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738043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雷特(节选) 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哈姆莱特(节选)教学目标1、鉴赏课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戏剧的结构、表达、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全剧故事情节并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了解事件并查阅资 料,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把握规律。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学习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中去呈现, 体会艺术的魅力。文化传承与理解:加深对戏剧的思考深度,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增加文化 自信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点: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

2、何推动情节发展的。教学难点:学习哈姆雷特处事(复仇)的态度,从而把握其复杂的性格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文学评论界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诗,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今天我们就随着莎士比亚去探索哈姆雷特灵魂深处的魔力,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及背景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这个人物,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二、写作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唤起了人的觉醒,人们重视个性与思想解放同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私欲膨胀社会混乱的情况岀现。莎士比亚对人生和时代作出深入思考着力塑造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

3、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在同环境和内心敢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正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这种理想与进步背后隐患和 人性弱点的反思。三、作者介绍1莎士比亚(1564 年 4 月 26 日1616 年 4 月 23 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 年 2 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 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 世纪末

4、到 17 世纪初的 20 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 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 年后逝世。1590 年到 1613 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 16 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 1608 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 39 部戏剧、154 首十四行诗、两首

5、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 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四、题目解说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 父报仇的故事。哈姆莱特共五幕,主要情节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王突然死去了,母后匆匆地改嫁给他的叔父新王克劳狄斯。正是克劳狄斯谋杀了老国王,哈姆莱特肩负着为父报仇、重整朝纲的重任。哈姆莱特一时鲁莽,误杀了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口保护哈姆莱特,立即打发他去英格兰,想借英格兰国王之手杀掉他。哈姆莱特识破了他的诡计,半路上逃了回来。波洛涅斯是哈姆莱特的情人奧菲莉娅的父亲,奥菲莉娅受到情人哈姆莱特“变心”和父亲被杀的双重打击后,精神恍惚,落

6、水而死。奥菲莉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对哈姆莱特极为怨恨,克劳狄斯趁机拉拢他,两人合谋设计杀死哈姆莱特。本文是戏剧中的第三幕开始。 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要试探哈姆雷特是否是因为失 恋而疯狂。第二部分:主要写奥菲利亚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 疯。第三部分:主要写国王与波洛涅斯试探完哈姆雷特后的密谋。2六、全文分析1.文中的哈姆莱特具有哪些性格特征?他的性格为什么这么复杂?哈姆莱特是一个富有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文中也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一个身负为父报仇、扭转乾坤重

7、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性格特征,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他的性格如此复杂,是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必须进行复仇,然而复仇的任务又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他的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因此他有着复杂多样、矛盾统一的性格内 涵。2.本文主要是围绕什么

8、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本文中的冲突主要有哈姆菜特与国王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的冲突、哈姆莱特内心的冲突、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之间的冲突以及哈姆莱特与波洛涅斯之间的冲突。其中本文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地位。其他的矛盾冲突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如从表面看来,奧菲利娅和哈姆莱特之间的冲突是有关恋人感情的,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本文通过冲突也塑造了人物形象,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趋炎附势、奧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是在冲突中展现的。特别是对

9、本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 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3.哈姆莱特独白的那段文字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性格,造 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在实际中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这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

10、行动上的延宕。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3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4.作者通过哈姆莱特表达了什么思想?作者通过哈姆莱特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运动是人类的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莎士比亚的哈姆菜特将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身的问题展现了出来,权力、地位、仇艮、愤怒、战争等,这一切都是长时间困扰人类发展的难题。当我们为了目标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剧中争夺王位的人、为正义奋斗的人,他们的下场是一样的一死亡。这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的悲观,恰恰相反,正是这样

11、的悲剧才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发人深省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之处,也是其悲剧的感人之处。 七、中心思想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节选部分主要写国王利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奧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的发疯,却被哈姆莱特识破的情节。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与悲痛,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 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八、写作特点1. 戏剧冲突的多样性和集中性。2. 巧妙地塑造了人物性格。3. 语言的形象性。九、总结全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国王和波洛涅斯决定利用

12、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并躲在门后偷听,岂料被哈姆菜特发现,得知奥菲利娅骗他,哈姆莱特大为震怒,狠狠地骂了她一顿。从表面看来,节选部分的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常被深沉的无力感和幻灭感笼罩的“忧郁王子”的形象。 十、小试牛刀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悲剧_,_。_。_,_,这样的情绪一般隐 藏在人的内心,并且不断地积聚变化,在某个时机便会爆发出来。通过情绪的放纵和宣泄最终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欣赏者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压抑或是恐惧的心情4但是并不代表这样的情绪就是不存在的虽然欣赏者并不是时时都在感

13、受这样的情绪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的心情并让压抑的心情得到疏通A.C.B.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人,乃至许多西方人,早已把莎士比亚戏剧当作可以生生不息地解读各种基本文化命 题的精神源泉。B.一个民族具有凝聚力和认同感,关键要看在灾难面前能否守望相助,在风浪面前能否团结 一致。只要团结互助,我们就不惧怕任何灾难。C.几百年过去了,哈姆莱特这部戏剧的魅力无穷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人。D.柴可夫斯基认为哈姆莱特是“所有艺术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作,就感召、崇高和简朴而 言,相比之下没有别的剧本可与哈姆莱特比肩”。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

14、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著名的剧本有李尔王哈 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B.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C.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其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从戏剧冲突 的性质和效果看,戏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哈姆莱特雷雨都是悲剧。D.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4.莎士比亚的语言往往具有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力量,这得益于他对长句的运用,试仿照下面 的一段台词续写给定的句子。例句:我用国王的名义,向英王提出恳切的要求,因为英国是他忠心的藩属,因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必须让它像棕榈树一样发荣繁茂,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她的荣冠,沟通彼此的情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他在读完这一封信以后,不要有任何 的迟延,立刻把那两个传书的来使处死,连忏悔的时间都不要准。我以生命的名义,向人类提出恳切的要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