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17944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5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读三字经参考心得体会参考范文5篇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1) 寒假中我读了国学经典三字经这本书,感受颇多,下面和大家说说。 我觉得古人特别聪明,别看那一组组句子只有三个字,可却包含了特别多做人的大道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趁着年少时用功学习,不要等老了无所作为而懊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只有通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如此的句子和道理还有特别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它讲述的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明白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令家长们惊奇的故事,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明白尊敬和友爱兄长

2、的道理。 明白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再想想本人往常都是只想着选最好的吃,感到特别是惭愧,妈妈对我说:“你如今能体会这个道理也不迟,相信你也会慢慢改变进步。”我内心想:“以后我要向孔融学习,更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收获真不小,明白了更多的道理,我感受本人长大了。 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2)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国学丛书之一的三字经,这本书介绍了特别多历史人物生活和学习的典故,这些故事都用三字诗歌编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便于我们经历。 书中介绍有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四面楚歌等故事,我最为感动的几句是:”批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它讲的是

3、西汉路温舒刻苦学习的故事。他家里特别穷,买不起书,常常借别人的书来读,一天,路温舒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蒲草的叶子特别宽大,就想到要用蒲草的叶子来编成席子,在上面抄书、写字,因此他就趁放羊的时候四处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上面,他确实是通过这种方法读了特别多的书,成为一名大文学家。 看了这个故事我特别有启发,首先确实是做事情要有毅力,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获得成功。其次,做事情要打破现有条件的束缚,本人去制造时机。最后,和路温舒当时相比,我们如今的学习环境真是好太多了,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 寒假里,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为一句,四

4、句为一组,读起来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书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间传说,也是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书里尽管有特别多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但是我一边读一边看译文,慢慢的就明白得了其中包含的深入的道理。 三字经里有如此两句话: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是说:人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龄大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刚刚开采出来的一块玉石,假如不通过雕琢和打磨,就不可能称为精巧的玉器。一个人假如在成长过程中不学习,就不会明白得做人的道理。从中,我明白得了,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才能称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寒假读三字经

5、心得体会范文(4)今天,我读了大家都特别熟悉的三字经,有人说我真是百看不厌,我想,大概是如此吧。由于,这里的每一句都有着它深入的道理。比方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杵;融四岁,能让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我特别喜爱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杵。同时,我还明白关于这句话的一个故事。 孟子小时候,特别是淘气,由于住的比拟偏远,有特别多的人都从这条路上送去世的人,孟子和他的小伙伴,就学着这些人的模样,堆一个小土堆,立上一块小石头,放一些小石子在旁边,然后不停的哭。 孟母看了,便搬了家,搬到了一个靠近菜市场的地点,可孟子特别快和这里的小小孩成了好朋友,他们学着卖肉的,也呼喊起来,孟

6、母摇了摇头,便又搬家,这次,孟母住在了一个靠近学堂的地点,他本想这下孟子应该好好学,没想到,孟子却逃课,回到家中,见妈妈正在织布,孟母看到后,心特别痛,拿起剪刀就把织好的布剪断了,孟子不理解的看着妈妈,孟母对孟子说:“你就像这布,我织到一半就把它剪断,我不确实是半途而废吗!你也是一样的。”孟子听了,泪流满面,说:“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学的。”便跑回了学堂。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除了干一些坏事)还告诉了我们,不要学一些不合适我们的东西,一定要学一些好的东西,做一个好的本人,一定要学会约束本人。 寒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5)放假在家休息的日子,爸爸要求我把往

7、常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重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特别多语句的意思我都不明白,如今上学了,通过爸爸的讲解,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的意思是如此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教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

8、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本人的大腿,他们都没有教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托雪的反光看书,他们尽管贫困,却没有由于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在读明白了这一段后,我特别感动。古人没有我们如今如此优越的条件,坐在亮堂的教室,有辛勤的教师教诲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美丽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假如在如此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教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本人的理想,今后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如今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