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18904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氧气作为空气中含量丰富的气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氧气无色、无味,透明,维持生命。氧气(O2)在空气中的含量为20.9476%,其他气体是N2:78.084%、氩气:0.9364%、CO2:0.0314%、其它还有H2、CH4、N2O、O3、SO2、NO2等。氧的分子量为32,沸点-183。实际上,高原人都缺氧,长期缺氧都要得不同程度的高原病。一些高原人说自己不缺氧的原因是不懂高原缺氧。高原缺氧能够适应是一个伪命题。实验证明人类对氧的承受极限是10分钟,一般人缺氧3-5分钟就会造成“脑死亡”或者永久死亡;人,“可以一天不吃饭,却不可以5分钟不呼吸”。缺氧和高原缺氧影响人类健康

2、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不同人在时间和程度上有差距。医学科学研究证明,高原缺氧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并由此发展成为一门医学学科-高原病学。高原地区主要医院都设有高原病科室。一般在拉萨生活半年以上,自己能感觉到的、初步明显的、高原危害症状就是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减退,这是高原缺氧最直观的表达。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2500米左右是高原病的临界值,3000米是急性高原反应的临界值,4500米是生命禁区。所以,昆明和丽江、西宁无高原病,但格尔木就有高原病。人类从低海拔进入2500米以上高原时,一定时间后不再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超负荷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身体

3、器官都在超负荷地工作着,如果是长时间处于这种紧张的超负荷状态,那么您的器官将提前衰老和病变。通过对高原工作多年退休的移居者访问表明,高原移居者退休回内地后,60%的人有明显高原病变,与同龄人群相比健康状态明显差,有人总结了“3-5危险期、10年大浪淘沙”现象。根据西藏大学医学院的统计和研究结果,那曲世居人群(高原藏族)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高原病)发病率达50%以上。基因学研究虽然证明世居高原人群有适应高原缺氧的基因片段,但对高原缺氧的适应也是有限度的,当海拔超过4500米以后一样出现严重不适应和病变现象。其实所有人种、人群对高原缺氧和对各种自然现象的适应都是有限度的。高原缺氧影响所有儿童和青少年

4、智力发育。高原缺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例如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大脑、心脏、肝、脾、肾等等的严重损害。缺氧只能补氧,任何药也代替不了氧。缺氧吃药尤如饿了喝水,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吃药还要吃出更多的病来。吃药只能是临时的急性高原反应的应急措施。科研证明,每天吸氧补氧若干小时能使高原缺氧症状减少95%以上。每天晚上睡眠期间吸氧补氧,白天在缺氧状态下工作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式,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其实,睡觉是人体修复身体机能最重要的方式,而且,人体在晚上睡觉休息期间心率降低,内分泌、内循环等其他身体机能也迁移至一种新的状态,这种身体状态的变化也是人体休养的一种方式,若此时补氧正好能够提高人体机能恢复的质量和效率。睡眠也会造成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体没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