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941688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第一单元方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一)教案(第一单元方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一;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1第;一;6题 教学目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

2、点:初步理解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答:什么是方程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X303=505X9-1654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 二、新知教学 教学例3 一起来看屏幕(课件出示课本例3第一行图片) 观察图1: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图片意思吗(板书2=20) 教师谈话:如果在一边加上一个0克的砝码,天平会怎样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 出示图2,观察,谁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板书20+0=+)同时出示图1和图2,分析比较,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图和图4学生观察,完成填空

3、。并组织学生同桌讨论,用一句话说说理解。教师相机引导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出示第3组和第4组天平 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引导学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结果仍然是天平。 出示两个结论,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引出等式的性质。 学生阅读性质,找出关键字词,加深理解和印象。 课堂练习 书本第4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说说填写的依据 思考:为什么+25和18可以填其他吗教学例 出示图 学生观察,列出方程(板书X10=50) 怎样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方法。 学生反馈,突出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使左边只剩下的方法。教师示范解

4、题过程,关注解和等于号书写要求。指导检验:X=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如何检验教师相机板书检验过程。 小结强调: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教师讲解: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课堂练习出示:X3=80 学生独立解答(1人板演) 反馈,关注书写过程并说说检验过程。 完成书本第页练一练 学生选择两题(加法方程和减法方程各一个)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检验过程,反馈计算情况。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学习回顾: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5、有哪些收获个人课堂学习表现如何 四、巩固拓展 书本第5;一;页第4;一;6题 第题学生完成填空后同桌交流 第6题先独立思考,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第题学生在1号本上完成,选择个加法方程和1个减法方程书写检验过程习题超市:一、我会填: 1、含有()的等式是方程。、等式两边同时()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 二、根据等式性质,在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1、X+=902、38=3 8=90X+38-383003、27+X=394、X-64=2 27X=3X6=3 三、检验下面每小题中X的值,找出方程的解。 、160(X1X36) 、5.X=11(16.X5

6、.8) 、X8=30(=8X22)、-X=4(X102=1)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等式的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X+1050解:X1100-10根据等式性质(1)写解 X=40化简等式(2)等号对齐()检验 教材简析: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学生是应用四则计算的各部分关系解方程。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而且和中学教材不一致。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因此,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 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

7、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arr;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观情境教学等式的性质。因为在两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发生相同的变化,天平的两臂仍然保持平衡。这种现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例3教学等式的一个性质。教材设计了四组天平图,每组左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前的等式,右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后的等式,从左边的等式到右边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质。上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仍然是等式;下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减去相

8、同的数,仍然是等式。四组图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等式的一个性质。教材精心设计每组天平上物体的质量,第一组图写出的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在左边的天平表示20=0以后,右边天平的两边各加1个0克的砝码,看图填写0+()2()。学生在两个括号里都写10,在圆圈里写=,联系天平两边各加10克都变成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现象,体会填写的等式是合理的。这样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第二组图写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x50到+25020的变化和比较中,对等式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数有进一步的感受。第三组图写出的等式两边都用字母表示砝码的质量,圈出a克砝码并画上箭头,表示去掉它的意思。联系已有

9、经验,这里的a代表许多个数,这组天平图与等式概括了众多等式两边减去相同数的情况。第四组图在方程x+0=70的两边都减去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质,而且与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另外,这道例题的8个等式中,有7个让学生在圆圈里填写组成等式,这是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等式有没有变化。右边的四个等式分别让学生在括号里填出同时加上或减去的数,有利于发现等式的性质。 例4看图列出方程,学生先从图中能得到求x值的启示:只要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去掉克的砝码。联系等式的性质与方程x+10=50的特点,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10的道理: 等式的两边都减去10,左边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过右边的计算就能得到。另外,例4的编写

10、还注意了三点: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强调等式变换时,各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循;二是求得x=后,通过是不是正确答案的质疑,引导学生根据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进行检验;三是在回顾反思求x值的过程基础上,讲了什么是解方程。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时反复使用的知识。第4页练一练第题,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的左边已经加上25(或减去18),右边应该怎样这是刚开始教学解方程时的设计。通过在方框里填数,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体会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关键步骤。学生在方框里填数一般不会有问题,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可能会出现错误。要通过交流和评价,帮助他们正确掌握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相同的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