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89508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整合 市经委、发改委、建委、科技局、财政局等部门资源,形成 推进新能源产业合力,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全市新 能源产业发展工作的指导,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 题,认真做好规划的具体落实,切实抓好重大项目的组织推 进。二)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对现有工业和科技相关专项 资金(包括:技术改造含工业信息化、新型重化工业、重 大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海洋经 济、信息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 )进行整合,市财政按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7000 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太阳能

2、光 伏等新能源重大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改造、关键技术和产品的 研发等投入。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组织银企对接,解决产业 发展资金瓶颈制约问题。发挥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 用,引导社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民间资金进入新能源产 业,积极做好企业与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对接,对发 展前景看好的项目,跟进投资的比例可达到 30%,最高 600 万元。以正泰太阳能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政府参与,积 极引导组建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企业 上市工作。优先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素需求。把杭州新能源产业 基地建设和江东新城开发相结合,对技术较成熟先进、投资 密度较大、带动作用较强的新能源产业重

3、大项目,所需新增 建设用地指标在当地切块指标中予以优先安排,尽快完善 水、电、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进驻的新能源企业和 投资项目,减免建设过程中的水、气、电等增容费和供配电 贴费,引导企业向基地内集聚。(三)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提升企业自 主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等激励政策的贯彻落 实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考核与资助结合,扩大财 政对技术创新的资助规模,引导更多资金投入技术创新领域。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 所之间建立技术战略联盟,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 进行合作研究开发,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

4、企业申报专利或购买国外专利技 术给予资金补贴;把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管理及保护作 为本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的认定、评 审、考核的必要条件之一。四)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杭州创业和人居优势,以大学科研机构、骨干 企业和留学生创业园为载体,以海外研究团队为重点,引进太阳能、风能、新型动力电池产业领军人才。鼓励企业与高 校联合定向培育新能源产业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 站。落实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重视保 护知识产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基地创业。(五)全方位开展招商选资进一步提高招商效率。要继续强化各开发区

5、在招商引资 中的主战场地位,推动开发区由分散招商为主转向组团式招 商,共享招商资源,根据各开发区不同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 划有选择开展招商,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充分利用杭州良好 的投资创业环境,开展“以民引外”、“以外引外”活动。 发挥社会中介的作用,委托国际性专门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工 作,利用浙籍海外人士、留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开展招商工 作,形成全球化的工作网络。引导招商项目融入地方产业体系。鼓励大项目就地采购 配套产品,增进与本地产业配套协作关系;依托杭州优越的 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智力资源,争取外地大公司设立地区总部 或研发中心。积极做好大项目推进工作。对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 对重大招商项目在立项报批、规划选址、用地、资金扶持和 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努力让条件具备的项目 尽快落地生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