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132724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分)A.元霄大抵宽慰嘱咐 B.松懈过隐懒惰回驳C.撺掇糜子慨叹蓦然 D.褪色朦胧躁热斡旋2.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

2、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C.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

3、死而后已。D.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荆花含苞欲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删除“正在”)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把“成为”改为“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删除“通过”)5.根据下面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是很久似

4、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jio ji( )。(2)耳畔是一声mio yun( )的鸡啼。(3)当它 ji rn r zh(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郑风子衿)(1分)(2)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 !(诗经国风邶风)(1分)(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分)(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诗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是 , 。(2分)(5)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联和颈联。(4分)_,_。_,_。7.仿照画线的

5、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美在武术,武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演奏美妙旋律; , 。二、阅读理解(45分)(一)课内文本阅读(8分)社戏(节选)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

6、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

7、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

8、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1.在文中找出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写下来。(2分)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2分)3.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故乡的风 杨俊文锦州风大。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

9、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他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

10、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

11、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了好听的名字,称之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半天多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

12、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他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

13、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

14、,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偏北一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沙鸭、赤麻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选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报)4.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5.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6.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4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4分)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