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206544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1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2.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3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规范的表达。【学习重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学习难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说明其中含有 ,其原理是 (化学方程式)。加热溶液后褪为紫色,原因是: 。2.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3.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有 。4.生活中有酸味的物质有 等。 【新知导学】: 1.溶液的

2、分类:按溶液的酸碱性可将溶液分为 性溶液、中性溶液、 性溶液。 2.酸碱指示剂的认识: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试剂,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会使指示剂呈现不同的颜色。 常见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等。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_,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_。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_,遇中性和酸性 。 3、预习课本34页“拓展视野”家庭自制酸碱指示剂 提示:取适量新鲜花瓣或者紫萝卜皮、紫菜等切碎,加入适量白酒浸泡半小时左右,过滤即可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装瓶备用。 怎样的色素提取液才可用作酸碱指示剂?(课本P34页)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 探究溶液的酸碱性 小组实验:

3、 实验操作分别在点滴板上滴加下列溶液(2-3滴)后,再分别滴加两种试液(2-3滴),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将呈现的颜色分别记录在相应的空格内。试剂白醋稀盐酸纯碱溶液(Na2CO3)石灰水白酒食盐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思考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归纳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活动二 认识两种测定溶液酸碱性的试纸 小组实验:实验操作取两种试纸各三张于表面皿上,分别滴加(1滴)你所选择的三种溶液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在表格中填入相关试剂名称和试纸呈现的颜色。试剂选择酸性中性碱性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思考交流:1、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归纳两种试纸的颜色变化规律。 2、欲测定

4、某地区水样的酸碱性,能否只带一种石蕊试纸?写出方案。三、 总结、反思与提升 1. 总结: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情况 酸性中性碱性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2. 反思: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分别要注意什么?如何检验一未知样品的酸碱性?3、气体的酸碱性如何检测?4.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方法是: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1.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红色的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白醋 D石灰水2.小明学习化学之后,想在家里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

5、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将它们溶于水,分别滴加酚酞 3.欲区别两瓶无色的液体,一瓶是白醋,另一瓶是蒸馏水,取样后进行下列操作,其中不能将两瓶液体区别开的是 ( )A.分别闻两种液体,有酸味的是白醋B.分别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测试,其中变色的是白醋C.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其中显红色的是白醋D.分别加入一些石灰石,产生气泡的是白醋4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 ( )A稀盐酸和稀硫酸 B石灰水和雨水C纯碱溶液和稀氨水 D食盐水和蔗糖水【课后训练】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 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 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中

6、加入酚酞试液后显 色。2现有三种无色溶液,它们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食盐水中的各一种。请你用两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方法一:方法二:3.石蕊、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B.无明显现象C.生成无色气体D.石蕊溶液变为红色4.维生素C(C6H12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取三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

7、溶液呈 性。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容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5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是:汁液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蒸馏水稀酸溶液稀碱溶液紫卷心菜蓝紫色红色绿色牵牛花紫色红色蓝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得出结论(1) 、 的汁液能做

8、酸碱指示剂;(2) 的汁液不能做酸碱指示剂,原因是 。拓展应用(1)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则该雨水呈 性(选填“酸”或“碱”或“中”)。(2)用上述的紫卷心菜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显 色;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滴入无色的雪碧中,呈现的颜色应为 。6、现有车逻某地泥土样品,如何鉴定该泥土样品的酸碱性?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证明。7.魔术揭秘:某晚会上魔术师拿出一张白纸,向观众展示,洁白无字迹。然后,拿起桌上的一只盛有无色液体的茶杯,随后将无色液体倒在白纸上,一会儿白纸上就出现了红色的“给力”字样,观众惊讶不已。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姓名 成绩 .2019-20

9、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NaClBO2CCuDNaOH2下列叙述,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A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置换反应B酒精常用作燃料: 氧化反应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复分解反应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分解反应3下列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与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2CO+ O22CO2 化合反应B2HI+Cl2=2HCl+I2 置换反应C2H2O2H2+O2 分解反应DCuO+ 2HCl=CuCl2+H2O 复分解反应4下图可表示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个化学

10、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A该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5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于滤渣的说法正确是A只有CuB只有ZnC一定有Zn和CuD一定有Cu,可能有Zn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CuSO4溶液(H2SO4)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HCl溶液(H2SO4)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CCO2(CO)氧气点燃DCu(CuO)过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AABBCCDD720

11、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D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8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9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试液变红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D杠杆向右侧倾斜10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

12、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11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原子B离子C元素D分子12氮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据图解题也是学习化学的能力之一。图1是某微粒(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其离子符号是_图2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得微观示意图,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图中体现了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填序号)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并结合表中信息,填写下表空白。反应物反应规律反应规律的应用举例金属+O2大多数金属能和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该薄膜的化学式为_金属+酸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H2写出用稀硫酸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的化学方程式_金属+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生成_用Cu、Mg、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