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培训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83821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推拿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推拿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推拿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推拿培训(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简介推拿,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手法刺激人体某个特定部位、穴位,达到治疗或预防 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古称按摩、按跷;推拿医学是非药物疗法中的重要内容,属中医外治法 范畴,是以中医四诊、八纲、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解剖学、骨伤学、内科、 妇科、儿科、诊断学相关学科而成以手法治疗为特色的一门中医学科;推拿手法操作技巧讲求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施力程度要求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透达深 层;患者易于接受各种手法,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的作用特点一、推拿的中医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推拿能根据疾病的不同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以柔软、轻按 之劲,按穴位,走经络,改善经络功能和

2、调节卫气营血,并通过经络传导功能,调整脏腑组织器 官功能,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治病;正如医宗金鉴所云:“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 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总的来说推拿具备以下三大作用: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和联系人体所有脏腑、器官及皮毛、筋肉、骨 骼等组织,再通过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组成整体的联系;推拿作用体表,通经络、引气血、 濡筋骨,并且由于气血循着经络的分布,流注全身,能够影响到内脏及其它部位,推拿可使经 络得通,气血得以正常运行,达到濡养全身四肢百骸的作用;如推桥弓可平肝阳而令血压下 降、搓摩胁肋可疏肝理气而缓解胁肋胀痛、掐按合谷穴

3、可止牙痛、按揉角孙穴可治偏头 痛;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筋,又称经筋,是指与骨相连的肌筋组织,类似于解剖学的软组织;筋骨、关节是人体组 织的运动器官;只有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确保机体筋骨强健、关节滑利,从而维持人体 正常活动功能;灵枢本藏曰“是故血和则经脉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滑利也;”筋伤 后,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 推拿手法作用损伤局部,可以行气活血,消肿祛瘀,理气止痛,并且能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 到理筋整复目的;同时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作用;3、调整脏腑,扶正祛邪; 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

4、归过程是正邪相争、盛衰消长的结果;机体正气充足,有充分抗 病能力,致病因素就不起作用;疾病发展、变化,是因为机体抗病能力处于相对劣势,邪气乘 虚而入所致;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有受纳排浊、化生气血的功 能;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受纳有限,化生无源,排浊困难,从而使正气虚弱,邪气壅盛,百病 丛生;脏腑功能失调后产生病变,通过经络传导反应在外,出现如精神不振、情志异常、食欲 改变、二便失调、汗出异常、寒热、疼痛以及肌强直等各种症状,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 外”;推拿通过手法刺激相应体表穴位、痛点,具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而且对脏腑功能有 双向调节作用,一是直接作用,

5、即通过手法剌激体表直接影响脏腑功能;二是间接作用,即通 过经络与脏腑间的联系来实现;如中焦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失调,引起腹胀、嗳气、胃脘疼痛 等症状,通过腹部、背部为主推拿,改善胃肠功能;诸病源侯论记载:“若腹内有气胀,先须暖 足,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遍数,多为佳” ;外台秘要云:“病源腹痛者,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 故痛;两手相摩,令热以摩腹,令气下;”二、推拿作用原理的现代医学研究: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推拿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氧,加强心脏功能,从而对人体的体温 脉博、血压等产生一系列调节的作用;1 对血管的作用:推拿能使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也能使其直径和容积扩大,增加血流量,

6、 改善肢体循环,因而大大地改善局部组织供血和营养;2 加速血液流动:手法作用于体表,其压力却能传递到血管壁,使其有节律地被压瘪、复原, 复原后受阻的血流骤然流动 ,使血液旺盛,流速加快;由于动脉内压力很高,不容易压瘪, 静脉内又有静脉瓣存在,不能逆流,实际上微循环受益较大,血液从小动脉端流向小静脉 端的速度得到提高;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物质及气体交换的场所,而动脉、静脉只 是流通的管道,促进微循环内血液流动,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3 降低血液粘稠度:瘀血状态下血液流速降低而使血液粘稠度增高,粘稠度增高又进一步 使流速降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血液凝集、凝固;通过推拿有节律的机械刺激,迫使血

