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19311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安装烘炉和煮炉工艺烘炉工艺1 总则及作业准备1.1 烘炉的目的是通过把新筑炉墙中的水份慢慢地烘干,避免运行 时,由于炉温过高,使炉墙内的水份急剧蒸发膨胀而挤裂炉墙。1.2 烘炉前应具备的条件及检查内容:1.2.1 锅炉及本体的附属装置已全部安装合格,水压试验已由监检 部门认可合格,并签署。1.2.2 本体砌筑和保温工作已全部结束,养护期已足够,炉膛、风 道、烟道,内部已清扫干净,膨胀缝中的砖、灰杂物已清除,漏风试验 合格。1.2.3 烘炉所需的辅助设备。如,风机、水泵已试运转合格,有关 的热工仪表已校验就位。1.2.4 供给烘炉用的水、电、燃料已准备充足。1.2.5 检查各有关阀门开关是否

2、灵活,并给予润滑,锅筒和集箱上 的膨胀指示器是否已装好,并对“0”点,无膨胀指示器者,应设置临时 性的膨胀指示器。1.2.6 制定好烘炉的技术方案,其中应包含有升降温曲线图,烘炉 操作的劳动力组织已编排好,并已向有关人员进行了作业的技术交底和 参数记录工作。1.2.7 安设的烘炉所需用的热工和电气仪表均应调试合格,且应符 合要求。1.3 选定炉墙的测温点及取样点,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一般可设在:(1)燃烧室侧墙中部炉排(或卫燃带)上方1.5m2m处。(2)过热器或相应炉膛烟气出口两侧墙的中部。(3)省煤器或相应烟道口后墙中部。 在以上地点应装设有不少于2 支的热电偶测温计或水银温度计。对于搁

3、置日久的砌砖炉墙新炉,若自然通风干燥良好,可适当减少烘炉时 间。1.4 往锅炉内注入清水(最好是脱盐水)至正常操作的水位,并且 在整个烘炉过程中一直维持这一水位,应遵循以下程序:1.4.1 开启水位表上的汽、水连通管旋塞,关闭其排水旋塞;开启 各压力表下的三通旋塞,但不与大气接通;开启锅炉本体蒸汽管道及过 热器出口集箱上的排污阀门、空气阀和给水管道阀门;关闭蒸汽出口总 阀和锅筒所有排污阀门。1.4.2 开动锅炉电动给水泵往锅炉内缓慢地上水,进水水温不宜过 高,应控制在70C以下。当水位升至最底水位时,暂停进水,并检查水 位是否降低。如水位下降,必须检查原因,并消除之,方能继续上水至 正常水位。

4、2 烘炉作业2.1 根据制定的烘炉方案进行烘炉作业。 烘炉方案的确定,与锅炉形式、炉墙结构、炉墙潮湿程度有关,以 控制升温速度和持续时间。方案一般有下列三种方式的选择: 火焰烘炉法一般锅炉均适用,且最常用; 蒸汽烘炉法只适于有水冷壁的锅炉,且有较充裕的蒸汽热源 场合; 热风烘炉法主要用于轻型炉墙。2.2 火焰烘炉法烘炉作业2.2.1 在炉膛燃烧室炉排的中部堆以木柴,若炉膛较大时,可均匀 堆二至三堆,用煤油或柴油引燃,略微开启烟道档板,利用自然通风维 持小于及带出湿气。链条炉排应定期转动,防止烧坏。对于沸腾煤粉炉无炉排者,可用型钢或生铁条在灰斗上方拱造一临 时炉排堆放木柴等燃料。2.2.2 控制

5、炉火燃烧强度,开始的几天,用文火,且勿使火堆靠近 炉墙。第一天控制炉膛出口处烟温W50C,以后每天温升W20C(轻型 炉墙V100C并作好记录,烘炉中、后期(点火后710天)可逐步添加 煤而至全用煤(煤粉炉可以喷油),以加强燃烧,提高炉膛出口烟温以烘 干后墙,必要时可起动引风机提高炉膛负压一2一3mmH20。烘炉后期,2炉膛出口处(或过热器后)的烟温度最高不要超过250C(轻型炉墙为 160C)。2.2.3 在整个烘炉期间(包括以下各烘炉法),均应注意锅筒的水 位,使其经常保持于水位计上限的位置。2.2.4 烘炉所需的时间,对于重型炉墙一般为 1416 天,轻型炉 墙和整体安装的锅炉宜为 47

