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18404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触景生情”,了解*的写作特色“情景交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教学重点:了解*的表达特色,“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教学难点:学会概括*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1、师:最近新武宁建校5周年校庆,在座的同学是在学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学的,转眼5年过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变化吗?2、(出示2张班级集体照)师:看看这两

2、张照片,找到自己了吗?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师:是啊!当初你们是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如今你们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3、齐读词语:充满稚气朝气蓬勃4、请同学们注意,“蓬”(pn)的字音:后鼻音;字形:上下结构。5、再读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齐读)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6、再过两个月,你们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学,也许,十几年后,同学们都已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二、导入揭题。1、师:一位青年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园勾起了作者的情思。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

3、写下了散文“母校”。2、板书课题:36 母校(齐读)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中的写了作者重返母校后经过的哪两个地方?2、交流板书:校门操场3、作者几次写到了校门?(2次)补全板书:校门操场校门4、指名生回答,并读读这两个句子。一次是在*的开头翠绿色的拱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样熟悉。另一次是在*的结尾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5、师:作者重返母校,自然而然从拱形的校门写起,作者离开母校,又在校门口驻足回首,开头结尾两次写到校门,这种写法叫(生答:首尾呼应。)除了写法上的首尾呼应,反复写到拱门还有深一层

4、的原因,等会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先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他的母校吧!四、深入学文,朗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整体出示第一小节,老师范读2、我“熟悉”(变色)的是什么?(加线:颜色、造型)这样的颜色,这样的造型在作者眼中可不是一扇普通的校门,而是(加线: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气质”一般拥在现在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校门,正是作者情感的流露。)3、加上了仍然,起到强调作用,强调熟悉的仅仅是这些吗?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师:三个“似乎”告诉我们拱门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因为是亲身经历过的景象

5、,板书:景,所以是如此的熟悉。女生读看到的拱门的样子,男生读回忆起的情形。4、还是因为熟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我久久的望着,啊,没变,没变!(“没变”放大)啊,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1)师:没变的是拱门的样子,读!没变的还有记忆中那欢呼声,那油漆香,那留恋情,读!(2)回复“没”字,那“变”的又是什么?(自己、伙伴、心情)师:因为毕竟“阔别”母校已有十多年了。读读这两句,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能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情(3)师点评:随机板书:惊喜、激动5、小结:一看到拱门就激起了作者的惊喜、激动之情,把情和景交织在一块儿写,就是“情景交融”。(贴出)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感受一下那份

6、惊喜与激动之情。齐读第一节。(二)学习课文2、3小节。1、师:作者走进大门,读读第二小节,联系上下文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小节?2、生答:过渡节3、这是从大门到操场的过渡,这过渡节篇幅很短,但作者却是一步一景写得很细致。引读:甬道是石砌的,花园是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石阶宽宽的,操场是宽阔的。4、小结:因为作者饱含深情,所以看得是如此用心。5、学习课文第3小节。(1)来到宽阔的操场,自己读读这一节,看到哪些景,又激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学生交流(2)小结:作者写景采用“依次描写”的方法,先写操场地面,再写操场四周,最后写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接着继续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道指名读句子:我漫步在操场上,

7、欣赏这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3)什么“情”呀?板书:五年的喜怒哀乐(4)放新武宁的一组镜头,配合音乐,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你呢,你呢(5)眼前掠过的一幕幕,让作者记忆的闸门一触即开,就像作者一样,齐读上句。那操场是特别的,那花木是美丽的,那教学大楼或许和当年有了少许变化,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着它们的新姿,可以说,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三)学习课文58小节。过渡:正当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时,一阵熟悉的铃声打断了他的回忆。在操场上他看到了什么景象?又勾起了作者的什么回忆?(指名一人回答)1、指名读第5小节,

