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01836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5篇范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5 篇范文第一篇: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岭前镇峪口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发展“一村一品”支柱产业,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 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平台,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增 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 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会议要求,结合我村实际, 科学规划建设,特制订“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一、峪口村基本情况我村位于岭前镇镇南1 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辖 4个村 民小组,312 户,1105 人。耕地面积 2600 亩,其中苹果种植 1800 亩,人均 1.3 亩,苹果平均每亩收入 5100 元,当

2、地苹果已成为广大 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利用水资源充足,加快发展养殖业,目前各类 养殖户 200 户,猪羊存栏 1800 多头、养鸡 3500 只,规模养殖户 5 个,利用丰富有机肥源,建成沼气池 300 口,初步形成“果、畜、沼” 良好生态园生产模式。现有果业专业合作社1 个,果农协会1 个,从 事果业技术推广的持证农民技术员25名,果品销售经纪人 26人,年 销果品 xx 吨以上。广大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很高,果园管理 技术规范,村两委会一班人积极探索,思路明确,为“一村一品”苹 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村依托苹果优生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苹

3、果产业 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优势产业来抓;以推广 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强化果园管理,狠抓结构调整,建全服务体系, 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壮大产业”为指导,按照“增优生、稳适生、减次生”的原则,坚持 “大量发展早熟,适度发展中、晚熟,增加晚熟”的思路,努力加快 苹果产业的开发步伐,使我村果业区域布局得到了优化,品种结构得 到了调整,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500亩。xx年人均纯收入5500 元,仅果业一项收入 5000 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 90%。我村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 注册成立了岭前镇种家福苹果种植

4、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内部分配、民 主管理等制度,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果 农专业合作社在苗木提供、病虫防治、果品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为 果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深受果农欢迎。目前,电脑购 置及互联网宽带接入工作正在积极的筹备和协调之中,即将实现及时 发布果业产销信息,在生产、销售关键时期,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供 求信息服务,为果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果农协会作用, 扩展带动全镇果业发展,同时积极加快中早熟新品种更新换代,尽大 量地增加果农收入,使我村苹果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但苹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扶持力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二)组织化程

5、度差,市场不规范;(三)品种结构单一;(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XX)1、改善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发挥两委会和果农协会作用,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契机,进村 入户做工作,通过算帐、对比,果农现场说教等办法,让果农打消思 想顾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改良新品种。以品种结构调整为抓手, 准备从 XX 年起,分批对全村老果园进行示范改造,改良品种,提高 授粉率。三年内发展早熟品种示范园150 亩,中熟品种粉红女士100 亩;改良树种450 亩,新增种植面积110亩。改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完善渠井 双灌,计划新铺设主管道1.1km,完善二支渠二级抽

6、水设施、配套渠 系2600m,完成800亩节水灌溉,硬化果区田间道路1900m,配套 绿化。建设 450 亩防雹网示范试验区,防御自然灾害,减少产业损失, 总结完善防雹试验区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提高无公害,打造绿色无公害苹果。力争三年苹果套袋优袋率达到 90%以上,果品商品率从80%提高到 90%以上,优果 率从 70%提高到 85%,五年全部实现绿色果品生产。2、加强培训,提高种植水平以专业合作社、协会为依托,邀请县果业局科技人员,省果树所 的专家举办专题讲课和果园示范,购买光盘进行集中播放,达到每个 生产季节和重点管理季节培训一次,以实现适时指导,提高果农种植 水平。进一步协商签订与陕西

7、省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联合建设苹果产业 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借助西农苹果试验站的技术力量,依托 镇苹果服务站,建立统防统治专业队。每年安排两次外出学习时间, 学习技术,学习经验。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今后争取在推广防雹网、诱虫灯、反光膜等新技术的同时,90% 的果园实施果园种草,新增家畜400 头,建设沼气池 80 口,在现有 “果、畜、沼”模式下积极推广“果、草、畜、沼、肥”五配套模式 生态果园果树下种草,草养猪,猪圈旁建沼气池,沼气照明做饭,沼 气渣作为无机肥可上果树,沼液也可作为叶面肥直接喷施果树,既节 省肥料支出,又能确保果品绿色安全,大大提高优果率。在所有果园中,大力推广“

8、四大关键技术”特别是对老园,以彻 底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并对品质不优的果园进行置换,对于果园大量 盲目的施肥,进行全面指导,科学、合理施肥,增加有机农家肥的使用,在病虫防治中,积极推广果袋套 袋,针对虫病的生活习性,加强生物防治,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4、服务体系及产业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注册网站,完善产销信息传输系统。 全方位宣传我村苹果优质各项指标和四季无公害管理,建立峪口村有 机苹果生产基地,在原有供销市场上积极开拓省市各级市场,积极参 加全国各地苹果展销会,利用专业合作社优势与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对 接,逐步探索“果农-专业合作社-超市”的供销模式,这样大大提高 果农收入。申请注

