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18404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学生全能竞赛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瞬间shn忍俊不禁jn 惊骇(hi) 虬枝(qi)B.自省xng传不习乎chun 诬篾(mi) 篡位(cun)C.倔强ju 诱惑yu 瞥见(b) 生意盎然(ng) D.脊梁j 弧线h 蹂躏(ln) 沁人心脾(qn)2.下面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恹恹欲睡 战战兢兢B.玲珑惕透 头晕目眩 前仆后继 地大物搏C.曲径通幽 盘虬卧龙 冥思苦想 不可名状D.灰心丧气巴山夜雨旁逸斜出 再接再厉 3.

2、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B.纳罕惊奇,诧异。C.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D.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4. 下列四组汉字,声母全部是“r”的一项是( )A.热惹肉溺 B.瑞锐睿蕊 C.刃奴嚷让 D.你儒若闰5. 下列四组汉字,全部不翘舌的一项是( )A匝自册塞 B寸柴足子 C翠至缩遂 D走诗尊颂6.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占领了巴黎。两个纳粹军官走进一家旅馆,他们傲慢的环视四周,然后问老板说:“这个猪圈,住一宿多少钱?”老板是个爱国者,他作出了最好的回答。问:哪一项最好?( )A.每个入侵者100法郎 B每头牛100法郎

3、 C每头猪100法郎 D每位100法郎7. 著名作家安徒生很俭朴。有一次,他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走,有个行人嘲笑他说:“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不露声色地回敬说:“你帽子下面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问:安徒生答话的言外之意是讽刺对方什么?( )A思想苍白 B长相不好 C说话粗俗 D生活奢侈8.不属于老人自称的一项是( ) A老身 B老夫 C老拙 D老茂9.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4、10. 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11. 将“这场晚会我一定要看”改为双重否定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晚会我一定非要看。 B.这场晚会我不得不去看。 C.这场晚会我不能不去看。 D这场晚会我非看不可。12.依次填入下列文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目(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别人 以苦痛孕育

5、未来 以宽阔拥抱生活 A B C D二、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13分)(一)语文兴趣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手抄报,请你参与活动:13.板块一:猪在中国名著中。请你写出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优点和缺点各一个,并分别简要叙述相关的一个情节。 (4分)优点: , 。缺点: , 。14.板块二:猪在西方名著中。请结合语境,补写弗恩的话。(3分) 背景介绍:夏洛的网讲述的是一头名叫威尔伯的小猪的故事。威尔伯生下来很弱小,阿拉布尔先生就想杀死它,八岁的女儿弗恩试图阻止他。 “弗恩,”阿拉布尔先生说,“这么弱小的猪以后麻烦大着呢。现在你让开吧!”“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起来,“ ” 阿拉布尔先生笑了。“当然不

6、会,”他说着,低头疼爱地看着女儿,“不过这是两码事。女孩小是一回事,猪小又是一回事。” 弗恩说“ 。 ”(二)名著阅读(6分)阅读下面冰心老人的繁星 春水中的一篇,完成相应题目。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5. 这则散文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理?(2分)16. 请你仿照本文借物喻理的手法也写一则散文诗。(4分)三.古诗文积累和阅读(共27分)17.(一)、按课文或提示默写(10分)(1)己所不欲,(2) ,禅房花木深。(3)烟笼寒水月笼沙,(4) ,似曾相识燕归来。(5)次北固山下抒发作者淡淡乡愁的句子是 ? 。(6

7、)朱熹观书有感中强调平时只有多积累才能写好文章的句子是 ,(7)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句子是 , 。(二)、古诗阅读(4分)18.关于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

8、衬的。19.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三)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山市,回答15题。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

9、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20.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孙 公 子 /禹 年 与 同 人 饮 楼 上 B、念 近 中 /无 此 禅 院C、惟 危 楼 /一

10、 座 D、而 楼 上 人 /往 来 屑屑2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相顾惊疑 裁如星点 或凭或立 2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2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山市幻景的?依据是什么?(2分)24.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相同,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对于许多的自然现象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你除山市外,还知道哪些现象古人不能解释而把它们付诸神话故事?至少写两个。 假如你随着某旅游团在沙漠地区或大海游玩,恰巧出现文中所描述的这种景象,你该如何向游客们解释这一自然现象?四.现代文阅

11、读理解(共36分)(一)紫藤萝瀑布(12分)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

12、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