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18893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DOC可编辑格式乡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言材料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指导思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挖穷根这一主线,结合杨集实际,以区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为突破口,以山、水、林、田、电、草、路相互配套,种养加销相互结合为重点,努力探索发展旱作生态农业的路子,实现构建生态、富裕、和谐杨集为总体思路,以“践行科学发展、强化基层组织、改进工作作风、夯实基础设施、壮大支柱产业

2、、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目标任务: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四个问题”,力求取得“六个实效”。四个问题:即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适应、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社会和谐。六个实效:(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科学发展共识。围绕新农村建设,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探索干旱贫困地区发展现代旱作生态农业的路子上形成广泛共识。我乡是南部

3、半干旱山区,属全县的生态农业区,发展旱作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力抓好集雨节灌、梯田建设、乡村公路优化升级、农网改造、沼气建设等立足当前、利及长远的大项目建设。在梯田建设方面,通过响河子流域试点治理,争取年内使全乡实现梯田化,从而根治水土流失,实现“泥不下山、水不出沟、保田增收”的治理目标。在水利方面,要积极争取人饮水窖建设和塘坝项目,确保人畜安全饮水。在乡村公路优化升级方面,按照“十二五”规划,积极争取乡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采用以工代赈形式,对乡村公路主干线进行整修养护,对村组公路进行维护,确保修一条,成一条。在农网改造方面,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的有利

4、时机,争取年内全乡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在沼气建设方面,结合“三改”,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推广“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种植业”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形成“草养畜,畜生沼,沼促特”的循环格局,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多次增收受益。在林业生态上,首先,要切实抓好华家岭林带和全乡退耕还林的管护,确保现有森林资源不破坏。其次,加大沟壑地造林、道路两旁造林、庄前屋后造林力度。动员组织群众对大周公路两旁和杨双公路、响党公路两旁采取谁栽树、谁管护、谁受益的办法进行全面绿化;对一些沟壑地或易于造林的山坡等,结合林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对庄前屋后动员群众植树造林。

5、再次,扩大紫花苜蓿种植面积,使户均达到亩以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区域综合开发为突破口,着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首先要调整种植结构,冬小麦要更新优良籽种,精种精收。马铃薯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扩大种植面积,特别要进一步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的推广。其次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高度重视养殖户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养牛户,争取把已实施整村推进的四个村发展成为养牛示范村。另外通过养鸡、养猪大户的带动,争取扶贫贴息贷款多发展养鸡和养猪规模户。再次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抓好有组织和自谋输出的工作,拓宽就业渠道,拓深就业市场,打造

6、诚信一人多技品牌,提高农民劳务收入。同时,借助“两后生”的培训和县职教中心举办的农民工培训等方式,大力提高农民工基本素质,使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实现劳务经济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从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转变,不断提升劳务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要积极引导已注册登记的“会宁县水头马铃薯产购销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使之发展壮大。不断引导群众多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传递产销信息、推广生产技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作用。在效能建设上,坚持抓载体、促党建,抓基层、打基础,以乡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三集中,两公开,两延伸,一满意”活动,彻底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

7、风不适应、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提高工作效能。(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围绕解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产业结构调整不快、支柱产业发展不强、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缓慢等方面的问题,要从我乡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旱作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把发展旱作生态农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走出一条培育资源、优化环境、持续发展的路子,建设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生产不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旱作生态农业区,努力实现“粮丰、林茂、天蓝、山绿、地平、路畅、水蓄、土保、畜旺、民富”的奋斗目标。(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惠农利民

8、实事。不折不扣的兑现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合作医疗、民政救济救灾、大病救助、优抚安置、计生奖励扶助等各项惠农资金,严格兑现村组干部、林业员、防疫员和自管小组长的报酬,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落到实处,使农民直接受益。继续高度重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帮助农民解决行路、饮水、就医、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四)化解基层矛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围绕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观念落后、社情民意掌控不够以及工作方式比较简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办法不多等方面的问题,要全面推行乡村政务公开、村干部向村民大会述职述廉、完善工作程

9、序等措施,使乡村干部在群众的监督下行使职权。健全完善杨集乡信访接待制度,靠实责任,落实措施,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切实把握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强化社会服务,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五)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围绕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不强、处事不够公道、作风不够民主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乡党委书记和村上主要负责人谈话活动,着力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弘扬新风正气,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树立心系群众、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六)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解决党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抓党建

10、工作不积极、推动科学发展能力不适应、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和“双联双带”活动,扎实开展“百乡(村)党建整推”活动,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着力建设“五好”乡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全面落实“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落实村务公开

11、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以解决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各项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突出实践特色,把推动发展贯穿始终。以基层党组织“六抓六规范”(抓覆盖,规范组织体系建设;抓关键,规范领导班子建设;抓重点,规范各类制度建设;抓主体,规范党员队伍建

12、设;抓基础,规范基本保障建设;抓载体,规范星级目标管理)建设和“五星级”(班子建设星、党员队伍星、工作机制星、发展业绩星、群众满意星)党组织创建活动为重要载体,以“五有三共建六帮扶”有人干、有劲干、有法干、有钱干、有事干;城乡共建、干群共建、党员共建;政策帮扶、思想帮扶、科技帮扶、生产帮扶 、精神帮扶、组织帮扶,为举措,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实践特色,务求取得实效。(三)贯彻群众路线,把群众参与贯穿始终。充分发扬民主,动员吸收群众全过程参与,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收群众监督,做到每一个阶段都坚持群众参与,每一个成果都坚

13、持接受群众评议,每一个环节都坚持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让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人民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四)正面教育为主,把学习提高贯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促进自我提高。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三、参学范围、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参学范围是:乡上全体乡干部、各村全体党员、中小学校(包括教管中心和教学点)全体党员以及教职工和乡卫生院。共有个党支部,其

14、中村党支部12个,教育支部1个,乡机关支部1个;共有党员581名,其中农民党员491名。重点是乡党委领导班子、村“两委”班子和乡直单位负责人。乡政府从年9月开始,集中活动时间6个月,每个阶段大体2个月时间;中小学校从年9月中旬开始,到年1月上旬基本结束,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个月,每个阶段大体40天时间;各村和乡卫生院从年10月开始,集中学习不少于4<个月,各村可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流动党员返回情况,统筹安排,一些主要环节的工作与党员“冬训”结合进行,每个阶段大体上40天时间,另外安排两个月时间用于做好准备工作和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乡上

15、认真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精神,召开动员大会、组建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各村、乡直机关也要召开动员会议,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一)学习调研阶段(乡机关:9月16日-10月31日,各村和乡卫生院:10月1日-11月10日,中小学校:9月16日-10月XXXX年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党员群众重温党的执政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乡机关党员干部还要认真学习道德情操论和干部是关键两本书,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乡党委通过中心组学习的

16、方式进行学习培训,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得少于3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不得少于XXXX年龄偏大、集中难得现状,可以采取结对帮扶和送学上门的方式进行培训,保证学习全覆盖。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组织党员开展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努力在事关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上形成共识。中小学校还要学习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中等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要组织全体教职工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进行解放思想打讨论,进一步加深全体教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进行调研走访(乡机关:10月1日-10月31日,各村和乡卫生院:10月21日-11月10日,中小学校:10月1日-10月XXXX年来我乡的发展实际,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从宗旨意识、政绩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