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设计文档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19316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教学设计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诗教学设计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诗教学设计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诗教学设计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教学设计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教学设计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二首教材简析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别董大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的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 会写3个生字(曛、舍、浥)2.读出古诗的韵味并能背诵。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 珍惜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激起对古诗文学习的热情。教学重难

2、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送别诗又是其中最璀璨的的明珠,他们最能表现诗人丰富的感情:或不舍,或缠绵,或感伤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共同感受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别(板:别)(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适,同桌间交流关于诗人的资料)了解了诗人,老师还想听听大家读书的情况,谁愿意读一读?二、初读古诗,读正确1、指名读(要求读正确,相机正音释义:曛:日光昏暗。),齐读。(学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出韵味,这样才能读懂诗句,才能读懂

3、诗人要表达的感情)2、怎样读出韵味?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朗读小常识:平长仄短,(出示课件)(什么是平,什么是仄呢?很简单,普通话里有四个声调,第-、二声称为平声,三、四声称为仄声。怎么读呢?遇到平声,读的时候要把它的声音延长,那就叫做平长,如果遇到仄声,读的时候要把它的声音收短,那就叫做仄短,为了区分容易,用“”表示平声,用“”表示仄声。)3、想不想听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示范读。4、出示标注诗、学生试着自由读。可以加手势。5、互读、指名读。(不到位的,再个别指导)6、齐读(配音读)三、再读,读懂诗意,感悟诗情1、通过读古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桌交流)(抓住“千里、黄云、北风、雪纷

4、纷”)(板书:悲壮、苍凉)2、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高适送别友人董大,师插入资料: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古琴手,可是盛唐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董大备受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 这真是同病相怜呀!郁郁不得志的高适,送别备受时代冷落的董大却能充满深情地说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满怀豪气地说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已经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渐行渐远的董大,高适在心底高声激励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 -这是高适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板书)高适怀才不遇,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的自信,多么的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朋友。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 总结学法:读准;读懂;悟情。四、自学送元二使安西 1、读题(注意停顿)2、介绍诗人及元二资料。(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元二:王维的朋友,此行,奉命赴安西守护边疆。)3、出示课件:这首诗中有两个多音字易读错(朝:早晨;舍:旅店。)(渭城-今咸阳市。安西-从渭城到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满眼的荒漠,满目的荒凉,自然环境非常恶劣。)4、学生独学(读平仄)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想像的画面。(板书:清新、

6、明丽 )(“柳”同“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有留下,挽留之意。)然而,圣命难违呀!6指导感情朗读正所谓千言万语化作薄酒一杯,一切尽在不言中读“劝君”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送送元二吧!读“劝君”元二,让我们不醉不休读“劝君”至此,王维对元二的感情以表达得淋漓尽致,-(板书:依依惜别)五、总结升华过渡:古人送别友人的方式不尽相同1、对比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写法上有相同之处:先写景,再抒情。但是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又有不同:2、指导感情朗读:别董大高适在悲壮、苍凉的边塞之地,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道分别时的豪情。(男生读)(言送)王维在清新、明丽的渭城美景,以酒相送,表达依依惜别。(酒别)(女生读) 六、课外拓展过渡:古人送别友人的方式不尽相同(课件出示:)赠汪伦(汪伦以歌相送,李白作诗表达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歌送、诗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目光追随友人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茫茫的江水之中)(目送)有心的同学,课下可查找古人更多的送别方式,挖掘经典文化中更多您的宝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