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88084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十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专题十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14福州高三期末质检)2015年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在福州举行,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拟一条欢迎各地运动员与观众前来参赛、观赛的标语。(20字左右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标语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态度鲜明,欢迎类标语,还要热情洋溢,能写成对联式最好。答案:(示例)东海扬波喜盼九州嘉宾闽江起舞笑迎五湖健儿2.(2014江苏南京高三调研)许多城市都用独特的宣传口号作为自己的“名片”。如曲阜,“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成都,“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镇江,“一座美得叫人吃醋的城市”。请仿照以上示例中的一种,为南京拟写一条

2、宣传口号,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正确运用修辞的能力。宣传口号要有号召力、好听易记,朗朗上口。解答本题,必须用修辞格,比如对偶、比喻等。答案:(示例一)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示例二)博爱之都,梅花名城。3.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真诚是一团柴火,能在冰雪覆盖时为我们提供温暖;真诚是一点星光,能在暗夜无边时为我们带来希望;真诚是一盏航灯,能在前途迷茫时为我们指点方向。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关键要做到比喻贴切,句式符合要求,注意不要再以“真诚”为话题,需另选其他话题,如诚信、友谊、希望、信任等。答案:(示例)诚信是一座

3、心桥,能在徘徊陌路时为我们拉近距离;诚信是一叶扁舟,能在迷失方向时为我们指明彼岸;诚信是一面旗帜,能在信用泯灭时为我们彰显良知。4.阅读下面一段描写十二生肖“牛”的文字,请你从其他生肖中任选其一,加以仿写。要求:采用拟人手法;所写的内容必须包含对立的两面,且具有哲理的意味;不得超过40字。示例:牛:丰硕的收获,来自辛勤的耕耘;只因逆来顺受,才被人们无情地役使。 解析:作答的关键首先是运用拟人修辞时,要符合生肖的动物特点。其次所写的内容必须包含对立的两面,具有哲理的意味,且在40字以内。答案:(示例一)马:千里的荣誉,来自一步步不间断地前进;摔下悬崖的,往往是没有戴笼头的。(示例二)鸡:冲破母爱

4、的暖壳,迎来胜利的曙光;没有劳动成果的,往往叫得更响亮。5.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部文学名著,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下联: 解析:对下联时要注意句式、结构一致,对应工整;所写对联要紧扣作品。答案:(示例)品红楼,识假意真情6.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并且三个句子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

5、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解析:从题干中我们要看到四个信息:(1)要以“家园”或“思念”为开头;(2)要写三个句子;(3)每个句子都要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4)三个句子间要有内在联系。这就意味着难点在修辞格的仿用上,要明确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格的具体要求。答案:(示例)思念像淙淙的小溪,缓缓流过心田,一路轻吟低唱。思念像浩浩的河流,不可遏止,永远向前。思念像宽广的大海,博大精深,蓄积的全是柔情。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书事唐王维轻阴阁【注】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华子岗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注】 阁:同“搁”,停止。两首诗虽然所写

6、景物各不相同,但在写法上却极为相似,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要找出拟人的修辞并不困难,关键是审题时要抓住“分析”二字,就是要作具体的分析,哪里用了拟人,有什么表达效果。不可笼统作答,造成失分。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景物以生命。如王诗中一个“欲上”写细雨后的青苔好像是从地上蹦跳起来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裴诗中一个“侵”字,写云光追逐自己的足迹,写出了夕阳下诗人一步一步下行的生动情景;一个“拂”字,写山色好似轻拂诗人衣衫,状其苍翠欲滴,青翠可爱。8.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式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解析:例句采用反问句式以加强语气,内容上采用人物加生平遭际及在困境中写出不朽作品,其中还涉及对其作品风格、内容的评价,这是本题审题和仿写要注意的重点。答案: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浪漫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