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193164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靖边县席麻湾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JINGBIANXIANXIMAWANZHONGXUEKETANGJIAOXUEJIAOAN教学内容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设 计 者任国瑞教学课时2课时设计日期2011.4.19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3.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4.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5.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来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药品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

2、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及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情感价值观1.培养学生根据病情对症用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认真负责的思想。2.通过对祖国医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思想。3.通过急救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优秀思想品德,提高自我素质。4.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留意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2.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3.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3.根据外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从生活现象出发,导入新课

3、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生病,请大家回忆一下,当自己或家人生病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1:到医院去请医生为我们治疗。学生2:家长给吃点药就好了。教师:看来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得了一些不太严重的小病时,并没有到医院去看医生,而是在家里吃些药,那么这样做可以吗?学生1:这样做不可以,吃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行,否则容易用错药,不仅耽误治病,还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学生2:只要家长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这样做是可以的。学生3:我同意这种看法,对于常见的轻微病症,自己在家吃点药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及时治病,不会耽误学习。教师:究竟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有道理呢?对于药

4、品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板书:第二章用药和急救一、安全用药讲述中华医药学的悠久历史,推进新课教师:我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代传说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春秋时的神医扁鹊、三国时期的华佗,直至明代李时珍花费一生心血编写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治疗疾病、运用中草药方面的无穷智慧。到现代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药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但是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药物应用合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防治疾病、恢复健康,反之则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危急生命。所以

5、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安全用药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让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内容。(播放教学课件“安全用药常识”)文字内容:一、药物的品种: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书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用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为OTC。画面内容:药店的柜台,展示各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包装和药物样品。文字内容:3.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4.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称为化学药品制剂。画面内容:中药的制作过程,包括采集

6、、晾晒、加工等工序的镜头。西药在制药厂大规模生产线的流水线操作的镜头。文字内容:二、药品的服用: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等内容。在使用说明中,“作用与用途”或“功能与主治”一项主要说明该药对哪些病起作用,即能治疗何种病症。因此使用时一定要结合病情,对症下药,“用法”主要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有些药物不是口服的,可能是外用或含片,应该注意。药物的“用量”指出用药的多少,有些时候必须与规格结合起来看。药物的有效期很关键,上面标明的是生产日期,需要依此来推算有效期。“批准文号”和“制造单位”说明该药品经过国家检

7、验合格,否则为非法药品,不能使用。画面内容:展示一些药品说明书。板书: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药物使用说明书。教师: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了解了一些用药的常识,其中特别介绍了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使用。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份真实的说明书来了解药物的使用。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来的药品使用说明书。(学生取出使用说明书)分组讨论,提高认识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自己的那份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交换阅读。然后对课本82页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选一名记录员记录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阅读、讨论、记录)教师:请每小组的记录员根据本小组的情况向大家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1:我们小组的中药有,西药有,我们是根据药物的主要

8、成分来分辨中药和西药的。学生2:使用说明书中的作用与用途或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3:药品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闭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疗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同时及时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观点)教师: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如果对药品还有什么疑问,不妨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来解决。学生1:药品为什么要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哪些药能作为非处方药?教师:对药品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就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

9、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在已上市的药品中,哪些药能作为非处方药,不是由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自行决定的,而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遴选并获得批准的。学生2: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的生产批号由68位数字组成,它表示什么含义?教师:一般前两位表示药品的生产年份,紧接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的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例如:批号为030521,表明该药是2003年5月生产的第21批。学生3:有的药品说明书上没有标明有效期,而是失效期。失效期和有效期有什么分别?教师:失效期表明的是药品开始不能使用的起始时间,有效

10、期则表明的是药品能够使用的最后期限。例如,某药标明失效期为2003年7月,则该药品可以使用到2003年6月30日,2003年7月1日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标明有效期为2003年7月,则该药可使用至2003年7月31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用药的知识进行提问并给予解答,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课堂小结,结束新课巩固练习一、看谁选得对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的药物B.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因此这类药物可以随意服用,不会对身体引起毒性或副作用C.中药和西药是根据其有效成分的不同来区分的D.无论何种药物,在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11、答案:B2.当你的家人因腹泻需要服药时,你应该选择下列哪种非处方药A.感冒冲剂B.牛黄解毒片C.阿司匹林D.诺氟沙星胶囊答案:D3.下列药物已经过期不能使用的是(假设教学时间为2003年6月1日)A.生产日期为2001年6月,有效期:三年B.生产批号为020601,有效期:二年C.有效期至2003年6月D.失效期至2003年6月答案:D二、观察与思考4.有人在使用药品时不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进行,而认为用药量越多,病就好得越快,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可能危害健康。药物的剂量应恰到好处,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最

12、佳效果,过量用药不但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甚至会危害健康。5.某人上医院看病,开了一些药回来,但还没等把药服用完病就好了。当他下次再患同样的病时,可以接着服用上次没用完的药吗?为什么?答案:不一定。因为上次没吃完的药可能已经过期,因此在服用前首先要检查药物是否在有效期之内,否则不能服用。板书设计第二章用药和急救一、安全用药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药物使用说明书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板书:二、急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例如,当你夏天游泳时,发现有人溺水;当你踢足球或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倒,发生了骨折或外伤出血;或是你发现有人因煤气中毒而昏迷不醒,这时

13、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学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板书:1.“120”紧急呼救教师:对,面对这些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慌张,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电话拨通后,急救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在这段时间内,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我们来一起看下面的内容。(播放教学课件)文字内容: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步,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第二步,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第三步,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

14、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同步画面: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的录像资料。文字内容: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520次。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挤压时,救护者需站在病人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有效。同步画面:

15、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操作录像。板书: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教师:急救措施往往可以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学会这些方法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的录像来实际做一做。(教师取出急救模型。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练习。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其操作要领,必要时亲自示范动作。)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板书:3.出血和止血教师:很多同学有过跌伤外出血的经历,那么你们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学生1:立即在伤口涂上红药水,然后用纱布包扎好。学生2:在伤口上贴上创可贴就可以了。学生3:碰破的地方血液会自行凝固,不用管它,过几天就长好了。教师:同学们所说的情况都属于外出血,实际上出血可以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这两种出血的处理。板书:(1)内出血教师: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板书:(2)外出血教师: 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我们可见到血液的流出。这种情况应该首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实际上外出血又可以根据血管类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几种。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时将血管分为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