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11460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明最大的腐败就是皇帝不理朝政说起晚明时期的腐败没落,人们往往会特别提到崇祯王 朝因抵挡不住清兵入关所直接导致的最终覆亡。其实,晚明 的朝廷腐败没落远非仅仅限于此,而是从嘉靖年间就已经开 始了腐败没落的历史进程,在历经了隆庆、万历、天启、崇 祯等数代皇帝越演越烈的腐败发展演绎,最终才被人民推下 历史舞台的。因而,清代人如此评价明史:“明之亡,不亡于 崇祯,而亡于万历”,看来也是不无道理的。晚明时期的数代皇帝不理朝政,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史 上也是颇有名的。据史料记载,明嘉靖皇帝朱厚熜非常崇信 道教,醉心研究神仙老道之术,到处搜罗方士秘方,一心 追求长生不老,而把朝政交给严嵩把持。在嘉靖在位的 4

2、5 年间,居然有 20 多年不上朝打理朝政,甚至就连朝廷 大臣也不会见,完全由严嵩擅权长达 17 年之久。而严嵩 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其间,倭寇 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 导致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明穆宗皇帝朱载 垕即位时正值盛年,然而,他却沉迷于后 宫生活,沉迷于采用各种媚药给助兴,结果导致正值盛年 的明穆宗皇帝朱载 垕长期处在性亢奋状态不能自我控制, 只能成天地躲在后宫内临幸成群美女宣泄,而一直无法视 朝理事。据说,明穆宗皇帝朱载垕当朝 6 年时间只主动见过两 次大臣,而且还是坐在金銮殿上一言不发。明隆庆三年 时,朝中大臣郑履淳上疏:“陛下御极三祀

3、矣,曾召问一 大臣,面质一讲官,赏纳一谏士,以共画思患豫防之策乎? 高亢睽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 宫闱违脱珥之规,朝陛拂同舟之义。回奏蒙谴,补牍奚从? 内批径出,封还何自?”隆庆四年刑部陆树德奏道:“上下 交为泰,今暌隔若此,何以 劘君德,训万几?”对于这些 规劝性的奏章,朱载 垕听了也还是依然不为所动。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在位时间 47 年中,只因发生梃击案 在万历十七年召见过朝中群臣一次,再也没有召见过群臣, 朝中群臣到底在干什么他极少确知,连年累月的上报奏疏任 其堆积如山,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就不阅不审不批,把朝中一 切政事完全置之脑后,自己则深居内宫,沉湎女色,寻欢作

4、乐,直至油尽灯干为止。在明神宗皇帝朱翊钧之后的几代皇帝中,属光宗皇帝朱 常洛寿命最短,即位不足一年就撒手西去了。熹宗皇帝朱由 校虽然不像他的父辈那样长期沉湎酒色,但却是一个出名的 糊涂虫,虽然嗜好木工,整天弄斧,作出的玩具器皿,玲珑 剔透,但却对朝中政事一窍不通,他把一切都依赖宦官魏忠 贤和乳母客氏,甚至连他的妻妾遭人毒手也不暇顾,不论是 治国还是理家简直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明毅宗皇帝朱由检登基后,虽然求治心切,也很想有所 作为,但因明末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激化,积弊深重,无法在 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加之朱由检性格刚愎自用,急躁多 疑,急于求成,在几次梳理朝政中屡铸大错。特别是在与后 金战争的紧

5、要关头,他中了后金皇太极的反间计,冤杀袁崇 焕造成辽东防卫几近崩溃,加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 起义军迅速突起,使晚明朝廷和社会内忧外患深重,等等, 致使他无力驾御庞大的国家机器,最终不得不以上吊自杀来 结束自己38 岁的生命。晚明时期诸多皇帝不理朝政,使得泱泱大明王朝的皇帝 形同虚设,应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产生 这一奇特历史现象原因也有很多,但在我看来不外乎是:明 朝初期由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他的儿孙们创立下了大明王朝 基业较为庞大稳固,由此在他的儿孙后代们当中产生了严重 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玩物丧志、 甘于沉沦、缺乏责任、懒惰堕落等一系列腐朽没落的思想行

6、 为。于是,皇帝不理朝政也就成为了晚明时期数位皇帝所共 有的一个突出特点了。由于历代皇帝不上朝,朝中大臣和皇帝见不着面,上了 奏疏也不看,临到大臣辞职也都没法辞,于是有的大臣就按 惯例送上一封辞呈,也不管准不准就弃官回家。有的大臣离 职之后皇帝甚至竟不知道,知道了既不挽留也不责怪,官缺 了也不调补。比如,左都御史詹沂、户部尚书赵世卿、李廷 机等中央大员就这样自行卸任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王锡 爵、朱赓也一度闭门而去,致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机 构竟然空无一人。据明通鉴等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朝中六部尚书只 剩下一个刑部尚书赵涣,吏部、兵部、礼部、户部、工部都 没有专人负责了。都察院八年没有正官,

7、按规定给事中要有 50 人,御史 110 人,在职的仅仅剩下 9 人,仅占编制的十 七分之一。当官的跑了,下级也就不上班,有的衙门索性锁 上大门。因吏部、兵部因无人签证盖印,致使上京候选的数 千名文武候补官员不能及时赴任,有的久困京城旅舍穷愁潦 倒,不得已在途中拦道号哭,攀住首辅的轿子苦苦哀求。朝 廷边防军多年不进行军事操练,请发军饷无人签发。地方上 遇有盗匪,互相隐匿;各地解银,无人受理。边疆民族进京 朝贡,无人接待;甚至文渊阁大印被盗,太仓库失窃,宫廷 值班金牌丢失多年,也无人发觉,无人问责。刑部长年不审 案,犯人无人问断。万历 45 年监犯家属百余人跪哭在长安 门外,要求断狱,震动京师,成为旷古奇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