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19187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2023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二OO九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32023)实施的关键年,我办以此为指针,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的工作重点,大力实施新村建设、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工程,努力实现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二OO九年全年,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区委开创“四个新局面”的工作重点和建设川东北新兴经济强区的宏伟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有力地

2、推动了我区扶贫开发工作。 到目前,已解决我区贫困人口287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780人)的103.3%;劳动力转移培训58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575人)的100.2%;建沼气池2023口,占全年目标任务(2000口)的100.7%。现将我办全年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围绕扶贫政策,认真规划上报项目,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 2023年,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到了扶贫项目选得准,实施快;扶贫典型抓得实, 1 带动强;贫困群众见效快,受益早。 目前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60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200万元的134.08%。包括:劳务扶贫资金46万元;

3、村道扶贫资金35万元;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1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残疾人扶贫资金6万元。外资扶贫资金(中泰华威社区综合扶贫示范试点资金)108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190万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定点帮扶资金52万元。 (二)围绕民生工程,整合资源,各项扶贫工作成效斐然 1.村道公路建设:利用财政资金, 2023年主要在石楼乡李家观村、罗家寺村,金凤镇何良村,集凤镇青杠岭村,华兴乡五桐庙村新建村道公路3.5公里,现在基本完成,可解决1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利用对口帮扶资金,帮助积善乡柿子沟村、沙鼻嘴村修建泥结碎石路面(路基5米,有效路面3.5米)3.1公里;在大通龙池院村和梓潼庙村两个村

4、内,修建产业便民路8公里。 2.水利建设:对大通镇梓潼庙村人畜饮用水工程实施补助,成功完成该村 6、9社共两个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130多户380人、360头牲畜的饮用水困难;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整合农机、水利、财政资金,在积善乡唐底垭新建提灌站工程。该工程年内已启动,预计明年6月前竣工。建成后,可解决该乡3个村33个社2300亩耕地的生产灌溉及1090户3300多人的饮用水困难;协调省水利厅项目资金75万元,在天星乡 2 玄祖庙村新建山湾塘1口,蓄水池4口,石河堰1处。该项目目前已开工,建成后可解决4个村1032户,4138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3.卫生院建设:为切实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因病致贫

5、、因病返贫”问题,我们周密安排,精心选择,在距区城远(90公里)、覆盖范围广(服务面积28平方公里)、服务群众多(服务群众1.6万人)的桥龙乡改建了乡卫生院业务用房。从对口帮扶资金中抽出30万元补助乡卫生院,乡政府自筹60万元,新建了一座面积达800平方米的3层现浇框架结构业务用房。目前,病床200平方米、门诊100平方米、辅检及手术室等500平方米的乡卫生院业务用房已全面竣工。对口帮扶资金在为桥龙乡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协调资金4万元,扩建天星乡卫生院住院部50,增设病床8张,增强了乡卫生院一般疾病防控救治能力,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就医困难。 4.

6、“三农百事通”工程:由中电科技30所投资10万元援建的首批 “三农百事通”农村信息化工程,在桥龙、临江等7个乡(镇)实施完毕。“桥龙黑山羊”等农业品牌实现了网上交易。 5.援建希望小学工程:今年3月17日,投资80万元,2023年开工的临江乡观音寺村电子希望小学竣工剪彩,并正式启用。工信部及中电科技29所相关负责人、区委有关领导 3 出席剪彩仪式。利用工信部帮扶资金并整合资源,拉动投资90万元,在库区土门乡冯家坝村新建联合小学1所,建筑面积570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6.关注弱势群体:今年对9个乡镇(花园乡、三会镇、桃园乡、太和乡、大通镇、双店乡、安平镇、大观乡、李渡镇)的30

7、户家庭特穷的残疾人进行现金补助(3000元/户),使30户残疾人对自己受灾受损房屋进行了改造,解决了30户残疾人、110人的住房难问题。争取工信部捐赠资金资金2万元,对2023年20个贫困家庭的大学新生实施了救助,圆了这些困难学子的大学梦。9月25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救助嘉陵区孤儿的助学款发放仪式在区政府116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救助义举,由我办去年拟定救助计划并向上级部门申报,通过积极争取,经中国扶贫基金会审定后实施,共救助我区孤儿34名,每人1200元,共计40800元。 (三)立足农民增收,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本年度,我办依靠产业发展,利用各种扶贫资源来促进农民增收,切实提高农

8、民经济收入水平。 1.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我办坚持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一年来,我办进一步发展了木老乡、大通镇、曲水镇、礼乐乡等优质肉兔生产基地,建立养兔协会5个,发展肉兔养殖户366户,发放种兔3500多只。在曲水、李渡发展种母猪养殖户216户, 4 发放种母猪260头。同时,我办通过技术指导、提供服务等方式,带动了贫困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在石楼乡李家观村、罗家寺村、伯阳观村、小观子村发展贫困农户养肉鸡,直接受益户250户,辐射带动整个石楼乡和双桂镇的部分村。通过村级互助社、专业经合组织平台,可辐射带动1000户农户养殖肉鸡,可使项目农

