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细胞形态分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19772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细胞形态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细胞形态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细胞形态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细胞形态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细胞形态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细胞形态分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细胞形态分类体外培养 细胞大多培养在瓶皿等容器中, 根据它们是否能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可分为贴附型和悬浮型两大类。1 贴附型(图2一1)这类细胞在培养时,能贴附在支持物表面生长。大多数培养细胞呈贴附型生长;只赖于贴附才能生长的细胞称贴附型细胞或锚着依存型细胞。 关于细胞的贴附过程和机制将另加叙述。 当单细胞贴附在支持物上后, 易失去它们在体内时原有的特征,细胞分化现象常变得不显著。 在形态上常表现单一化的现象,并常反映其胚层起源, 呈现类似前述返祖现象。 如来源于内、 外胚层的细胞多呈上皮细胞 型;来自中胚层的细胞则易呈成 纤维细胞 型( 这种现象又与供体的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原供体越幼

2、稚则 “返祖 ”越明显 ) ;显然与 细胞分化有关。由于上述原因,体外培养细胞形态常表现有一般化的倾向。 因此在判定细胞形态时, 很难再按体内细胞标准确定 ,仅能大致作如下分类。(1) 成纤维细胞型:本型细胞因形态与体内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相似而得名:细胞体呈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中央有卵圆形核,胞质向外伸出2 3 个长短不同的突起。细胞在生长时多呈放射状、火焰状或漩涡状走行:除真正的成纤维细胞外凡由中胚层间充质起源的组织如 心肌、平滑肌、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 等常呈本类形态。另外在培养中的 细胞凡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类似时, 皆可称为成 纤维细胞。因此组织培养中的成纤维细胞一词是一种习惯上的称法 此点

3、与体内细胞不同。(2) 上皮细胞型:本型细胞具有扁平不规则多角形,中有圆形核细胞紧密相连成单层膜:细胞增殖数量增多时, 整块上皮膜随之移动; 处于上皮膜边缘的细胞多与膜相连, 很少脱离细胞群单独活动。 起源于内、外胚层细胞如皮肤 表皮及其衍生物、消化管上皮、肝、胰和 肺泡上皮 等组织培养时,皆呈上皮型形态。上皮型细胞生长时, 尤其是外胚层起源的 细胞细胞之间常出现所谓拉网现象, 即在构成上皮膜状生长的细胞群中一些细胞常相互分离卷曲, 致使上皮细胞 膜中形成网眼状空洞。拉网的形成可能与细胞分泌透明质酸酶有关。(3) 游走细胞型:本型 细胞在支持物上散在生长一般不连接成片。细胞质经常伸出伪足或突起

4、, 呈活跃的游走或变形运动 速度快而且不规则。 此型细胞不很稳定,有时亦难和其他型细胞相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 由于细胞密度增大连接成片,可呈类似多角形, 或因培养基化学性质变动等, 也可能变成成 纤维细胞 形态。(4) 多形细胞型:除上述三型细胞外,还有一些组织和 细胞,如神经组织的细胞等,难以确定它们规律的形态,可统归人多形型细胞。2 悬浮型有的细胞在培养时不贴附于支持物上, 而呈悬浮状态生长。 如某些癌细胞和血液白细胞可呈悬浮型。细胞悬浮生长时胞体为圆形,观察时不如贴附型方便。其优点是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 生存空间大 允许长时间生长 能繁殖大量细胞。便于做 细胞代谢等研究。对组织培养

5、细胞形态的分类, 主要根据 细胞在培养中的表现以及描述上的方便而定。当细胞处于较好的培养条件时 形态上有相对的稳定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细胞的起源, 正常和异常 ( 恶性 ) 也可能区别开来, 故可作为判定细胞生物学性状的一个指标或依据。 但必须意识到 培养细胞的一般形态 并不是一项很可靠的指标原因是它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当培养条件发生变化如反复开关培养箱不但影响温度使之波动,还能放出培养箱内的CO 2 ,使培养基呈碱性。还有支原体污染、培养基pH 改变等都可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如HeLa 细胞原本属于上皮型,但在过酸或过碱的情况下可变成梭形, pH 适宜时又可恢复。从细胞接种到细胞

6、密度增大的一代生长过程中。 细胞形态表现也有所不同,如上皮型细胞在刚接种后不久, 因细胞数量较少, 细胞可能呈星形或三角形。只有当细胞数量增多后, 多角形态特点和上皮膜状结构才逐渐变得明显起来。另外贴附型和悬浮型细胞性质也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 在一定条件下, 悬浮型细胞可呈贴附状生长, 贴附型细胞也可呈悬浮状生长。 当细胞发生转化后, 细胞形态变化更大;成纤维细胞 转化后可变成上皮形态。 另外在一些类型相同的细胞之间,如癌细胞等也很难在形态上看出有什么明显区别。由于培养细胞形态的易变性 在利用形态学指标判定细胞类型和其他一些性状时应持谨慎态度。 不应仅仅依赖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结果 必要时须做超微结构和其他方法的分析, 如电镜下观察到桥粒时, 可确认为上皮型细胞, 因桥粒是上皮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但在光镜下不可见, 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因此电子显微镜所提供的形态学依据显然更为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