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78218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 水的组成 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了解氢气性质的,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从水、氢气、氧气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氢气的性质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3)情感目标 (1)通过

2、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3. 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从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本课题的难点。二、说教法创设学习情景视频实验探究讲解总结三、说学法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方法有:1.探究学习 学生在观察视频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2、重复记忆法 3、习题巩固法四、说教学程序用化学史引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

3、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1、创设学习情景 了解氢气投影展示视频资料氢气吹肥皂泡、氢气燃烧、氢气爆炸了解氢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氢气的验纯;知道水是怎么生成的。:2、实验探究 掌握目标引导学生看课本P45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拉瓦锡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而我们通过电解水也能得到“易燃空气”,并可以揭开水的组成秘密。播放电解水实验视频 在做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通电后

4、,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验证两极气体实验 学生讨论后回答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呈淡蓝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以下结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简称负氢(父亲)讲解总结 所以此反应可表示为:水 氢气+氧气。由此可见结论: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做练习巩固 课堂达标3、讨论归纳 知识升华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教师写出氢气(H

5、2) 氧气(O2) 水(H2O),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学生讨论后发现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引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可见分类的方法在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的非常的多。做练习巩固 课堂达标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氧气等物质组成中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五、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一、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4爆炸极限:4742。二、电解水实验 现象: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3、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4、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