高灵敏性和学会交往。思考实践4、“和篮球交朋友”小篮球个人在身心愉悦中熟悉球的弹性特点。 课的组织构思:本课的主线是小篮球的特性。通过对篮球的各种特性的认识,让更多的学生能对球产生兴趣,并在利用球的活动中促进身心发展。(一)课从球是怎么跳起来的开始。一只球停留在地面上,你要让他跳起来,一定要用双手去拣起来,再丢下去,球才能跳动。尝试一下,只用一只手能让球跳起来吗?每4-5人拿一只球,自己去动脑筋。看哪组让球跳起来。尝试、探索、发现将帮助学生有所收获。(二)球是圆的,当然可以滚动。怎么把球准确地滚给自己的同伴,也要动脑筋。“缉私行动”就是给我们一个机会来试一试自己的判断能力。根据场地条件,可以

3、每15-18人一个活动区,每个区再分成三个小组,轮流担任角色。场地和器材的安放要一目了然,规则要越简单越好,临时出现的问题,由教师来裁判。(三)现在,是进入课的高潮最佳时机。用一段乐曲(最好是歌曲,并让学生一起唱起来)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活动性较强的游戏,“把球传起来”。18人一分为二,九人一小组,给一只球,由一个组先在组内相互传递,另一组要把球抢过来,每传一次球,成功了就喊出数字:“一!”、“二!”、“三!”看哪组把球在组里保持的时间最久,传的次数最多。除了场地限制外,可以不要什么规则,让学生尽情地释放一下自己的能量。(四)该是休息一下的时候了,让每个人都拿一只球,坐在地上,做几个动作:1、靠在

4、球上,不让球滚掉。尝试着慢慢地躺下去,脚不要离地,双手在身体两侧保持平衡,臀部渐渐地抬起来,还原。球能听话吗?2、翻个身,用肚子压住球,尝试一下双手自己慢慢离开地面,注意随时用双手保护自己的平衡,脚千万不能离地哟。3、静静地坐下来,把球放在两腿中间,把球拍起来,能把球从中间拍到腿外面去吗?好样的!附内容 用双手?X 怎么办? 用单手。 成功了!一、“把球拍起来” 注意事项: 1、各组自己寻找活动位置。 2、每人都有机会尝试。 3、提倡探索。 4、交换成功的感受。 二、“ 缉私行动”分成三个组,分站在三个区。站在公海里的是“走私犯”,站在大陆上的是“犯罪集团”,站在海关上的是缉私人员。走私犯要把

5、“走私物品(篮球)”统统运往大陆(用地滚球或传球姿势),海关要截获,大陆要收赃。截获和收赃的物品,都放在旁边箱子里。三组轮流扮演角色。走私公海海关大陆物品注意事项:1、“海关人员”可以手足并用。2、球被碰出界外,可以拣回来重新传递。3、注意安全,截获球时不要踢。4、双方都要讲究配合。5、球传完就停,三组人员转换角色。6、一个循环以后,可以统计哪组截获球最多。三、“把球传起来”1F2/4 大家打球真愉快1632433.2162123 . . 1. 动 起 来, 动 起 来, 大 家 打 球 多 愉 快。2. 跑 起 来, 跳 起 来, 大 家 打 球 多 愉 快。5. 321 21212223 76 . .大家 一 起 跑 啊 跳 啊 打球嘛 打 起 来。大家 一 起 传 啊 抢 啊 打球嘛 打 起 来。注意事项:1、 人数不限,可多可少,两队要均等。2、 动作不限,没有“走步”概念。3、 传的次数要喊出。4、 人要分散。5、 要互相呼应。6、 教师要控制学生的兴奋性。注意事项:1、 要有舒适的感觉。2、 球可以在腰、腹下微微地滚动吗?四、“和篮球交朋友”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