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19218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姓名 王海龙学号 1029020138专业名称 建筑工程技术班 级 高技1001指导教师 常 博 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姓名王海龙性别男学号1029020138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论文题目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控制评价容具体要求得分论文标题(10分)不能模糊、空泛,要一目了然,或直接、准确地提醒论文的论点,或直接提醒论文的研究课题。容提要(10分)说明论文的主要论点和根本容。简明扼要,概括性强。目录(10分)介绍论文章节的根本容与便于读者查找阅读文章容。主体(50分)绪论(10分)能清楚交代问题背景、选题原因和实际工作的关系。本论(40分)要说理充分,例证充足,逻辑严密,论点明确。结论(10

2、分)能总结研究结果,并作出具体的改良建议。参考文献10分参考文献是否与论文容相切合,对论文质量的提高是否起到重要作用。总分100分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1、优秀(86-100分); 良好(70-85分); 与格(60-69分); 不合格(59分以下)。2、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每名学生一份。目录摘要6第一章一般裂缝的成因与类型71.1 一般裂缝产生的原因71.2 裂缝的分类71. 2. 1 按裂缝活动性质分。81. 2. 2 按裂缝宽度分。81. 2. 3 按裂缝形状分。8第二章荷载作用下的裂缝92.1 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的规律性9第三章非荷载作用下的裂缝9

3、3. 1 收缩93. 2 温度113. 3 不均匀沉降123. 4 钢筋的锈蚀123. 5 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133. 6 施工方法13第四章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144.1 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144.2 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154.3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164.4 干缩裂缝的控制措施17合理选择水泥品17控制水泥用量。17用水量的把握。17最正确砂率确实定。18化学外加剂的选用。18正确选择养护时间和方法。18完毕语19辞:20参考文献:21摘要对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进展了简单介绍, 对由于收缩、温度、不均匀沉降、钢筋锈蚀、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成因进展了分析, 并

4、提出了预防措施, 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混凝土裂缝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和非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关键词:混凝土材料, 裂缝, 不均匀沉降, 塑性收缩第一章 一般裂缝的成因与类型1.1 一般裂缝产生的原因( 1) 由外载荷( 静、动载荷) 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 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裂缝, 称之为“ 载荷裂缝 。( 2) 由变形引起的裂缝, 包括结构因湿度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当变形得不到满足才引起应力, 而且应力还与结构的刚度大小有关,只有当应力超过一定的数值才引起裂缝。例如: 由于地震或火灾等情况也会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导致的开裂。( 3) 由外

5、载荷作用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 如屋架按铰接节点来计算, 但实际上屋架节点有弯矩和剪切力, 故它们也会引起节点裂缝。1.2 裂缝的分类1. 2. 1 按裂缝活动性质分。( 1) 死缝, 是指那些已经开裂的, 其开度和长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它可以在自然条件下, 被生成的胶凝物愈合, 产生自愈现象。( 2) 准稳定裂缝, 是指随季节变化产生的周期性裂缝。在南方这种现象一般不多见, 在北方出现的比拟多。( 3) 不稳定裂缝, 是指裂缝的开度和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加剧, 它是动态的变化。1. 2. 2 按裂缝宽度分。( 1) 宏观裂缝是指可以用肉眼观察得到的, 一般肉眼可看到的最小宽度为0. 02 0.

6、05mm。( 2) 微观裂缝是指小于0. 05mm 的裂缝。1. 2. 3 按裂缝形状分。( 1) 贯穿裂缝, 裂缝贯穿结构的整个断面, 将结构别离, 严重破坏结构的整体性, 影响了结构的性能, 可能引起质量事故。( 2) 深层裂缝, 裂缝延伸局部结构断面, 对结构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它一般是由于混凝土部的缺陷产生的, 如大孔洞、结构形状不规那么变化等。( 3) 外表裂缝, 是在混凝土外表, 一般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它的危害一般比拟小。但是它也有可能开展成贯穿裂缝, 对结构产生大的危害。第二章 荷载作用下的裂缝2.1 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的规律性荷载产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

7、, 混凝土发生开裂。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 裂缝通常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 一般沿构件宽度方向贯穿全截面。防止荷载作用下的裂缝, 关键是在设计阶段做好荷载的计算、强度的检算和裂缝宽度的检算。第三章 非荷载作用下的裂缝非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 有时候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裂缝, 这些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3. 1 收缩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养护阶段会发生体积收缩, 体积收缩又分为塑性收缩、干缩和自生收缩( 化学收缩) 。1) 自生收缩。也叫化学收缩, 指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 比反响前的总体积小。化学收缩量的大小随混凝土硬化龄期延长而增加, 此收缩不可恢复。