9、户年户均增收11900元。 2.扶贫互助提供保障:2023年,我们利用省、市、区三级财政投入的扶贫互助资金150万元,农民自筹的50万元资金,仍然采取竞争择优的方式,在全区389个贫困村中选择村级班子强、村上有产业基础的10个贫困村(大通镇梓潼庙村、三木桥村,安平镇依阳桥村,世阳镇碑垭村、杨家寺村,木老乡何家村,龙蟠镇新学堂村,天星乡圈角湾村,李渡镇张家桥村,双店乡杜家嘴村)建立村级互助社。通过互助社的平台,为发展生猪、小家禽养殖等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提供了资金渠道和保障,并给入社村民提供养殖技术、买卖信息等相关信息,极大地推动了贫困村的产业发展。 3.社会帮扶关注产业:今年,我办利用对口帮扶

10、资金,整合农业、以工代赈、农机、交通、水利、林业以及灾后重建等资金近千万,集中在大通镇龙池院村和梓潼庙村两个村,建设“幸福新村”示范片。在示范片内,以“业主+合作社+农户”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绿色循环主题,积极培育高中端蔬菜种植和肉兔养殖项目。利用帮扶资金为业主及养殖农户提供圈 5 舍补助和种兔补助,大力发展肉兔养殖项目。目前,已发放种兔218组,补助农户兔圈1422个。 (四)依托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1.劳务扶贫:坚持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治本措施。继续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工作思路,2023年我们继续发挥基地学校的职能与

11、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定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方式,加快2023年劳务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了培训宣传与生源组织力度,一方面把生源放在提前返乡的农民工上,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较年轻且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和农村退伍军人上;二是培训模式多形式、多层次,采取了学校培训、企校联合培训、下乡培训等方式适应不同的培训对象,不但提高了培训质量,减少了农民工的顾虑,提高了农民培训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为返乡农民工二次就业提供了机会。到目前为止,共培训农村劳动力585人,推荐就业人数达585人,就业率达到100%。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广东、深圳、重庆等地,也有部分在成都、南充打工的,工资800元150

12、0元,真正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个家庭”。 2.再就业培训:7月13日至16日,我区成功承办了由杭州市经合办主办、南充市帮扶办组织的两期浙江省对口帮扶农村基层干部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班。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 6 和实地考察2023年杭州市帮扶的河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来自仪陇、南部、营山、西充、阆中、嘉陵六个县(市、区)的126名村级基层骨干和返乡农民工学员,转变了择业观念,学到了实用技能技术,增强了致富信心。 二、经验与作法 (一)严格资金管理,规范操作程序 1.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公示制。市扶贫领导小组下达计划后,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地将项目名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和农户自筹资金等

13、情况,以及项目建设内容、补助标准、补助对象、补助环节等内容进行了公示,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2.坚持县级报帐制。区扶贫办、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领导一起到项目点根据群众意见共同进行规划,项目实施完工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向区扶贫办递交验收报告,区扶贫办、区财政局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对规划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工程质量、软件资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经区扶贫办和区财政局同意,由区财政局直接将项目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这改变了以前将项目资金拨付到乡镇,再由乡镇拨付到业主单位的方式,有效避免了部分乡镇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 (二)创新扶贫新理念,探索扶贫新路子 1.我区社区主导型发展项目(

14、CDD)经过三年的实施,已完成总投资992.5万元,占计划1045万元的95%。在CDD项 7 目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我区CDD项目村10月中旬为全国“社区主导与新农村建设”国际研讨会提供了现场,接受来自全世界20多个非政府组织与金融专家的考察,其先进的扶贫理念,独特的扶贫模式,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专家、官员的认可、称赞。CDD扶贫理念的确立,是我区扶贫史上的一重大理论突破。这一理念,被嘉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广泛运用到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去。 2.今年,我办成功争取到CDD项目的拓展项目贫困社区综合扶贫试点示范项目资金1080万元。该项目由中泰华威捐赠资金

15、,国务院扶贫办外资管理中心具体监管,并运用社区主导理念在我区13个项目村进一步开展相关试点工作。到目前,我区该项目已经启动,通过前期的启动培训、基线调查,并于11月4日、5日分别在石楼乡、大通镇进行了先导村的竞争选择。先导村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个项目的开展,为我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创新的平台,也提示了新的方向,为我区扶贫开发工作探索新路子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狠抓了干部素质建设。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习和全办干部职工学习制度,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每周有组织地开展集中学习讨论。通过理论学习和思想解放大讨论,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工作激情增加,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增强,为有 8 序推进各项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狠抓了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办事程序。严格考勤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失职追究制,对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限时办理。加强了机关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投入5万元对办公楼及会议室进行了维修,更换了部分办公设备,改造了小区停车位,增添了绿化带,改善了办公环境,使办公区域及小区实现了美化、亮化、净化。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