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99198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八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活动目标】1、初步知道耳朵和鼻子的用处,了解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2、能用耳朵听辨不同声音,学习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3、对听声音、闻气味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玩具电话一只(有电话声响的)或手机中的各种铃声。2、密封罐,装有沙子、铃铛、积木等。3、密封但有气孔的果奶瓶人手一只,分别装醋、臭豆腐、风油精、麻油。4、空气芳香剂一瓶。【活动过程】一、与幼儿玩指“五官”游戏,引起兴趣。二、闻气味,感知鼻子的用处。1、教师在教室喷香水,提问:你们知道这个罐子里有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都用鼻子闻一闻,香不香?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鼻子闻“气味瓶”,注意不紧贴鼻子,

2、也可用手扇动提问:这里有很多气味瓶,气味瓶里是什么味?怎么才知道?3、幼儿闻气味,并与老师同伴交流,闻到的气味。三、玩“听听猜猜”游戏感知耳朵的用处。1、寻找自己的耳朵,了解耳朵的用处。2、请幼儿听辨不同声音:电话声、铃声、并请幼儿玩玩“声音罐”听听发出的声响。四、了解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提问:鼻子和耳朵都是我们身上的宝贝,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五、阅读幼儿用书我有耳朵和鼻子。1、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小朋友的脸上少了什么?请幼儿添画。2、认一认,汉字“耳朵”,说说:耳朵有什么用?3、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幼儿学一学这些声音,并在能发出声音的圆圈里涂色。4

3、、看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用手指着什么?认一认汉字:鼻。5、想一想,人的鼻子有什么用,动物的鼻子有什么用。6、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哪些东西?哪些东西有香味,启发幼儿在有香味的方格中打。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二)活动目标: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_和_拼成”的句子。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_个以内)。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活动过程: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教师

4、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们看,我是谁?谁来了?(山羊伯伯。)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边走边问:(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几个呢?(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它又有几个呢?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

5、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三、看画展。1、说出都有什么画。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太阳、小松树、房子等)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四、幼儿操作:拼贴画。1、T: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五、活动结

6、束。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三)活动目标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2、尝试利用工具积极探索,感受探索的乐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吹风机、锤子、餐刀、热水袋、热水。内含一颗糖果的冰块若干(同幼儿数)。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大冰块,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初步感知冰块的特性。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觉?(教师手持冰块让每个小朋友先摸一摸,进行初步感知)你们能看见大冰块里有什么呢?(糖果)2、教师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

7、颗糖。提问:你们想吃冰块里的糖吗?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来吃呢?(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办法。)二、介绍工具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重点介绍电吹风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三、幼儿尝试1、幼儿自己取冰块,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冰块,进一步感知其特性。提问: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啊?(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2、幼儿取工具,尝试将冰块中的糖块取出。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来的?(对已经取出糖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请其再拿一块冰换一种工具进行尝试。)四、幼儿集中分享经验1、提问:小朋友都很努力试过了,你们都吃到糖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取糖的经过?2、小结:小朋友

8、们很聪明,都利用工具从冰里取出了糖,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活动反思设计活动时,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考虑到趣味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就以自己动手的形式来贯穿始终,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四)一、幼儿情况分析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二、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一)科学领

9、域的教育目标1、知识方面(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2、能力方面(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情感方面(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二)科学领域的内容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

10、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2、数学部分学习分类、排序和对应、包括: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多种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等。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包括;感知物体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数与数的数差关系,认识数的组成,体验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整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认识几何图形,辨认常见的正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认识立体图形,应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

11、形。认识量、区别和比较物体和各种量的差异,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较量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学习生活中常见饿数学知识,如认识人民币、认识空间、认识时间和时钟等。三、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1、内容的广泛性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2、知识的逻辑性科学知识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而数学知识所缺的事物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更是一种逻辑性知识。四、教学进度安排1、我会放玩具(数学)19、云朵朵(科学)2、甜甜的糖果(科学)20、自然角里的小乌龟(科学)3、喂宝宝吃饼干(数学)2

12、1、高大的梧桐树(科学)4、感官游戏-奇妙的口袋(科学)22、小树叶找妈妈(科学)5、分糖果(数学)23、开汽车(科学)6、感官游戏神奇的罐子(科学)24、踩影子(科学)7、水果有几个(数学)25、冷冷的水(科学)8、种大蒜(科学)26、冻冷花(科学)9、大大小小的树叶(数学)27、暖暖的帽子(科学)10、一串红(科学)11、小小送货员(数学)12、苹果娃娃(科学)13、铺地板(数学)14、我喜欢的水果(科学)15、放烟花(数学)16、有趣的核(科学)17、娃娃超市(数学)18、照镜子(科学)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五)活动目标:1、掌握3以内数的形成,知道其意义;2、能较准确地按物取

13、数和按数取物;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准备没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个,数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笔_支;练习单两张;一幅体现家庭居室的图片重难点分析:熟练掌握2、3的形成及其意义活动过程:一、听音计数,巩固2、3的形成,如:教师敲一下铃,冰吻幼儿在敲击下零是2下铃?知道_天1是2,用雪花片表示出来。二、看图计数。培养幼儿按物体取数的能力并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分别有几个?并用数字表示出来。三、幼儿在练习单上进行行练习,能较熟练地按物体取数和按数取物体。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六)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

14、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活动过程: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3、了解镜子

15、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幼儿园小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模板(七)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2、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