8、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大, 那么化学收缩量大, 易形成裂缝。防止此类收缩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水泥用量。2) 塑性收缩。通常发生在混凝土终凝之前, 有两种类型: a.由于热风、高温、枯燥以与洒水养护不与时等, 水分蒸发过快, 混凝土失水, 外表出现裂缝; b. 混凝土部不均匀, 泌水、骨料自重下沉以与受钢筋阻挡时, 骨料与胶合料之间、骨料与钢筋之间容易产生裂缝。为减少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施工中下料不要过快, 浇筑间隔拉长, 尽量振捣密实, 使已浇混凝土密实, 尽量减少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 以减少不均匀下沉, 其次要加强养护, 采取保湿措施, 设置风挡和天棚等。3) 干缩。是由于水泥浆中的水分损失引起的

9、, 混凝土成型后外表水分散失速度快, 部水分损失慢, 造成外体积收缩不均匀, 外表混凝土产生拉应力而开裂; 骨料级配不良、粒径过小、含过多针片状颗粒, 使用细砂、特细砂会引起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增大, 出现干缩裂缝; 另外, 混凝土的体积干缩受钢筋或地基、垫层等的约束作用时, 会使混凝土中拉应力开展而形成裂缝。防止干缩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增大骨料用量、合理布置钢筋、并加强混凝土的养护。3. 2 温度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膨胀系数约为1105/ 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和水泥用量大的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水化热在构件部积聚, 由于混凝土散热速度慢, 部温度升

10、高很快体积膨胀, 在外部体积的约束作用下, 形成温度应力, 导致温度裂缝出现。因此, 混凝土施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要设法降低混凝土的外温差, 选择低水化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掺加矿物质掺合料、使用缓凝型外加剂、埋冷却管等都是有效的措施, 除此之外, 要特别注意冬季的突然降温和夏季的暴雨对温度的影响。水泥水化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响过程,其间产生一定的水化热。每克水泥放出502J 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00550kg/m3 来计算,每1m3 混凝土将放出1550027500KJ 的热量,且大局部水泥水化热在3d 释放出来。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不容易

11、散发,部温度不断上升,而混凝土外表散热快,使混凝土外截面产生温度梯度,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时,外温度差异更大,部混凝土热胀变形产生压力,外部混凝土冷缩变形产生拉力,由于此时混凝土拉抗强度较低,当混凝土部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d,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开展而继续扩大,甚至到达贯穿的情况。3. 3 不均匀沉降掌握的地质资料与实际不符, 或者不良地基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 形成贯穿性裂缝。模板和台座支撑不结实, 也会使构件在施工中形成裂缝。为防止此类裂缝, 勘测工作要细致, 地基处理要过关, 保证模板体系的强

12、度、刚度和稳定性。3. 4 钢筋的锈蚀钢筋混凝土部的钢筋锈蚀, 体积增大, 使周围混凝土承受很大的径向膨胀应力, 出现裂纹, 逐渐扩展成与钢筋平行的裂缝。钢筋锈蚀的原因主要有: 1)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缺乏,密实度不够、孔隙率大, 在侵蚀类物质如氯化物等作用下, 钢筋生锈; 2) 混凝土碳化使混凝土产生中性化甚至酸性化, 钢筋的钝化膜破坏而锈蚀。所以, 控制原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 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和密实度, 在混凝土外表施作保护层, 对钢筋做电化学保护等预防钢筋锈蚀的措施, 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缝。3. 5 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水泥或外加剂中的强碱类物质与活性骨料间的

13、碱骨料反响, 原材料中的有害杂质硫化物、硫酸盐含量过高, 都会促使混凝土局部体积膨胀而开裂。施工中, 必须严格原材料质量要求, 按国家标准和施工规要求进展材料检验, 严禁将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 切实保证骨料级配, 掺入有效的外加剂、掺合料( 如粉煤灰等) 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 配合比设计中尽量减小水灰比、砂率和水泥用量, 以减少裂缝的出现。3. 6 施工方法搅拌、运输时间过长, 水分损失过多, 坍落度损失过大, 易出现裂缝; 混凝土浇筑前, 为增加流动性额外加水, 不但降低强度,更容易导致裂缝出现。浇灌时下料过快, 分段浇筑时,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处理, 或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途停顿时间超过了

14、初凝时间, 都容易引起裂缝。振捣要适当, 振捣缺乏, 混凝土不均匀, 产生蜂窝、麻面、空洞, 是裂缝开展的原因; 过振使外表形成浮浆层过厚, 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初凝前进展二次振捣以与终凝前重复压抹收面, 有利于裂缝的减少。混凝土养生不良易失水干缩, 所以必须保证养护条件。蒸汽养护时要防止升温、降温过快, 以防出现温差裂缝。过早拆除模板和支撑, 混凝土未到达规定强度提早进展预应力拉, 也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第四章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4.1 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水泥水化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响过程,其间产生一定的水化热。每克水泥放出502J 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00550kg/m3 来计算,每1m3 混凝土将放出1550027500KJ 的热量,且大局部水泥水化热在3d 释放出来。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不容易散发,部温度不断上升,而混凝土外表散热快,使混凝土外截面产生温度梯度,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时,外温度差异更大,部混凝土热胀变形产生压力,外部混凝土冷缩变形产生拉力,由于此时混凝土拉抗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