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00814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造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1.1 概述宁夏中部干旱带XXXX镇老砂地改造利用示范项目,位于宁夏XX市XX镇,行政区划隶属XX市。XX镇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两省四县的交汇处,京萨高速公路和109国道横跨东西,中静202省道纵穿南北,通讯设施齐全。总面积为318平方公里,辖7个村,46个组,总人口22256人,近年来,XX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2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40元,同比增长11%。主要靠劳务输出、枸杞、压砂瓜、马铃薯和秋杂粮,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40元,同比增长11%。现有耕地18万亩,其中枸杞地0.5万

2、亩,10.5万亩为压沙地,其他农田7万亩。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明显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主峰高泉山海拔2248米,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页岩、白云岩、陶土等。全镇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地带,气候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区硒砂瓜种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栽培经验,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硒砂瓜的生长,土地压砂,保墒性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硒砂瓜糖分的积累,得天独厚的含硒元素品质,生产的硒砂瓜果大,色泽鲜美,香气浓郁,以其甘甜、味纯、无污染、无公害被誉为上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已经形成了绿色食品的品牌优势,是项目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由

3、于部分砂地的老化,不利于保墒,增温效果差,缺少N、P、Ka等微量元素,使硒砂瓜生长速度减慢。为了将老化的砂地充分利用,改为种植辣椒、南瓜和甜瓜,为了使蔬菜能够正常生长,改造的老砂地应实施免耕中耕施肥。XX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生产的辣椒大,色泽好,辣味十足。因该地区的气候条件,春天伴有迟霜冻,培育辣椒、南瓜和甜瓜幼苗得在温棚里进行,这样既保证了按时种植,也保证了幼苗的成活率和产业发展。项目区老砂地计划改造面积为1000亩,灌溉面积为1000亩,采用膜下滴灌。该区主要发展设施农业,以发展硒砂瓜种植业为主,现已建成砂地数万亩。由于部分砂地年久老化,严重缺少有机肥,硒砂瓜的种植产量随之降低,所

4、以将老化的砂地再度利用,种植辣椒、南瓜和甜瓜等经济作物。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推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项目区老砂地的经济作物产量和质量,加快项目区经济的发展。为了搞好本次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单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实地勘测,并对灌区水利工程现状、灌溉制度、土壤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编写了中部干旱带老砂地改造利用示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 报告编写依据1、根据国务院进一步关

5、于促进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宁夏“老、少、边、穷”地区民族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国家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大力提倡名、优、特农产品的生产。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名、优、特优势经济作物,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2、宁夏水利发展“十五”规划、农业发展“十五”规划和科技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水利工程将为名、优、特、新经济作物作为今后发展和重点扶持的对象。3、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和XX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将硒砂瓜列为区域优势地方性特色产品。4、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

6、8-99)6、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7、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8、XX镇基本资料9、其他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3 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现代节水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随着科学发展观具体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深入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宁夏优镇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中强调生产区域优势特色农业。XX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已老化的砂地再度充分利用,进行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选、升级换代,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了做大做强XX镇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

7、产业规模化、效益型的产业格局,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本项目工程的建设,在解决老砂地的同时,还可增加该区农业产业多样化。 项目区内交通方便,有较大的设施农业开发潜力。1.4 项目内容1.4.1原种植硒砂瓜的老化砂地进行改造种植为蔬菜等经济作物,实现产业更新换代。(1)蔬菜品种:选择早熟、抗逆性强、耐低温、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2)蔬菜育苗:在项目区内选择适宜的温棚进行蔬菜育苗,苗床要选用富含有机质、团粒结构良好、无病菌的土壤。(3)栽培技术:a、定植:秋延后辣椒在地面铺设地膜后追肥困难,因此定植前施足基肥尤为重要。辣椒定植不宜过深,栽苗高度以苗坨高度为准

8、。b、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要力争少用药,并尽量采用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及污染,确保蔬菜无公害。 c、夏季管理: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发棵。此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除草,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d、适时采收:在适当的时节采摘蔬菜,确保蔬菜的品质。(4)销售市场:a、销售市场的建立:组织蔬菜农业合作组织、建立收购销售点,利用农村农业信息服务网点进行网上推销。b、信息传播: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传播蔬菜生产及销售信息。1.4.2 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 (1)安装滴灌系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安装田间节水灌溉设施膜下滴灌系统10000亩;(2)应用水肥耦合技术生产,通过灌水将可溶肥料随谁施入作物根

