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91209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一、单选题1对下面细胞分裂图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 B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体 C产生的子细胞中只含有4个染色单体 D细胞有中心体而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相关内容据图易知,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四分体指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4个染色单体,图示为有丝分裂,A错;染色体的数目是由着丝点决定的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条染色体,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的是两条染色单体,B错;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都是一套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得到的子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不是染色单体,C错;细胞有中心体而无

2、细胞壁,是动物细胞,D正确。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特定形态的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周期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C细胞的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D一个新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所需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答案】ACD【解析】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所需时间越短;当温度过高,温度越高所需时间越长。3下图中的甲表示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乙丁表示其产生精子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甲乙过程中发生了DNA复制C. 乙丙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

3、. 丙丁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点分裂【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与甲图相比,乙图的DNA加倍,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丙图DNA和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中DNA和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为精细胞。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细胞、丙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丁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A正确;甲到乙的过程表示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B正确;乙丙过程包括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丙图DNA和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已经分裂,D错误。4如图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

4、基因的图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基因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B【解析】图中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知,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D正确;基因B与b的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 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 在细胞分裂

5、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B. 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 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明显减少D. 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合成多糖功能增强【答案】C【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A正确;在细胞分裂前期,高等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正确;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消耗ATP,但由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所以ATP含量基本保持相对平衡,C错误;由于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D正确。6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

6、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此动物体细胞的两倍B乙图中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即表明该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并且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甲图所示细胞若发生2与3的片段交换,则此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故A错误;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B错误;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

7、换,则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故C错误;2和3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7某班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图是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完全相同),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和后期的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目不同B. 若该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为20小时,则有丝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大约为1

8、76小时C. 若这些细胞中的DNA已用15N标记,将其放入只含14N培养液中培养,则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15N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50%D. 若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后期,DNA数相同,而后期染色体数是前期的两倍,A正确;根据表中提示信息,若该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为20小时,则有丝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大约为88020(880+47+18+55)=176小时,B正确;若这些细胞中的DNA已用15N标记,将其放入只含14N培养液中培养,则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由于中期的时候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所以含15N

9、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100%,C错误;若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DNA复制、细胞分化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8一哺乳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正发生着( )A中心体复制 B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 DDNA复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说明细胞着丝点已分裂,并且分裂的细胞中只有5条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将形成配子,故选C。考点:细胞分裂9下图表示某男性体内细胞

10、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只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B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Y染色体携带靠维生素D的佝偻病基因CFG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H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答案】C【解析】图中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而也有同源染色体的消失,所以后半段表示减数分裂,A错误;维生素D的佝偻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不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所以不能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可以发生在细胞的任何时期,C正确;H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是体细胞的一半,有可能与体细胞的相同,D

11、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分裂10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现象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C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D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答案】C【解析】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无染色体,处于染色质状态,A错误;洋葱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减半因此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正确;观察的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不可能观察到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的过程,D错误。【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

12、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选取的材料、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需要注意的是D选项,需要考生明确,细胞经过解离后已经死亡,不会观察到动态变化过程。11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若观察发现只有部分染色体一条染色单体上含有放射性,则该蚕豆根尖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至少处于第几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A. l B.2 C.3 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

13、链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到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存在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每条染色单体含一个DNA分子,即每条染色体都含放射性,到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随机移向两极,移向同一极的含放射性染色单体的数目不能分定,再分裂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只有部分染色体含有放射性。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DNA的结构和复制、同位素标记法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2果蝇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其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A. 染色体进行复制 B.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 同源染色体分离

14、D.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答案】C【解析】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13正常女性体细胞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可表示为44+XX,则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44+XX B22+X C22+Y D44+XY【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正常女性产生卵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因此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由于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44+XX,因此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X。B正确。A、C、D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

15、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4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问期大量合成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发生异常D“ASURA”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1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的核物质没有被核膜包裹B. 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膜系统C. 真核细胞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D. 二者的遗传信息均储存在DNA分子中【答案】C【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其核物质称为拟核,A正确;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具有一套复杂且发达的生物膜系统,B正确;细胞越小,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大,但真核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