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87791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与答案 第1卷(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传统中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强调官员对民众的约束与塑造作用,因此,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上,要求官员清正廉明就成了传统政治的核心诉求之一。而西方更着重于法典与制度的完备与执行,更为相信“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这就使得传统中国与西方在“官吏”的定位方面出现非常大的区别。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熟稔和贯彻为考核依据,局限在公权力领域,官员的私人领域并不影响其公权力领域的职位与权威。而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又要求官员

2、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被西方放置在个人层面的“道德”在传统中国却恰恰是约束的重点。传统中国的政治理念是“政者,正也”,只有人“正”才能产生清明的政治,所以重视德性培养和德行考察。如上所述,传统中国对官员的监督,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形成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明太祖朱元璋痛恨官吏的贪污腐败,建立了对官员进行监督的常制,监察御史和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品秩不高,但代表皇帝,可以小制大,以内制外,尤其巡按御史,小事立断,大事奏裁,很有权威。尤其需

3、要注意的是,明朝没有宰相之制,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地方政府和监察御史、给事中不相统属,避免了由于隶属关系而对言官产生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

4、,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在选任程序上,言官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章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对言官自身要求严格之外,对言官也要进

5、行有效保护,不因言获罪是重要的原则。明代在制度上继承了宋代不杀读书人的传统,言官在社会上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尽管明代有言官因言得祸的时候,比如王阳明就是因为上疏申救言官而遭贬谪,但总体上,言官有人身安全的保障。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过,万历时期言官雒于仁曾批评万历皇帝“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言官对阁臣的监督也非常有效,严嵩当政时期,有十余位言官前赴后继地弹劾严嵩,即便遭到严嵩假借皇权进行延杖、除名、贬谪、下狱等打击报复也在所不辞,终于使严嵩父子伏法。言官对地方政治的监督也颇为有效,当明王朝的朝政荒怠时,地方运转基本正常,言官可谓功不可

6、没。(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中国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重视官员的主观能动因素;西方政治的着重点在法制,强调“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B传统中国的官员是道德型官员,以清正廉明为考核依据;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贯彻执行为考核依据。C传统中国对官员的要求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西方对官员的考核局限在公权力领域,私人领域不影响其职位与权威。D在对官员的道德要求方面,传统中国将道德作为核心要求,而西方则置道德于个人层面,不要求官员充当道德的表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明朝的监察御史、给事中并不隶属于六部和地方政府,从

7、体制上避免了对言官的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B明朝选拔言官非常慎重,除了对人选的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还对其道德品质、政治素质、仕途经历等方面有明确要求。C明朝制度规定,为保证言官发挥职能,言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在京三品大臣,出身胥吏、曾犯奸贪,均不得担任言官。D明朝言官选任程序严格复杂,不但要进行民意调查,还要通过时务策问或章疏测试、人物品议等方式对人选进行考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中国极其重视官员道德的政治功能,所以对官员的监督具有法律和道德双重维度,言官须从道德角度监督官员。B明朝言官虽官阶等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可对部分小事情即刻

8、决断,因而具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C明朝有制度化的言官系统,整个言官群体也较好地发挥了劝谏作用和监督作用,因而明代的吏治比其它王朝较为清明。D明朝言官总体上具有人身安全保障,这是他们能尽职尽责,积极发挥对皇帝、阁臣和地方政治的监督作用的重要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景文,琅邪临沂人也。祖穆,临海太守。伯父智,有高名,高祖甚重之。父僧朗,亦以谨实见知;薨,谥曰元公。美风姿,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太祖甚相钦重,故为太宗娶景文妹,而以景文名与太宗同。高祖第五女新安公主先适太原王景深,离绝,当以适景文,固辞以痰,故不成婚。太宗即位,加领

9、左卫将军。时六军戒严,景文仗士三十人入六门。诸将成云:“平殄小贼,易于拾遗。”景文曰:“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寻迁丹阳尹,遭父忧,起为冠军将军,尚书左仆射,丹阳尹,固辞仆射。太宗翦除暴主,又平四方,欲引朝望以佐大业。乃下诏日:“安南将军、江州刺史景文,风度淹粹,理怀清畅,体兼望实,诚备夷岨。宝历方启,密赞义机,妖徒干纪,预毗庙略。景文可封江安县侯,食邑八百户。”景文固让,不许,乃受五百户。时又谓景文在江州,不能洁己。景文与上幸臣王道龙书日:“吾虽寡于行己,庶不负心,既愧殊效,誓不上欺明主。窃闻有为其贝锦者,云营生乃至巨万,素无此能,一旦忽致异术

10、,必非平理。唯乞平心精检,若此言不虚,便宜肆诸市朝,以正风俗。脱其妄作,当赐思罔昧之由。故以密白,想为中启。”时太子及诸皇子并小,上稍为身后之计,诸将帅吴喜、寿寂之之徒,虑其不能奉幼主,并杀之;而景文外戚贵盛,张永累经军旅,又疑其将来难信,乃自为谣言曰:“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一士,王字;弓长,张字也。景文弥惧,乃自陈求解扬州。时上既有疾,虑一旦晏驾,皇后临朝,则景文自然成宰相,门族强盛,藉元舅之重,岁暮不为纯臣。泰豫元年春,乃遣使送药赐景文死,死时年六十。(选自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

11、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B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C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D.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以适景文 适:出嫁。 B平殄小贼,易于拾遗 殄:消灭。C密赞义机,妖徒干纪 干:谋求。 D故以密白,想为申启 白:禀告。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景文少有美名,获得器重。太祖不仅让儿子迎娶景文的妹妹,还用景文名字为太宗取名。B王景文淡视名利,不图权位。太宗多次授予他不同的职

12、位和封地,他一律推辞,拒不接受。C王景文面对传言,极力澄清。对于不能洁己的指责,他向皇帝幸臣表示希望能查清实情。D王景文为人谨慎,仍遭厄运。太宗死前担心外戚强盛有碍政权稳固,派人送药赐死景文。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宗翦除暴主,又平四方,欲引朝望以佐大业。(5分)(2)唯乞平心精检,若此言不虚,便宜肆诸市朝,以正风俗。(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生查子 晏几道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8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5分)9本词下

13、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形容似至穷途而突见佳境的名句是: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经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 , 。(3)离骚中,“,”,表明屈原希望以古贤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1、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

14、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父爱之舟 吴冠中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

15、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钱换房子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父亲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初小毕业时,鹅山小学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气的县立完全小学,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来上鹅山。我考取了。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