7、液重新流动并提高血液流速,从而降低了血液粘稠度,使流速与粘稠度之间进入良性循环 状态;4 对心脏功能的作用:推拿可使冠心病患者解除精神紧张,消除疲劳,使其心率减慢,心脏 作功减轻,氧耗减少,同时使左心室收缩力增强,使冠状动脉灌注得到改善,从而改善心肌 缺血缺氧状态产生与口含硝酸甘油相似的疗效;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病例,掌握好相应的推 拿强度和方法,就可使心绞痛发作逐渐缓解 ,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及心脏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强物质代谢过程;5 对脑血流的作用: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脑血流图观察发现,推拿后其波幅增加,流入时间缩 短,脑动脉搏动性供血改善 ;脑部血流来自椎动脉和颈动脉

8、 ,改善脑部血流的手法又多在 颈部操作;6 对血压的作用:推拿后人体肌肉放松,肌肉紧张缓解,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阻力降低, 从而减轻了心脏负担,并通过对神经、血管、血流改变的调节作用影响血压;由上可知,推 拿手法对血压的影响及其降压作用的机理,与降低周围总阻力,改善血管顺应性以及通过 节段神经的传导反射而起的调节作用等因素有关;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对上身、腹部及全身推拿,可使氧消耗量增加 10-15%,二氧化碳排泄量增加 10-25%, 使呼吸加深,改善肺功能;通过临床实验观察发现 ,推拿能使肺活量明显提高 ;由上可见, 推拿对呼吸系统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和显着的增强作用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9、 推拿手法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均可刺激胃肠壁,使平滑肌的张力、弹力及收缩能力增 强,而加速胃肠蠕动 ;推拿手法的刺激通过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 ,使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兴奋,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 ,同时改善胃肠壁血液及淋巴的流动循环 ,加强胃肠的吸收 功能;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推拿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手法刺激可通过反射传导途径来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推拿手法可加强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 ,调节兴奋和抑制过程及维持其相对的平衡状 态,使中枢神经本身及其传导途径的各种神经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和活动功能的锻 炼;手法的刺激作用可促使周围神经产生兴奋以加速传导反射作用,恢复和保持人

10、体生理 功能的正常状态;手法具有改善同一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和组织的功能活动;手法不同,用力轻重,操作时间长短,施治部位、经穴之不同,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各 种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推拿手法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也不同;同一手法,若运用的方式不同, 如手法频率的快慢、用力轻重、时间长短等,其作用也不同;缓和较轻有节律的手法,反复刺激可使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有轻松舒适之感, 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痉挛、镇静止痛作用;急速较重,时间较短的手法可使中枢神经产生 兴奋作用,使人感觉酸麻胀感,精神振奋,肌肉紧张,呼吸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弱等;5、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人体发病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人体思维活动的过激

11、变化 ,以及原发性的器质病变 , 都可以引起疾病;另一方面,细菌的入侵以及气候的异常也会使人致病;动物实验表明,推拿能抑制实验小白鼠移植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使小白鼠自然杀伤细胞 值明显增高,说明推拿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6、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按揉脾俞、膈俞、足三里,擦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能提高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使血糖不同程度降低,尿糖转阴,“三多一少”症状有明显改善;在甲亢患者颈35棘突 旁敏感点一指禅推法,其心率明显减慢,其它症状和体征都有相应改善 ;推拿能增高血清 钙,可治疗因血钙过低引起的痉挛;对佝偻病患者施用掐揉四缝穴、捏脊等手法后,其血清 钙、磷均

