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综合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99429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花雨》综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桂花雨》综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花雨》综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花雨》综合资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花雨综合资料 一、教材表明这是一篇回顾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斥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思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高兴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思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盛而真挚。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思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叙述的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

2、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倡议1.可以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顾。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多读一点琦君写的文章,以便对她有较多的了解。2.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探究。可以先安顿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注意停顿,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安顿学生默读课

3、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如果意见不相同,互相讨论讨论。要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教师要做一定指导。3.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欢乐。母亲对故土桂花的思念是教学上的难点。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以便他们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

4、会怎么说?从而体会到母亲叙述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4.要注意朗读的指导。课文第二、三、五、七、八自然段分别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情感:“我对桂花的喜欢、母亲的担忧、“我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摇桂花时的欢乐、“我对“摇花乐的思念。这些情感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用适当的语气、语调叙述出来。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比方,选择一两处作示范朗读,或者请学生范读,再作评议。5.课文中的许多情景都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如,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摇落桂花时那飘洒的阵阵桂花雨。这些情景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如,看过桂花的学生,可以回顾桂花盛开时的景象。又如,学生可能有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还可以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察看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6.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如联系古诗或者联系课外阅读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思念;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