6、 天,如炉墙或天气特别潮湿,应适当延长 烘炉时间,以达到第 3.1 条所规定的烘炉质量为依据。烘炉期间,应经 常检查墙体的膨胀情况,出现裂纹或异常迹象时,应降低升温(降温) 速度,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2.3 蒸汽烘炉法作业:2.3.1 拆除与水冷壁集箱第二排污阀连接的排污管,自该处接入由 外部蒸汽管网供汽的临时管道,视锅炉的大小而决定由一处或多处的排 污阀引入蒸汽。2.3.2 按 1.4.2 条要求,向锅炉上足水后,向锅炉连续均匀地通入 0.30.4MPa 的饱和蒸汽。若蒸汽管网的汽压过高,可通过减压。增湿 使之达到要求,不得使用过热蒸汽直接通入锅炉内,以免发生危险。2.3.3控制通入蒸汽

7、的流量,以保持炉水的温度为90C至微沸.2.3.4 开启烟道挡板及炉门,利用烟囱的自然通风的作用,使炉墙 湿气排出,烘炉时间与火焰法相同。烘炉末期,可按第 3.1 条规定,刮 取炉墙灰浆样品检查其含水率,若达不到要求,可适当延长烘炉时间或 加用燃料燃烧辅助。2.4 热风烘炉作业2.4.1 从炉膛的燃料添加门处(沸腾炉可自水力排渣口处)接入临时热风管,用热风机或其他热源通入200C250C的热风。注意:临时热风管仍应作简易的保温,以免烫人。2.4.2 烘炉初期可稍开锅炉上部的检查门及烟囱道档板,以保持炉 膛有12 mmHO标的正压而炉内温气又能排出为度。温升一般W80C/2 天,在烘炉后期,可开

8、大烟道挡板,关闭上部检查门,以加大自然通风 抽力,使炉膛维持一2一3mmH 0的负压,以便烘干后墙和烟道。22.4.3 轻型炉墙的烘炉时间为 46 天,烘炉末期,当炉膛出口处 风温达160C时,可停风,检查炉墙灰浆含水率,若达不到规定时,可 适当延长烘炉时间或加用木柴烘干。2.5 烘炉期间每隔 24 小时,抄表一次膨胀数值(各膨胀指示器) 记入表格中,当炉水温度恒定不再上升后可停止超读。3 烘炉的质量保证3.1 检查烘炉的质量3.1.1 烘炉时,应经常检查各部位的膨胀情况。检查炉墙的外形, 应无开裂,无肉眼可见变形。当炉墙出现裂纹或变形迹象时,应减慢升 温速度,查明原因后,应采取相应措施。3.

9、1.2 对砖砌炉墙,可用墙内灰缝的灰浆试样法鉴定。3.1.2.1 在炉膛两侧墙中部,炉排上方 1.52m 处或燃烧器上方 1.01.5m 处和和过热器两侧墙处的中部,取粘土砖、外墙砖的丁字交 叉缝中,刮取 50 克左右或在上述位置预置的灰浆试样测试其含水率。3.1.2.2 当上述灰浆试样的含水率测定为: 耐火砖灰浆含水率W7%或红砖灰浆含水率W10%可直接进入煮炉 (中间不停顿); 耐火砖灰浆含水率W2.5%或红砖灰浆含水率W4%可停止烘炉,自 然降温,以后再进行煮炉作业。3.1.3 用测定炉墙温度法鉴定:3.1.3.1当对流管前的耐火砖墙温度恒定达50C或过热器前耐火 砖墙温度恒定达100C