12、有上升,有利于患儿骨骼的生长和发育;7、推拿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推拿对除骨折、骨病、筋断、皮肉破损以外的脊柱、四肢等关节和肌肉、肌腱、筋 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 分离松解粘连、纠正错位、 改变突出物的错位、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 释、促进水肿、血肿吸收8、推拿对皮肤及皮下组织作用推拿手法能够加强皮肤防护作用 ,防止水分蒸发,使保温作用增强;推拿可以使皮肤 温度和生物电阻发生改变,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开放而充血发热;9、推拿镇痛的作用疼痛是许多疾病,尤其是骨伤科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推拿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镇痛 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镇静止痛:某些疼痛症状是由于感觉神经受到恶性刺激 , 这种恶性刺激的信号传入大脑 皮层,引起皮层异常兴奋而产生兴奋灶;在某些部位或穴位上运用推拿手法,使之产生一种 良性刺激信号,传入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新的良性兴奋灶,当新的兴奋灶足以抑制原有 的兴奋灶时,便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2 解痉止痛:某些疼痛症状是肌肉受到恶性刺激产生痉挛而造成; 推拿可减轻或消除某些 恶性刺激,促使肌肉放松,使痉挛得以缓解,从而起到解痉止痛的作用;3 消肿止痛:某些疾病或损伤造成一定部位出血或组织液渗出而发生肿胀 ; 肿胀压迫刺激 局部出现疼痛;推拿加强血液、淋巴循环基础上,促使血肿和水肿吸收和消散,从而发挥消

14、肿 止痛的作用;4 活血止痛:某些部位气滞血瘀可引起该部位疼痛 , 推拿可以促使毛细血管扩张 , 加速血液 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供给,加速有害物质吸收、排泄等,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 推拿适应症比较广泛,可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主治由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病 变所引起的肌肉酸、麻、胀、痛、萎、瘫,关节疼痛,运动障碍;1、关节软组织滑膜嵌顿、慢性无菌性炎症和粘连而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如各种软组 织急慢性损伤、肩周炎、狭窄性腱鞘炎等;2、神经受压或受刺激而引起的肌肉瘫痪需解除压迫、肢体疼痛;如腰突、半身不遂、 颈椎病、面瘫等;3、以机能障碍为主的一些内、妇科疾病;如头痛、

15、失眠神经衰弱、胃痛、高血压病、 糖尿病、胃下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盆腔炎等;4、对五官科疾病如咽喉痛、声门闭合不全、音哑、牙痛、鼻炎、近视5、儿科病症多达几十种病症,如腹泻、疳积、惊风、咳喘、遗尿、肌性斜颈、腹痛、 便秘、小儿麻痹后遗症等;6、各种骨质增生性疾患,如脊椎骨质增生、跟骨骨刺等;二、禁忌症推拿疗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内外妇儿骨伤科中的多种疾病均可采用,而且对某些疾病其疗效胜于方药,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某种病理情况下使用时 ,有使病情加重和恶化 的可能,以下情况禁止推拿:1、由结核菌、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禁用推拿;2、有皮肤病损处,外伤出血处,烧烫伤处的局

16、部禁用推拿;3、骨折、脱位处初期禁用推拿,骨折骨痂形成后及脱位复位后,可以适当考虑轻手法推拿 治疗;4、孕妇及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慎用推拿手法;5、饥饿、过度疲劳及酒后及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推拿,应稍事休息后再进行;6、患有肿瘤及严重的心、肝、肺、肾脏疾患者慎用推拿;7、有骨质疏松、骨结核、骨肿瘤等病理性骨折因素者慎用推拿;8、对急性软组织损伤 2448 小时内慎用推拿;9、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医生操作,也应列为禁忌症;7三、注意事项1、理疗师:1 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诊察病情,认真治疗疾病,认真书写健康档案2 推拿时要保持手的温暖和清洁,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损伤患者皮肤;3 推拿前注意患者有无推拿禁忌症4 随时询问和观察患者反应,保持适宜的推拿强度;5 患者出现头晕、心慌、休克等异常情况时,应沉着冷静,让患者平卧;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