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83875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激您时时把我们挂牵。一位男孩正深情地朗读着他喜爱的这段诗句。“他读得怎样?朱老师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想让同学们对刚刚的朗读作出评价。生A:他读得很好,很动情。生B:他最后一行读得很轻,好似怕惊动了老师。生C:他把最后一行的“你读成“您了。师:好,你听得真仔细。不过,老师请大家想想,把书中的“你换成“您字可以吗?生D:可以,用“您念起来好听,还叙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师:对,老师也觉得这位同学肯动脑筋,把“你改成“您字,改得多好啊!把这一段一起再读一遍。生齐读,都把“你读成了“您。这是盐城市建湖实小朱以秀老师9月27

2、日在江苏省课程规范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单册培训会上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第6课?一株紫丁香教学片断,这一教学环节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和争议。在对话式点评时,主持人甘肃省教研室王毓新老师将此作为印象深刻的教学“事件提出来让大家讨论。执教者首先强调这一环节的处理合乎新课标精神,着眼于激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解读,同时又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了尊师教育。一位听课老师指出:朱老师肯定并激励学生读出新意无疑是正确的,但我认为最好对于“你和“您比拟之后,能回到课文中来,让学生领会到“你字体现出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反对师道尊严,学生对老师不必都要称“您,而称“你反而会让人感到更舒服些,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民

3、族文化,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最后,王毓新老师倡议把这篇课文中的“你改为“您字,可能更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上述观点和做法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从外表上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现象,学生把课文中的“你读成了“您,当然属误读。至于是否能把“你改为“您字,应另当别论。这儿其实也不复杂,因为“您是“你的尊称,文中如用“您称老师自然是合宜的。示例苏教版第七册第5课?老师,您好!一文中,用“您称说老师显得自然、庄重。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对邻居家的盲婆婆称“您,也感觉亲切、自然。然而,?一株紫丁香文中9处都用“你称说老师,又是为什么呢?想必不能简单论事,光凭感觉走。我以为,文中用“你

4、而不用“您,绝非误用,将课文反复吟诵几遍,便会体悟到作者用“你的妙处。首先,从全诗的内容来看,写的是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一事,并由此展开想像、“跳跃,从而倾吐孩子们心底的声音:“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打消一天的疲倦。“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激你时时把我们挂牵。“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这些美好的心愿发自孩子们纯真的童心,他们与老师之间已没有了距离,而是亲密的搭档和朋友,这个“你字不正表现了这种亲和力吗?曾记得国庆35周年大典上,邓小平同志微笑着乘着检阅车向天安门广场上数以万计的大众频频招

5、手致意,北大学子冲动地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手写横幅。是北大学生不知用“您字?当然不是。是这些学生自傲不尊?显然也不是。然而,在这庄严、盛大的场合里,这条小小的横幅却格外引人注目、令人称道,正是因为它叙述了人民心底的声音,叙述了大众对邓小平同志亲切的问候,反映了人民与邓小平这位伟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课文中“你的使用可以说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从朗读的角度考虑,这株紫丁香是几个孩子“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在老师窗前栽下的,希望绿叶、红花能带给老师宁静、温馨、欣慰和甜蜜,全诗的基调应该是轻盈、舒展而幽美,用“你字比用“您字,那么更能表现出这种意味,读起来也更能使人产生一种亲切、舒贴之感。由这一教学案例看来,语文教学要切实体现新课标精神,真正走进新课程,绝不是仅仅在形式上变变把戏,关键还在于教师要自觉认真地去研究“文本和“生本,善于以开阔的视界、敏锐的洞察力去挖掘和利用丰盛的语文课程资源,善于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善于耐心地期待学生对教材作出多元的反映,善于灵动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启迪和诱导,才能更有效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和阅读的发明。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否那么,就容易导致无的放矢,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削减语文教学应有的魅力。此文刊于?小学语文教师2022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