9、册苹果商标,进行初级包装,完善果品贮藏设施, 提高果品贮藏科技含量,力争XX年建成储量XX吨冷库一个,新建两 座标准化苹果展销厅,推动产业链条的紧密和拉长。根据全镇乃至全 县果树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成立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引导加工企业进 行发展精深,加大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业层次。举办苹果文化相关 活动,催生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到十二五末全村建立观光示范园 100 亩。5、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 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一 村一品”苹果产业的投入。四、发展目标: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提高我村的苹果产业化

10、水平,加快形成苹果 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的格局,实现我村苹果生产由 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到XX年,经过三年努力,力增新品种、 新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果业示范园达到 1000 亩;果业产业覆盖率达到 全村的 90%,优果率达到 90%以上,亩均产值达到 8000 元;建立中 早熟苹果基地,注册苹果商标,修建XX吨冷藏库1 个, 300 果品展 销厅 2 个,使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 元,力争使峪口村苹果生产水 平到 XX 年基本实现全市果业科技展示第一村。到十二五末引进苹果 深加工企业1 个,初步形成产业链,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00元,真正 使我村成为高标准“一村一品”苹果产

11、业名牌村。第二篇:XX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XX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1. 产业发展前景分析1.1 基本情况xx村位于马曹庙西部,毗邻b国道公路。全村有村民组c个,n 户,现有人口 n 人,二轮延包面积 n 亩,山林面积 n 亩。 xx 全村全 年总产值 n 万元,人均收入 n 元。1.2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主导产业规模还有待扩涨,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有一定影响, 配套的措施如沼气池整村推进还需大量投入,也有大量工作要做。1.2.2 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脆弱,农田基础 设施建设和设施农业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1.2.3 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或就地转移比重大,在家务农群体整体 素质

12、提高仍需努力,大坑等村民组居住分散,异地发展仍有大量的工 作要做。1.3 市场定位与需求1.3.1 传统产业粮食(水稻为主)、油料(油菜为主)是该村的传统产业,以自 给为主,商品率约 40%。水稻以一季中稻为主,米质中等偏上,油料 以甘兰双低品种为主,油质优良。1.3.2 主导产业优质稻是我村的主导产业,以地膜花生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分别 为 n 亩和 n 亩,优质稻和地膜花生全部供应给当地东波粮油集团。2. 主要发展目标2.1 即期目标xx 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 n 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 5 万元。2.2 预期目标xx 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n 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 6 万元 主导产业农

13、业产值比重及基础设施等指标达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考 核指标要求。3. 规划建设具体内容3.1 产业布局和耕制安排3.1.1 传统产业粮油作物以二、三、五、六、八、九村民组为主,主要发展水稻生产,推行一油一稻、一瓜一 稻等种植模式。3.1.2 主导产业地膜花生主要以三、八、十四个村民小组为主。3.2 建设内容3.2.1 主导产业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600 亩,重点建设 200亩,优质高产杂交稻 示范片;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 500 亩,重点建设 200 亩双低油菜示范 片;整合粮、油加工企业,提高稻米和菜籽油的加工品质。主要配套措施: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旱涝保收良田比重(达 80%以上);引进优质高

14、产、高抗粮油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步伐;示 范推广超级稻、水稻旱育稀植、无盘旱育抛秧、水稻直插、机插秧等 轻型、节本新技术,示范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无公害粮、油栽培技 术;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除草、叶面施肥等实用技 术;改善农田机耕道路,提高小、中型农机作业水平;开展新型农民 科技培训,加强“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技术服务;培育发展 粮、油生产合作经济组织或农机、植保、施肥等专业服务组织。力争 到 xx 年粮食单产提高 10% ,亩增收节支 63 元;油料单产提高 30% , 亩节本增收 77 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 元。地膜花生规模XX年发展到300亩。主要配套措施。

15、实施科学种植,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加强“三 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技术服务;培育高产种子,提高产 量,力争xx年产量提高9%,增加农民收入。4. 资金筹措采取农户自投、企业自筹、地方配套和上级支持的办法,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企业为主导,地方和上级为支撑,农民投入主要在基地 建设和生产环节,企业投入主要在加工和市场营销环节,地方和上级 投入主要在引导和社会化服务环节。5. 保障措施5.1 组织保障。加强对示范村工作的领导,强化村委会班子建设, 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发挥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2 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强

16、化政策 宣传,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保护作用。5.3 投入保障。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 入,尤其是对生产发展的投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依托农业、农村 各类项目加大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投入;加大农业对外招商, 依托外资加大加工和龙头企业培植环节的投入;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依靠民间资本加大产前和产 后服务环节的投入。5.4 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建立农业科技应用示范点、示范户;加大企业产品科技开发,提高产 品科技含量;引进科技人才,培育乡土人材,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 作用。5.5 服务支撑。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创业带头人的 作用;依靠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全方位、多层次为农业服务,为 农民办实事。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