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00465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好题收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请品读这篇文言寓言故事,完成11-14题(14分)鹦 鹉 灭 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乃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注释:集:停留 辄:总是 濡:浸 何足云也:(你洒的这点水)怎么能扑灭火呢。侨:寄居 嘉:赞美,嘉奖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6分)山中大火 大火: 乃入水濡羽 乃: 禽兽行善 行: 然尝侨是山 尝: 是: 即为灭火 为: 12、选出与“飞而洒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2、)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跪而拾之以归 C、而日中时远也 D、学而时习之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鹦 鹉 自 念 虽 乐,不 可 久 也,便 去。 14、文中的鹦鹉象征了什么样的人? (2分)鹦鹉象征 的人。1.集:栖息 ,停留 2.念:说3.沾:沾湿 4.皆:都 5.去:离开 6.何足道也:本文指(你洒的这点水)怎么能扑灭火呢? 7.然:但是 8.侨:寄居 9.区区:小,细微 10.志:愿望;指灭火的心意 11.见:本文指禽兽们受火灾之苦 12.虽:即使 13.是:这 14.善:好的 15.尝:曾经 16.皆:都 17.对:答 18.即:就 19.他山:别的山头,指不是

3、自己常居的山头 20.相: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 21.相爱:喜欢它 22.尝:曾经 23.为(即为灭火):替 24.重:很(程度重) 25.遥:远远地 26.足:值得 27.辄:总是有一只鹦鹉飞到别的山上栖息,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很喜欢它。鹦鹉想:这座山虽然让它快乐,但不是它长久居住的地方,就离开了。飞禽走兽都依依不舍。 过了几个月后,山中着火了。鹦鹉远远望见,心急如焚。就飞进水中沾湿了自己的羽毛,飞过去洒水。 天神说道:“你虽然是一片好心,但这(几滴水)又哪里足够?” 鹦鹉答道:“尽管我知道区区几滴水不能救火,但是我曾经在这座山住过,山上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我们都亲如兄弟,我不忍心看着他们被

4、火烧死啊!” 天神赞扬鹦鹉的义气,立即帮它把火扑灭了。11、大火:发生大火 乃:于是、就 尝:曾经 是:这(个) 行:做 替12、B 题干中的“而”表修饰 13、鹦鹉心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就飞走了。(“念”、“虽”、“去”各1分)14、鹦鹉象征了珍视友谊,为友谊宁肯献出生命的人/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有毅力有恒心寓言是一种用带有讽刺或劝喻意味的故事来揭示道理的文体(意思接近即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答: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

5、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片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答: 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不矛盾,这里运用了以静写动的手法,更能突出禅院的寂静。57、(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

6、年、_、_。 找出下列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心急如焚 相得益章 变幻莫测 轩然大波 力排众异 相辅相成 清妆淡抹 融于一炉 别具匠新 当之无愧 初露头角 黄金搭档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1)读之竟日( ) 2)跪而拾之以归( )3)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4)普又以其人奏( )8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普明日复奏其人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2)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_10赵普一文写了赵普两件事,分别用两个字概括,这两件事分别是:_、_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

7、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2)“诗眼”是“空”。“空”是说漂水清澈,临漂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去年以来,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的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八十年一遇的旱情。材料二 2010年,全国2212万人因干旱而饮用水困难,其中79%的人集中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截至4月底,干旱已造成百色市222万人受灾,115万人饮用水困难,251万亩农作物受灾。材料

8、三 据统计,如今已有近10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荒地区。联合国警告说,如果世界仍以同样的速度消耗水资源,到2025年,将有27亿人面临严重的水短缺。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内容。(2分) 分析材料三,说说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西南地区受灾期间,得到了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热忱帮助。假如你是旱区的一名受助学生,请续写下面的句子,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要求:句式相似,意思连贯,形象生动)(2分)您送来的滴滴甘泉,汇成了涓涓细流,浇灌了一片片心田;您送来的滴滴甘泉, , 去年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关键词:西南部分地区 严重旱灾) 无节制用

9、水(或过度浪费水资源)。 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 示例:化作了缕缕春风,吹开了一朵朵心花。 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段完成1719题。(共10分)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2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1)、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2)、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19“

10、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这一细节写出太祖_的样子, “跪而拾之”的细节写出赵普的 ;“补缀旧纸”这一细节表现出赵普 的态度。(3分)愤怒(盛怒 、气愤);沉着镇定;不顾个人安危为国举荐人才的超人毅力和坚定态度20如果赵普能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请你借签为才哇写的颁奖词,为赵普写一段颁奖词。(60字左右)(3分)才哇的颁奖辞: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 ,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你为赵普写的颁奖辞是: 17当作曾经才终于 18赵普性情沉着且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对人常忌妒刻薄。太祖生气了,把赵普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19愤怒(盛怒 、气愤);沉着镇定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举荐人才的超人毅力和坚定态度 20. 示例:对国家有最深的忠诚,所以才刻苦勤学;对责任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冒死荐才。刚正果断的官员,是历史上不倒的旗,常青的树。他四荐人才的行为,是中国史上最亮丽的风景。(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1-22题。(4分)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