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复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973744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微生物学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解释概念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有单个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菌群体荚膜:*些细菌在其生活中可在细胞壁的外周形成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地粘液样物质黏液层:有些细菌分泌一层很疏松、与周围边界不明显、易与菌体脱离的黏液样物质,称为黏液层鞭毛: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有一至数十根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杀菌作用:是指*些物质或因素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杀死微生物的作用。抑菌作用:是指*些物质或因素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抗菌作用:*些药物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统称为抗菌作用灭菌:消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

2、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霉菌孢子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仅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防腐:阻止或抑制物品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不一定死亡无菌操作: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的进行的操作称为无菌操作抗生素:*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称为抗生素植物杀菌素:*些植物中存在有杀菌物质,这种杀菌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菌素细菌素:是*些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它同种不同菌种的细菌以及与它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噬菌体:噬菌体是寄生于

3、细菌、真菌、螺旋体、放线菌等的一类病毒,也称细菌病毒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病原菌: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感染量:*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侵袭力: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细菌的遗传:是指亲代细菌与子代细菌的相似性,它使细菌的

4、性状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菌存在的依据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称为转导接合:是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细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细菌的过程病毒(粒)子:一个形态和结构上完整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粒)子核衣壳:由核酸组成的芯髓被衣壳包裹,衣壳与芯髓在一起组成核衣壳原代细胞: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等消化、分散,获得单个细胞,再生长于培养皿中。二倍体细胞株:将长成的

5、原代细胞消化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培养传代,其细胞染色体数与原代细胞一样,仍为二倍体。传代细胞系:与原代细胞与二倍体细胞株不同,这类细胞在体外可无限制分裂,亦可无限制传代。细胞病变:细菌感染导致的 细胞损伤称之为细胞病变空斑:病毒样本接种吸附于单层细胞,经一段时间培养,进行染色,原先感染病毒的细胞及病毒扩散的周围细胞会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斑点,类似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称之为空斑。包涵体:是*些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可通过固定染色而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隐蔽期:在病毒感染细胞之后的一个短时间内,病毒完全消失,甚至在细胞内也找不到传染性的病毒颗粒,直至感染数小时后子代病毒出现为止,这

6、阶段称为隐蔽期。血凝作用:*些病毒能凝集红细胞,称为病毒的血凝作用。血凝抑制作用:病毒的特异抗体可抑制其血凝作用,称为血凝抑制作用。螺旋体:是一类菌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能活泼运动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钩端螺旋体:菌体纤细、螺旋致密,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的螺旋体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微生物,具多形性,可通过细菌滤器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小型革兰阴性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衣原体:是一类形态相似,能通过滤器、营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生活周期的革兰氏阴性的原核生物真菌:真菌是一大类真核微生物,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余为多细胞;

7、大多数呈分支或部分支的死状体;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菌丝:是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孢子:孢子是生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细菌素:*种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他同种不同菌株的细菌以及与他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毒性噬菌体:能使宿主细胞 迅速裂解引起溶菌反应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将其基因整合与细菌的基因组中,与细菌DNA一道复制,并随细菌的复制传递给后代,不形成病毒粒子,不裂解细菌空斑形成单位(PFU):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菌体计数,可测的每毫升容积内的空斑形成单位数。致病性:一定种

8、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是菌株的特征内化作用:*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毒力岛:指病原菌的*个或*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和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但位与细菌染色体之内变态反应:动物患*些慢性传染病时,可对病原体或其产物的再次进入产生强烈的反应串珠反应:在含青霉素0.5U/ml的培养基中,幼龄炭疽杆菌因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连接成串Ascoli沉淀反应:用加热抽提待检炭疽菌体多糖抗原与已知抗体进行的沉淀实验1.试述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的组成和功能。答:脂多糖:为革兰阴性细菌所特有,位于外

9、膜的最表面,厚8-10nm,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侧链多糖三部分组成。具有控制细胞的透性,提高Mg2+浓度,决定细胞壁抗原多样性等作用,因而可用于传染病的诊断和病原的地理定位,其中的类脂A更是G-病原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外膜蛋白:微孔蛋白 分子筛作用,与细菌的粘附和特定物质摄取有关;脂蛋白 使肽聚糖与外膜层牢固,噬菌体吸附的受体,参与营养物质转运。2.试述细菌特殊结构的概念和功能。仅在部分细菌中才有的或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才行成的构造称为特殊构造。主要是荚膜,S层,鞭毛,菌毛,性菌毛和芽孢等。荚膜 *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用理化反应消除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1)抗吞噬作用2)

