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82194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物质的分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物质的分类1、下列分别物质的方法中,依据微粒大小分别的是()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重结晶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 ANa2CO3和CaCO3固体 B酒精和汽油 C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 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3、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 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雪白、质感松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A. 草木灰 B. 火碱 C. 食盐 D. 胆矾4、下列工作原理或改变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火箭放射 B. 工业炼铁 C. 酸雨的形成 D. 丁达

2、尔效应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A. 和 B. 和 C. 和 D. 和6、小宋想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做丁达尔现象的试验,下列液体中肯定不会有现象的是( )A. 鸡蛋清 B. 稀米汤 C. 豆浆 D. 食醋7、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其次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 硝酸、食盐水、烧碱B. 硫酸、空气、纯碱C. 盐酸、澄清石灰水、氨水D. 碳酸、硫酸铜、氢氧化钠8、下列古商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

3、是()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肯定是离子化合物B. 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肯定是共价化合物C.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D. 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10、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运用含有CaCl2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B. 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C.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的操作是盐析D.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1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H3 B.H2

4、O C.NaOH D.CaCO312、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煮沸12分钟,光束通过该分散系时,可视察到丁达尔效应,则该分散系是 ( )A.溶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悬浊液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 CaCl2的电子式:C. 比例模型表示甲烷分子或四氯化碳分子D.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4、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CO2 B. KOH C. MgO D. K2CO31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 氯化钠溶液 B. 硫酸铜溶液C. 鸡蛋清溶液 D. 酒精溶液16、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

5、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雪白、质感松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 食盐 B. 烧碱 C. 草木灰 D. 明矾17、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盐酸 B. 石油 C. 纯碱 D. 碱石灰18、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分散系的分类:B. 用平行光照耀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C. 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以制取Fe(OH)3胶体D. 如图显示的是树林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19、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视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 )A. 氯化铁溶液 B. 食盐溶于水 C. 雾 D.

6、 碘的酒精溶液20、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亲密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B. 将“地沟油”变废为宝,可制成生物柴油和肥皂C. 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SO2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 水玻璃、双氧水、漂粉精、硅胶都是混合物C. 直径在10-9 10-7mNaCl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胶体D. “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2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 A铁红 B.水晶 C.胆矾

7、D.水玻璃2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 A生石灰 B木炭 C硫酸钡 D氯化钠24、向含有Fe3+、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碱溶液,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经查阅资料后得知,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现象B. 可用过滤的方法將分散剂与分散质分别开C.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Fe2+H2O=FeO+H2D. 通直流电时,阴极旁边黑色变深,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25、下列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加三聚氰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 B用苏丹红(色素)作食品着色剂 C加小苏打(NaHCO3)作馒头的膨松剂 D用

8、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酒精兑制饮用白酒2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氯 B干冰 C海水 D碳酸钠27、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 纯碱NaOH B. 生石灰CaCO3C. 可燃冰CO2 D. 石英SiO228、下列分散系能用半透膜分别出分散质的是A.淀粉溶液 B.盐酸 C.生理盐水 D.FeCl3溶液29、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A.漂白粉 B.冰醋酸 C.CaO D.SO230、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试验并检验其性质(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

9、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饱和溶液,接着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乙干脆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更合理: ,可以利用胶体的什么性质来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 (2)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缘由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3)Fe(OH)3胶体区分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

10、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4)提纯所制Fe(OH)3胶体常用的方法是 ,若向Fe(OH)3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试验现象 31、(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后,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所得的分散系称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假如FeCl3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Cl,要除去NaCl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有下列方案:试剂是 ;试剂是 (均填化学式);“操作”为 (填操作名称)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2FeCl3+2KI=2FeCl2+I2+2KCl 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分别得到纯净的单质碘,需实行的操作有 、 、 (填操作名

11、称).32、纯净物依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填字母)。 A.交叉分类法B.树状分类法(2)以H、O、S、N、K、Ca六种元素中随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类别中: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3)从上表中选出一种酸和一种氧化物,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以氢氧化钾为例,依据碱的通性,写出氢氧化钾的主要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序号化 学 性 质 化 学 方 程 式(1)_(2)_(3)_(4)_3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属于非金属的是

12、_。水银 空气 氯酸钾 五氧化二磷 糖水 硫粉 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 氨气35、.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选择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选择出的选项序号及选择依据填入下表。组别备选项挑出选项序号选择依据(1)A.NO2BCO2CSO2 DFe2O3(2)A.S2BICFe DK(3)A.CH4BCO2CNH3DCaO(4)A.蒸馏B分液C蒸发D中和.化工生产中经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