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第6_7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182778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第6_7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云南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第6_7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云南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第6_7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第6_7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第6_7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科学、教育与文化的进步1. (2013西双版纳12题)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有一位状元,竟然“舍本逐末”,投身于工商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他是( )A. 严复 B. 荣宗敬 C. 侯德榜 D. 张謇2. (2013昭通9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以重工业为主B. 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C. 比较落后D. 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3. (2013玉溪11题)假如你生活在中华民国时期,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有(

2、 )穿中山装、旗袍 男子留辫子 学会照相 上网查资料A. B. C. D. 4. (2013昭通10题)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 )A. 对外国的蔑视精神 B. 民族自强精神C. 以中国为荣精神 D. 追求自由平等精神5. (2013普洱7题)1904年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后又废除了在我国延续1 300多年的哪一项制度( )A. 科举制度 B. 三省六部制C. 分封制 D. 行省制度6. (2014云南8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拒绝

3、在和约上签字”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7. (2015云南10题)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观点的译著是( )A. 申报B. 天演论C. 新青年D. 海国图志8. (2014昆明7题)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9. 2013昆明27(3)题材料三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材料四 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

4、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1分)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3分)10. 2013曲靖26(4)题材料四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2分)11. 2014云南27(4)题材料四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5、3分)答案:1. D【解题思路】清末状元张謇,弃官从商,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故选D。2. A【解题思路】近代民族工业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下产生的,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主要诞生于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虽取得一定成就,但相比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情况较落后;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故选A。3. A【解题思路】题干界定了时间范围“中华民国时期”。穿中山装、旗袍,在那个时候显然是能做到的;男子留辫子,不符合史实,因为辛亥革命后,颁布了“剪辫令”;清末照相技术传到我国,符合;上网查资料,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其兴起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时间上不符。因此应

6、该选,即选A。4. B【解题思路】材料反映了詹天佑对修路依赖外国人而感到耻辱,言外之意就是靠国人自己努力完成,体现了民族自强的精神。故选B。5. A【解题思路】题干关键词为“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1300多年”等。1904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管理办法等作了规定,1905年正式下令废除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故选A。6. A【解题思路】魏源在鸦片战争后看到国家民族受到侵害提出的主张,即“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民族开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救国抗敌。故选A。7. B【解题思路】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是大众传媒,排除A;新青年是

7、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排除C;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介绍了南洋、欧美等国的历史地理,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D。天演论是严复的代表作,他在书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等理论成为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故选B。8. B【解题思路】田汉是国歌的词作者;冼星海是与聂耳是同时代的优秀音乐家、作曲人,但国歌曲谱并非冼星海的创作,而是聂耳所作;徐悲鸿是著名的画家。故选B。9. 主张:“实业救国”或发展实业;(1分)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20世纪20年代以后(或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答出三个阶段3分。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1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亦可)11. 变化:交通工具的改进;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服饰的改变。(3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