10、抗有害物质的损害作用3)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与废物排出之地。 S层 *些细菌的一种特殊的表层结构,完整包裹菌体,由单一的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排列规则呈晶格样结构 1)分子筛和离子通道2)屏障作用3)粘附宿主细胞4)重要的表面抗原。鞭毛 由鞭毛丝,鞭毛钩基体组成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于鉴定。致病作用:鞭毛运动能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开有害环境或向高浓度环境的方向移动。抗原性:鞭毛具有特殊H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菌毛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细菌藉菌毛的粘附作用使细菌牢固粘附在细胞上,并在细胞表面定居,导致感染 性菌毛 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

11、物质的作用,有的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芽孢*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所有产生芽孢都是革兰阳性菌。其特点是:芽胞的抵抗力很强;代谢停止,处于休眠状态,但保持潜在的萌发力;不是繁殖器官,一个芽孢只产生一个营养状态得细胞 研究芽胞的意义:1)芽孢的抵抗力强,是重要的传染源2)芽孢可作为可靠的灭菌指标。3.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意义和原理。 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1.鉴别细菌 2.选择药物 3.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原理如下: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

12、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4.细菌新陈代谢的特点是什么.1.细菌生长和繁殖地速度极快、超过动物细胞的10100倍;2.细菌利用各种化合物作为能源的能力远远强于动物细胞

13、3.细菌对营养的需求比动物细胞更为多种多样,因为他们有多种代谢旁路4.细菌可利用超常流水线式生产地方式生成大分子物质5.细菌能产生诸如肽聚糖磷壁酸等特殊物质5.物质摄取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单纯扩散:靠浓度差转运;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速度慢 促进扩散:靠浓度差转运;不需要能量;有特异性载体蛋白参加;速度快主动运输:需要特异性的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需要能量基因转位: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在转运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主要存在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中5. 细菌群体生长分期和各个期的特点是什么.答:迟缓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合成并积累所需酶系统。对数期:细菌此时生长迅速,以恒定速度

14、进行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直线。稳定期:此时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衰亡期:细菌开好似大量死忙,死菌数超过活菌数。6.按功能细菌培养基分几类.答:鉴别培养基: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种类细菌的培养基,如:伊红 美兰和麦康凯琼脂。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种化学物质,如:SS平板。厌氧培养基:是为培养厌氧菌而设计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如巯基乙酸钠等7.试述主要的细菌生化反应及用途。答:氧化酶试验:在有分子氧或细胞色素存在时,可氧化对二苯二胺出现紫色反应。试验用于检验细胞是否有氧化酶

15、的存在。触酶试验:触酶又名接触酶或过氧化氢酶,滴加过氧化氢能立即出现气泡,因过氧化氢被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乳杆菌等许多厌氧菌为阴性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不同细菌对不同糖的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不同,有的能产酸并产气,有的则不能。而且这种分解能力因是否有氧的存在而异,在有氧条件下称为氧化,无氧条件下称为发酵。试验时往往将同一细菌接种相同的糖培养基一式两管,一管用液体石蜡等封口,进行发酵,另一管置有氧条件下。培养后观察产酸产气情况。O/F试验一般多用葡萄糖进行VP试验: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两者不能区别。但产气肠杆菌能使丙酮酸脱羧,生成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分子氧所氧化,生成二乙酰与培养基中含胍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是为阳性。大肠杆菌不能生成乙酰甲基甲醇,故为阴性甲基红试验:在VP试验中,产气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2分子酸性的丙酮酸转变为1分子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醇,故最终的酸类较少,培养基PH5.4,以甲基红作为指示剂时,溶液呈橘黄色,是为阴性。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时,丙酮酸不转变为乙酰甲基甲醇,故培养液酸性较强,PH4.5,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则为阳性8.什么是火焰灭菌法、热空气灭菌法、煮沸灭菌、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滤过除菌.叙述各方法的应用。答:火焰灭菌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