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932649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艺科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可编辑)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年月日目的: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 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保证安全生产。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作业和活动场所。规范文件与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重大危险源辩识(GB

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安监局令第号术语和定义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它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辨识完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危险源管理。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估:是指在

3、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评价组织与职责:公司评价组织组长:魏树林(分管副总)副组长:李秀彬 (厂长 )、王守国(安全科科长)成员:赵贵亮(技术主管)、赵贵亮(设备主管)、韩立民(维修主任)、赵洪祥(复配主任)、蒋艳艳(生产统计)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负(授权厂长)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领导工作负责建立公司风险评价小组落实分工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负责督导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各级管理与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和

4、参与生产、储存新、改、扩建项目的风险评价工作。公司风险评价小组负责本公司各装置的评价任务。各部门和专业负责本部门和专业的内部风险评价工作。评价组织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安全科是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全过程监控,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负责组织制定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包括“危险因素调查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重大风险清单”)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安全科应确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

5、应有的培训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安环科负责制定此制度各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依据本评价制度负责本单位作业范围内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具体落实执行。评价工作程序风险评价目的: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评价的方法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伤害及其影响范围、 严重程度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主要内容。评价流程。图风险评价程序评价小组厂级评价组织公司风险评价小组负责本公司各装置的评价任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在安全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各车间或专业主管组织以主管负责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由安全生产科组

6、织培训使其有能力、有资格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技术主管负责组织生产车间生产工艺、作业活动、工程项目的危害辨识并上报安全科进行风险评价确认。设备主管负责组织全厂设备设施的危害辨识并上报安全科进行风险评价确认生产车间负责组织生产车间生产活动危害辨识并上报安全科进行风险评价确认。维修车间负责组织车间检维修作业和八大作业的危害辨识并上报安全科进行风险评价确认。安全科组织人员对各部门上报危害分析调查表进行评价和确认定期组织各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两重点一重大”生产储存装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 )确定为重大危险源应定期进行辨识评估风险评价的范围: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

7、规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企业周围环境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在实施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时应从以下范围进行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系统安全可靠性包括安全设施关键装置(设施和设备)、重点部位生产装置开、 停车过程安全紧急停车安全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区防火、防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按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单位进行安全评价。由安全生产副总负责落实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评价。确定评价对象评价小组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价对象: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按地理区域、单元或场所按装置、设备、设施(包括外界提

8、供的设施)按作业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 。对所确定的辨识和评价对象必要时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因素和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价。评价人员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前首选要了解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包括: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 人员及实施任务的频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 工具用到或遇到的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作业指导书或作业程序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进行工作活动分类评价小组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如按照作业活动分类按设备或设施分类按生产过程或服务提供过程的阶段:如委托设计签订检修合同供方评定等被动性的工作如紧急抢修等按确定的任务分类如产品装卸车辆运输等。

9、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危害因素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害因素划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危害因素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为第一类危害因素。第二类危害因素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害因素。第二类危害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选用评价方法简介安全检查表法( SCL)主要使用

10、对设备实施的检查安全检查表分析( 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 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编制的依据主要有: 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b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c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 分析人个人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分析步骤 a)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制定检查表 b 分析者依

11、据现场观察、 阅读系统文件、 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中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方面与标准、 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c 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分析要点 a)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的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故此所立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b 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时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害。如:超压排放阀门等按装方向安全阀额定压力温度、压力、黏度等工艺参数的过度波动防火涂层的状态管线腐蚀、 框架腐蚀、炉膛超温、炉管爆裂、水冷壁破裂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主要

12、用于作业或管理活动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分析人员通过与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的询问和交谈发现其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初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危害因素。分析步骤()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说明每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分解时应:观察工作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结合上述三条。()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 碰着他会撞着、 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

13、辐射、焊光、酸雾等等。()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价。()建议安全工作步骤。安全检查表法适合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危害性分析法(JHA)适应于对日常工作活动、 工艺操作等进行分析。其他方法如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 HAZOP )、预先危险分析法( PHA )、事件树分析法( ETA)、事故树分析法( FTA)等分析人员也可采用。风险评价准则制定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风险度。评价准则的依据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行业的设计规范、标准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 标

14、准和技术标准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等。具体评价准则见附表选择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辨识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在选择识别方法时考虑: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现有人力资源、 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现有人力资源、 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各部门或专业应首先选择安全检查表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等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工作活动、 工艺操作等采用工作危害性分析( JHA )对于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他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进行危害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