8、看到;第7小节,回忆到师:作者看到此情感觉到什么?2、(出示第8小节)生齐读。3、感受眼前的情景与我们当年的情景有何相似呢?再读读57小节,找一找。小结:相似之处体育比赛;场上比赛的人们差不多;都在为集体努力、奋斗。4、师: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由得笑了,笑什么呢?(学习第6小节)联系*感受“笑”的含义。(“被绊住的男孩”笑他的稚气与可爱;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是如此的亲切。)5、师小结:操场上看到跳长绳的一幕,使作者联想起了自己在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那是留给作者深刻印象的一段回忆,所以作者抓住重点写得写得尤为具体。6、这相似的何止是眼前的一幕,正如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回读:五年的喜

9、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四)学习课文911小节。1、并且这些情感在再一次回到拱门时达到了_,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板书:千种情思2、引读他赞美母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他感激母校在您的怀抱,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更留恋母校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3、你体会到了千种情思了吗?跟着音乐自己读读。请男女生各一名读。4、千种情思凝聚到一点,赞美母校、感激母校、留恋母校,那都是因为“母校,我成

10、长的摇篮,在母校的怀抱中。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师:摇篮、怀抱、让我们想到了母亲,母校犹如母亲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暖,当年的喜也好、怒也好、还有哀与乐,如今都化为了一个词,那就是出示卡片:甜蜜(贴在课题旁)。5、因为难忘那甜蜜的岁月,所以一看到拱门因为拥有那甜蜜的日子,所以漫步在操场因为留恋那甜蜜的时光,所以再次来到拱形校门下6、(出示首尾小节)师:拱门是母校的化身,是作者最熟悉,最留恋的地方,作者初见拱门,触景生情;回到拱门,情感迸发,配乐朗读第1、11小节。五、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这篇*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将自己在校门和操场上看到的,回忆到的和自己的感受融合

11、在一起,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母校,能否根据板书,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看到回忆到(贴板书:主要内容)2、学生交流。六、情感升华师: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不久,我们也将告别母校,再来看看我们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唤起了你们哪些美好记忆呢?课后也来模仿*的写作方法,用我们的笔将自己对母校的情感抒发出来。写一篇我的母校。板书设计:母校(甜蜜)(景)(情)校门惊喜、激动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能在读文中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能在研读课文中根据语言环境选用合适的动词。4、能体

12、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学习1、媒体出示:两张不同时期的毕业照,激发情感,引出课题。2、媒体出示课题:母校3、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完成填空媒体出示:我重返母校,跨入( ),漫步( );想起了五年的( )。走出( ), ( )涌上心头。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跨入拱门漫步操场 喜怒哀乐走出校门 千种情思触景生情师小结:我们跟随作者跨入拱门,漫步操场,走出校门,每到一处熟悉的地方,都让我们回忆起五年中的喜怒哀乐,唤起千种情思。这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触景生情

13、。三、 研读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1、媒体出示句子:我似乎又尝到了与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2、读句子,发现了什么?3、指导朗读。4、这三个似乎包涵着作者跨入拱门那一刻的喜悦(板书:喜悦),如果你是那位作者,你似乎想起了什么呢?(二)学习2 8小节过渡:从大门到操场,路不长,但在作者写来却是十分优美。1、媒体出示句子: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清道,穿过秋菊傲放、松柏沃青的花园,踏着宽宽的石阶,我来到了宽阔的操场。2、“沿着、穿过、踏着”都有“走”的意思,可是作者用了不同的动词,你从这三个动作中又似乎体会到了什么

14、呢?3、指导朗读。4、下文中还有一句和它结构相类似的句子。5、媒体出示句子:我( )在操场上,( )着花木,( )着幼苗, ( )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6、不看书,你能选择不同的动词来说说吗?7、媒体出示作者写的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10、来到操场,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两位同学来读读48小节。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作者当时的感受? (板书:兴奋)11、朗读体会(三)学习9 11小节1、媒体出示:我慢慢来到拱门下,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2、学习词语:迤逦读准音看清字形发现什么?看看这两个字,再看看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3、是啊,在这迤逦的阳光下,熟悉的校园中,唤起了作者的什么情思呢?读读课文,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