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87441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感动教学设计执教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口语交际感动 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有跨越国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再见了,亲人,有舍己为人、感天动地的金色的鱼钩,有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儿子的老支书搭建的生命之桥,每篇文章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崇高的美德。深深地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教材安排这次口语交际,不仅是让学生受到人性光辉的熏陶,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孩子们平时的所见所闻和亲生经历的事情,把“看”到的感动表达出来,在交流的情景和过程中,经历体验、感悟和内化的心理过程,达到“感动”影响“感动”的目标。同时,在围绕着话

2、题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表达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在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而有耐心,用心倾听文明表达的口语交际习惯和态度。二、教学目标(一)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中心、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学会倾听。(三)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学会感恩。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回忆令自己感动的事情;收集令人感动的小故事、文章和图片等资料。教师准备:课前要和学生有一定的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表达水平;

3、对应学生收集的资料,多准备一些相应的课件资料。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知道感动。1、启发式谈话,从“感”的字形和字义入手进入话题交流。 (1)同学们,“感”这个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板书:感)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感,在字典上解释很多,其中有两条很重要,一是心里觉得,再是对别人的关心诚心诚意地表示谢意。(2)鼓励学生用“感”组词。(3)师生交流“感”字造字的特点。刚才大家说的这些个和“感”有关的词,都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都是和我们的心里感受有关系的,所以“感”这个字是心字底。2、揭示交流主题,从“感”到“感动”。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说说和“感”有关的一个词感动。(补充板书)一起读一读

4、。感动,有感而动。用心体会,才能心灵震动;用心体会,才能产生明确的行动。(二) 创境激情,明确要求。1、创设语言交流情景,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1)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一些事感动着我们,一片落叶、一滴雨水、一个举动都会有它感动的理由,只要我们用心感受。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就特别让许老师感动,想看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2)播放中央电视公益广告表现幼小的孩子给自己的妈妈端水洗脚的视频。2、鼓励学生用概括的语言完整地说一说这则公益广告主要讲了些什(1)先尝试在小组内说一说。(2)指导学生完整、有条理地叙述。3、鼓励学生抓住重点谈“感动”。 (1)同学们,在刚才的这段视频里,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2

5、)引导学生抓住视频中的细节,联系生活,结合内心的感受学会有重点有感情地说。4、明确本节口语交流的要求就是围绕“感动”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交流。(三)小组交流,领悟感动。1、再次激发学生交流的情感,寻找并确定交流的具体内容。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感动”是那么地常见,又是那么地深刻。我相信,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一定都曾经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听到过不少感人的事情。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听一听。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要求学生讲的时候要完整、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听的时候要用心倾听、抓住别人的说话重点。讨论的时候要文明表达、有自己的

6、观点。) 3、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四)师生交流,品味感动。1、总结小组学习情况,并鼓励学生参加全班交流。 同学们,我看到大家在小组里认真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互相帮助,都非常地投入。下面,有哪些同学想和全班一起分享一下令你感动的事情呢?2、师生围绕着“感动”的具体事例展开口语交际。 交流预设的第一个材料:暴走妈妈(1)鼓励学生概括地讲一讲“暴走妈妈”的故事。(2)鼓励学生围绕着“暴走妈妈”的故事,调动学生内心的感受,结合“暴走妈妈” 割肝救子、暴走等感人的细节开展交流。从“割肝救子”谈感动。指名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资料理解割肝救子是一种朴实而真切,深刻而感人的人间真爱。 从“暴走”

7、谈感动。指名说。引导学生抓住暴走妈妈走路的时间、路程以及那些双被磨损的鞋等细节,相互补充内容说自己内心的感受。(3) 教师小结:莎士比亚说,母爱胜于万爱。正是母亲的爱,使这个儿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同学们的真情、有效的交流让母爱更加光彩照人。交流预设的第二个材料:汶川地震中的护婴母亲(1)教师再次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不要说割肝救子,就是要母亲为孩子献出生命,母亲也一定在所不惜。还记得两年前的512大地震吗?(课件,音乐起,废墟的图片,婴儿的图片慢慢地浮现)当大地剧烈地摇晃起来,房屋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有一位汶川母亲,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紧紧地护在身下,她跪倒在地上,后背微微隆起,身体

8、向前匍匐着,用她的臂膀和身躯给孩子搭建了一个安全的空间。孩子获救了,人们在孩子的包被里发现了这位母亲的手机,上面有这样一则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2)鼓励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学生各抒己见)(3)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母亲的短信并交流。 在心里默默地读一读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孩子的话,想想,哪里令你感动。 引导学生从母亲短信的字里行间去感受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4)及时评价学生的交流情况,并适时指导。 交流预设的第三个材料:1024人链(1)教师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深入交流的兴趣。人间处处有真爱,生活时时有感动。就在去年,就在荆州

9、,发生了一件感动了整个中国的事情,谁还记得?指名说。(课件展示1024人链相关图片和材料。)(2)鼓励学生抓住最深刻的感受有重点地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件事哪里最打动你?(3)启发学生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心中真切地感受。如果陈及时、方招、何东旭还在,如果他们能亲自接受感动中国的颁奖,如果你能给他们颁奖,请你送给他们一份颁奖词吧。(4)全班交流。(5)教师小结。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可是见义勇为的“人链”的精神会永远传递下去,所以感动中国把奖项颁给了1024的大学生群体,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令人感动的瞬间。(播放感动中国的视频)(五)拓展升华,享受感动。1、教师总结。从“暴走妈妈”,到“汶川母亲”,到“1

10、024”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无一不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们展现出一种至真、至善、至诚的人间大爱。同学们,只要用心体会,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感动常在!只有懂得感动,你们才会真正地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2、享受感动。 在感恩的心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感动带来的心灵的震撼。这节课,我们从感动学会了交流,而交流又使我们得到了更深的感动,也感谢同学们在课堂上给我们带来的感动。【板书】体 会 感 动学 会 感 恩教学反思:学生的参与是课堂的活力的源泉。教师单一的说教,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是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根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权利的下放。如在演讲训练中,我们改变教师命题的形式

11、,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演讲。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加强,从选择题目、收集资料,到演讲等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在训练中观察发现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所演讲的话题涉及到校园生活、社会现象、国内外大事等,甚至有一位学生谈到了公益广告。让在座的同学拍手称绝。丰富的知识极大地充实了课堂,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实力,拓宽了听众的视野。其次,提倡全体学生的参与。在口语训练中,台上的主角毕竟是有限的,调动台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全体学生融入课堂,才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 口语交际课的目的应更注重于学生课后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延伸。所以,我们创设的情境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提供学生交际平台的同时,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延续性。如果说口语交际课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小树,那情境的创设就是那一枚枚娇嫩的绿叶;如果说口语交际课是一隅美丽的夜空,那情境的创设就是那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只要我们孜孜不倦地去寻找,去勾画,就一定能营造出一座森林,一片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