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911216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1.一曲句: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典酒一杯”。 2.去年句: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晏台”一本作“池台”。 3.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评析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 他的词风属冯延已一路,有名的只是赋“闲愁”者也。这首词是写诗人在黄昏时分,手握一杯酒,听家姬歌唱新词,感叹着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小燕子重临故地,一年的时光又过去了,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

2、。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这首词的情调正可用两个字来概括:惆怅。精华就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属对工巧自不待言,更主要的是容量大,概括力强,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此词短小明白,触景感怀,意蕴虚涵,抒发了暮春的惆怅与深思。词人眼中天气、亭台、夕阳,与去年今日一样,时间与景物的复回中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时间之消逝。全词以动态的景象、声音,反衬闲静的境界与心情。词人感受细腻,笔调婉雅,在一片闲静气氛中浮现出淡淡的寂寥。 相关资料: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

3、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

4、峰。 2、宋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

5、,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周邦彦以高度形式格律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他的词精于词法,在词的写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周邦彦精于音律,在词律方面起了规范作用,使词的语言风格趋向典雅、含蓄,受到文坛词人的推崇。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

6、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词的内容。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 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约是词的正宗。 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 苏轼、辛弃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