10、时,再继续烘炉48小时即可进入煮炉。3.1.3.2若对流管前的耐火砖墙温度达100C或在炉膛两侧墙中 部,炉排上方1.52m处或燃烧器上方1.01.5m处的红砖墙外表面向 内100mm处的温度达50C时,再继续烘48小时,可停止烘炉,自然降 温(以后再煮炉)。或测定过热器两侧墙粘土砖与绝热层结合处的温度, 其温度应达到100C,并应维持48小时。3.2 烘炉过程中应测定和绘制实际升温曲线图,并填报烘炉记录, 由甲、乙双方签署确认。煮炉工艺1 作业的前提1.1 煮炉的目的是除去锅炉热循环和锅筒、集箱内表面的油污 和锈斑。1.2 煮炉必须在烘炉验收合格后进行。1.3 煮炉时的加药量,应符合设备技术

11、文件 的规定,如无规定 则按锅筒、集箱的锈污情况计算其加药量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 1.3 煮炉药液的配制药品加药量(Kg/m3水)备注锈薄锈厚已用锅炉氢氧化钠(NaOH)2335561. 药品按100%纯度计算。2. 如无 Na3PO4 12H2O 时,可用1.5倍NaCO3代替。3. 可以全部用其用量NaCO3 ,其用量为 6kg/m3 水。磷酸三钠(Na3PO4 12H2O)2323351.4 加药的程序1.4.1 锅炉缓慢放汽,消压至零(仅指在用锅炉的煮炉)1.4.2 炉水调到在低水位线。药液可通过临时设置的漏斗和滤网从上锅筒加药接管口直接加 入,也可通过加药系统泵输送至锅筒内。要控制

12、水位,防止药液进入 蒸汽过热器内。1.5 打开一只水位计,关闭其余水位计及加药阀门。1.6 加药的程序工作做完之后,锅炉开始点火缓慢升压。2 煮炉操作程序和要求2.1 煮炉程序大体划分三个阶段,每阶段都应恒压、恒量(蒸 发量、下同)排污,排污阀应轮换开启排放,防止药物沉积,堵塞排 污管。换水和取样分析碱度,直至水质达到试运标准或相对碱度小于 20%,煮炉即可结束。2.1.1 煮炉第一个阶段 总时数约为18 个小时。其中头三个小时把蒸汽压升到0.290.39MPa,排汽量为设计蒸汽发量的510%。 在上述参数的条件下,保持 12 小时左右。 用1 小时左右排污,排污量为1015%蒸发量,并补给炉

13、水,此时的汽压约为0.1MPa左右。2.1.2 第二个阶段 总时数约为 10 小时。(1)从0.1MPa升压至50%额定压力,排汽量为510%设计蒸 发量,并保证八小时(锈厚的,须 12 小时)然后降压排污,排污量 为 510%设计蒸发量,并补给炉水。(2)降压和排污约两个小时。2.1.3 第三个阶段 总时数约为 2428小时。 从第二阶段排污的压力升到 75%设计压力排汽量 510%设计 蒸发量,保压、保量(蒸发量)24 小时(锈厚的 28 小时)。 在第八个小时后,应排污一次,排量约510%的设计蒸发量 并补水。在后16 个小时内应多次排污换水。2.2在煮炉的全过程中,每隔34小时,从集箱

14、的排污处取样 分析,碱度应大于45mg当量/升,否则应添加药液补充。2.3 在煮炉前,要做好安全教育和污水处理排放措施,保证安 全和符合污水排放标准。2.4 当炉水水质达到试运行标准(相对碱度小于20%)时,煮炉 即可结束,停炉放水,按常规操作。把放空阀全部打开,炉门和灰门亦全部打开,依靠烟囱的作用, 使炉温通过自然通风降低到50C以下,将锅炉本体内积水排放干净, 打开锅筒的人孔盖及各集箱的手孔盖,将其内部的沉积物清理干净。2.5 煮炉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炉和集箱内表面无油污。(2)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无锈斑。2.6按集团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填写相应表格,整理各种记录, 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确认,作为交工技术资料之一。2.7 煮炉期间每隔 24 小时,抄表一次膨胀数值(各膨胀指示 器)记入表格中,当炉水温度恒定不再上升后可停止超读。膨胀器不 正常要检查原因或暂停煮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