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20220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情景激趣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导引目前,许多大城市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居民幸福感下降。这些被称为“城市病”。其“病因”是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世界城市化过程有何特点?解决“城市病”的“药方”是什么?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1.运用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阅读教材P32至P3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化(

2、1)含义: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主要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差异表现城市化水平表现特点发达国家较高,一般在70%以上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较低,差异较大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微讨论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吗?提示(1)经济越发达

3、,城市化水平越高,只能说是一般规律,但不能说是绝对规律。(2)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规律。(3)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南美洲这种状况最为突出。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微思考任何国家的城市化过程都遵循“S”形曲线的规律吗?提示(1)“S”形曲线符合一般城市化正常发展过程的实际,借助该曲线有助于诠释现实的城镇化地域差异和预测未来的发展。(2)现实中任何国家的城市化过程随时间的发展都不可能留下一条完全相同平滑连续的标准曲线,可能有时呈现很大的

4、变化。|案例分析|2017年12月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中央对城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型社会,城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创造国家财富的主力军。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2014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从17.9%提升到54.7%,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53个,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并且今后每年城镇化率仍会以1%的速度增长。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变化,城市不但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仍是主导世界发展潮流的主体,并将继续得到强化。结合材料探究:(1)建国后到现在,我国城市的数目有何变化?(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有哪些优势可以对

5、农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3)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如何?提示(1)城市数量不断增加。(2)城市的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3)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方法规律|1.城市化的内涵和标志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见下表。产业影响第一产业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第二产业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

6、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工业化是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市化。3.城市化的意义项目意义促进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

7、剩余人口改善产业结构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推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原因早晚工业化早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原因慢快城市化已发展到成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

8、市化水平高低高低且发展不平衡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亚非国家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南美洲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存在问题问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5.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

9、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图解联系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36至P37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1)产生城市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资

10、源短缺、环境污染、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等。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2)解决措施:发展经济、政策调控、合理规划、完善法律法规等。|案例分析|北京严重的雾霾天已经成为萦绕在2 000多万居民头上挥之不去的困扰。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14北京市环境数据公报显示,北京市2014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为85.9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限值1.45倍。2015年12月7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依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要求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提升为红色,这是该预案自2015年3月发布以来首次出现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根据中国环保部环境监测总

11、站发布的数据,2015年12月8日,北京市全市平均空气质量指数为298,属于重度污染。结合材料探究:(1)北京市市中心的温度往往比郊区高的原因是什么?(2)北京市严重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什么?(3)目前北京市积极建设一些卫星城,其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1)城市由于人口、产业的过度集中,产生大量的废热且因城市建设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因此城市内部温度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2)城市中交通工具、工厂以及家庭炉灶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大气污染严重。(3)主要是为了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法规律|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

12、响不利影响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

13、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归纳总结】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综合思维|1.中央首次城镇化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思考讨论:(1)什么是城市化?(2)乡村大量人口为什么向城镇迁移?提示(1)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城镇中就业机会多,教育水平高,社会福利完善,有较好的

14、生活条件等。|地理实践力|2.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思考讨论: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同时城市建设导致地面被硬化,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人地协调观|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城市化中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目前我国约1/5的城市大

15、气污染严重,1/3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下面是表现城市化问题的漫画。思考讨论:(1)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2)城市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提示(1)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等。(2)城市中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建筑、居民生活垃圾;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2018河北名校联考)如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13题。1.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呈增加趋势 D.呈减少趋势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