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耳听为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99698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耳听为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耳听为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耳听为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耳听为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耳听为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教学耳“听”为先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听力考试已成为中考的一个重要考查部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据统计,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45%时间用于听,30%时间用于说,16%时间用于读,9%时间用于写。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听力培养的必要性,听得准,才能说得好。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呢? 一、营造一个听的环境 人们可以在语言环境中接触使用语言,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这种语言。听力的培养主要靠后天的努力,中国学生多半时间输入的信息是母语,学英语难就难在没有学英语的环境

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1、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听的机会,包括问候、提问、解释课文、表扬与批评、纠正错误等等,根据实际需要借助肢体语言、表情、图片、实物等,让学生懂老师表达的意思。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增加英语的输入量与输出量,提高所学语言知识的复现率。2、开展英语duty talk活动。课前安排三至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汇报。形式多种多样,谈论天气、自我介绍、看图说话、讲故事、演小品等等。在活动中,即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力。二、听力训练形式 1、利用课本录音进行教学人教版的英语教材

3、,按读、听、说、写的语言技能编排,教材语言生动、新颖、有趣且贴近实际生活。 2、坚持听写训练听写过程是学生听音、辨音、书写的综合学习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和瞬间记忆力。听写内容可选择单词、词组、重点句型、概括课文大意的句型和短文。常此以往,学生的听力以及应试技能定会有所进步。 三、上好同步听力课 1、听音准备 在做同步听力训练时,先做好听前准备,学生应抓紧几秒钟的时间浏览一下可选择的选项,进行积极的思维,把握材料内容、范围、方向,从中预测听力中可能会涉及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听,就容易捕捉到有关的信息、推测出可能的答案。 2、听音过程 由于听音时间短促,速度快或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学生难

4、免会遇到不懂的地方。因此,必须教育学生讲究方法,有的放矢,要听重点,听差别,听要有所侧重,3、听音总结 这一阶段是听力训练的总结及深入阶段。教师应当及时核对答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补缺补漏,同时指导方法,达到更深层的理解消化。 四、听力解题思路与应试技巧听力测试不同于其它笔头测试,因此加强听力解题思路与应试技巧十分必要。 1、辨音题:应将重心放在备选答案的不同之处。 2、情景反应:熟练掌握新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日常生活用到的功能项目,此外各种疑问句的结构及回答。 3、看图听录音,选择正确的图画:在听句子之前,先将图的内容认真地看一看,应该有一个所给图的大概编排顺序的概念,这样在听的时候,头脑中

5、就会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轮廓。认真将所给的图示进行比较,在听的时候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准备,从而捕捉到最有用的信息。 4、听写题:根据听力材料和上下文先定意。在此基础上从语法的角度来定形。 5、理解题:包括句子理解和短文理解两方面。句子理解着重考查的是同义句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同义句的积累总结工作,眼睛可根据录音播放的进度扫视答题,便于理解并提高准确率。 “学生的知识多半是听来的” “不会听就不会学习。”这些话虽有夸大其词之处。重视听力教学,不仅符合语言学规律,也是现代英语学习的需要;是改变现行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现象。因此我认为英语教学中“耳听为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听力材料,有计划地加强听力训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训练与娱乐相结合。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自觉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