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19306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7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重点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的机智勇敢。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一根小小的蜡烛,居然能关系到人的生和死,你相信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就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二、引导初读课文。教师提示学法: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问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三、检查初读全文情况。1、检查生字

2、的预习情况。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情况。3、指导识记的字。A、加偏旁记忆的字:其期扁骗马闯B、区别形近字:密蜜司同4、读写词语:生死攸关、危机、持续、摇曳、从容、镇静5、,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四、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五、理清课文层次。1、默读课文,归纳段意。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人伯瑙德夫人及家人。第3自然段: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第4自然段:的国军官点燃了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伯瑙德夫人及儿女紧张极了。第5自然段:儿子捡柴生火走到烛台,却又被

3、德国中尉夺走。第6自然段:儿子决定陪妈妈战斗到底。第7自然段:女儿巧妙地哪走了烛台。2、给课文分部分,概括各部分的意思。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任及其家人。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记述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文件,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避免了一场劫难的经过。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听写生字词语。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2、质疑: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3、指名回答。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2、概括重要内容。3、质疑:“德国强盗“指的是什么?把“德

4、军”比作“强盗”说明了什么?四、探究课文第三部分。1、指读思考:伯瑙德母子三人是怎么巧妙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2、先自学课文,弄清内容,完成表格:人物怎么做3、组内交流。4、班内汇报。5、师生合作探究。A、“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台上。”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B、“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女儿为什么会“脸色苍白”?从“急忙”、“轻轻地”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C、“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了烛台。”你从句中体会到什么?D、“

5、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请学生表演读,师生评议,体会小女孩的机智。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六、教师总结全文。板书:16、生死攸关的烛光德国军官 伯瑙德夫人及儿女闯进旅馆,点燃蜡烛 取出油灯点燃吹熄蜡烛中尉重新点燃蜡烛 假借捡柴生火端走蜡烛快步上前,夺回烛台 拿灯上楼睡觉避免劫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3.培

6、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教学重点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说)师总结:(出示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初期,法西斯力量处于暂时有利地位,德军占领了西、北欧广大地区,法国

7、战败,英国退守本土,日军占领了中国广大的领土。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参战国家大约有60个。二战中有5000多万人死亡;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最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胜利。师:现在就让时间倒流,回到那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二、整体感知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运。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

8、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2._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研析情节1.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2.组织学生交流。交流伯瑞德夫人的表现。语言: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瑞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师点评:虽然同学们的朗读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动作:(急忙)取、(

9、轻轻)吹。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心理活动:师: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交流杰克的表现。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

10、(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再读有关句子。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3.过渡:(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

11、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师: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照下面的句式展开讨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瑞德夫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小结: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瑞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5.设疑讨论: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瑞德一家,为他们颁发

12、勋章,你将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法西斯的侵略。)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

13、战争,拥抱和平!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课文到此结束了,你能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将评选编剧、导演和演员。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危急时刻”一单元中的一篇_。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_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一、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词体会伯

14、瑙德夫人母子三人遇事机智、勇敢与镇定自若。1、在理解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时,让学生找描写伯瑙德夫人语言和动作的词语,抓“急忙”“轻轻”等词体会,并让学生自己吹蜡烛和轻轻吹蜡烛的动作,通过自己两次吹蜡烛的对比体会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2、体会儿子雅克和女儿杰奎琳的机智时,同样让学生自己找描写兄妹俩语言的句子和体现两兄妹机智、镇定的词,雅克“慢慢地站“从容地”“默默地”,杰奎琳“娇声”说等词,让学生感受兄妹在这危机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遇事从容不迫的品质,突破重点。3、另外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不堪设想”,找到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时,相机理解“不堪设想”,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情报被发现会有发生什么后果,学生通过想象发散思维,提出不仅会影响到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的生命,更会影响到更多参加革命的革命者,甚至是影响到祖国的生存,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情况危急的理解,又能加深对母子三人在危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与机智的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人物的佩服之情,对人物遇事机智、镇定的品质的学习便会油然而生。二、注重朗读的训练在体会情况危急和母子三人机智、镇定时,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