9、部土壤,合理、经济施肥灌溉;1.4.3 应用免耕机械施肥,进行环保生产,又培肥地力、改良土地。1.4.4 灌溉水源及途径:打两眼机井,采用地下水资源,通过管道输水,经过灌水器直接将水灌至作物根部,实现。1.5 主要工程量膜下滴灌项目区总灌溉面积10000亩,安装90PVC主管3620米,安装75PVC管960米,安装63PVC管1920米,16 PE滴灌管52.27万米,打两眼机井,修建72眼阀井,首部枢纽2套(包括过滤系统等)。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根据上述依据和标准以及本期工程的工程量,本项目静态投资总估算为262.9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2.12万元,首部工程建设投资8.26万元

10、,管道及安装工程132.40万元,其它费用66.92万元,基本预备费13.11万元。详见工程估算表。资金筹措:此项工程总投资262.9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材政资金50%为131.46万元,自治区财政30%为78.88万元,XX镇财政自筹10%为26.29万元,群众投工折资10%为26.29万元。1.7效益项目建成后,压砂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年增净效益66.30万元。按30年静态分析该项工程效益得出: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8% 12%经济净现值ENPV =79.570(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 =1.21 1本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大于

11、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0。财务内部收益率=13%12%,财务净现值=63.02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64年。以上各项分析指标表明本项灌溉工程在经济上、财务上是可行的、合理的。1.8 结论及建议该项目的实施,可使硒砂瓜换发新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调整,更新换代。同时使项目区灌溉条件得到改善,通过种植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将会大大提高。各级政府及农民群众对本项目的实施积极性很高,愿意投劳、投资;并且有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并能落到实处。该工程设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力求设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建设管理采用“三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

12、制、施工监理制,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级质检制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工程项目的实施,能充分有效利用老化砂地和水资源,减少土壤荒弃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膜下滴灌种植蔬菜,便于科学化管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灌溉条件的改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提高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牢固树立党在农村中的威信,增强农民群众建设家园、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经济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该项工程的建成,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项有利有益的工程。通过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

13、的分析,项目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是合理的、可行的。建议项目能够尽早立项,尽快实施,尽快发挥效益。2 水 文2.1 流域概况项目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属XX市XX镇,面积约318.7 km2。耕地较为平坦,便于机耕,光热资源丰富,但无地表常流水,属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干旱是影响XX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自然因素。现已建成蓄水池共20个,一次性总蓄水量24万方,配套供水点19个,现有机井35眼。2.2 气 象项目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日照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左右,多年平均气温为7.3度,无霜期145d,光热资源丰富。3 工程地质3.1 区域地质3.1.1 区域地理、地层

14、岩性XX镇地处XX市沙坡头区南部,XX盆地的东部,四面环山,且处于盆地位置,平均海拔1716米。XX以第四系泥质地层堆积为主,但还间夹有砂砾石透镜体。3.1.2 地质构造XX市丘陵地区的米粮川、窑窑门、任寨柯在西北两麓平行发育的大断裂挟持下,呈北西向带状断块突起,不仅控制着XX市大多数地表水文网的发育,也控制了地下水的总流向。XX镇地区断陷造成了宁南黄土丘陵中的大型封闭洼地,不仅接受了来自丘陵区的泥质堆积,也接受了来自香山南麓的山麓相堆积,也成为干旱地区内相对的富水地带。3.1.3 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XX虽然以第四系泥质地层堆积为主,但还间夹有砂砾石透镜体,局部地段也含有较丰富的地下水。3

15、.2 水文地质3.2.1 基本情况 3.2.1.1大地构造背景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XX市黄河以北,属阿拉善板块,由于新生代以来,青藏板块自南西向北东的推挤,在本区境内形成了三个弧形山系。内弧由六盘山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黄家洼山组成,中弧由香山组成,外弧由烟筒山形成,在这三条弧形山系隆起的同时,三者之间又形成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XX镇,是在南华山、西华山、黄家洼山与香山隆起的同时,在香山南西麓形成的断陷盆地。 3.2.1.2地层特征项目区是以第四系淤泥质粘砂土、砂粘土为主体, 间夹有多层砾石、砂砾石,中粗砂及粉细砂薄层或透镜体。这些粗粒地层的单层厚度,最大不超过25m,一般只有15m,最小者也仅有几厘米,而且多集中在150m以下,地表至150m以上,则主要是淤泥质的黄土状粘砂土飞砂粘土,是极有利于各类农作物生长的壤土层。 3.2.1.3 地形地貌 项目区是由第三系红色泥质岩层为基底,上覆第四系风成黄土构成的黄土丘陵,跨入甘肃省靖原县境内。呈现出北、东、南三面环山,在XX堡形成了向西开口的内陆盆地大景观。 3.2.1.4水文地质条件 (1) 地下水埋藏条件XX镇含水层埋藏在150400m。岩性主要是砾石、砂砾石,中粗砂及粉细砂层。与间夹的粘性土层共同构成为粗细相间的多层结构。地下水位埋深,XX盆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