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733864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第一节 监理工作程序一、监理工作程序施工准备1、审查竣工技术文件(成桥后的测量资料、各项试验检测资料等)。2、整理监理资料。3、参加竣工验收。竣 工1、审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施工工艺)。2、复核施工放样测量资料。3、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包括试验检查)。4、按设计和验收标准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5、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或关键工序进行旁站。6、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1、监理工程师应熟悉设计文件,参加设计交底,核对施工图纸。编写项目监理实施细则。2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3、检查开工准备条件【交桩复测、控制桩(网)复测的情况及复测结果,施工机械设备,材料、人员到场情况,工地试验室(或外委实验室)等】。墩台施工上部结构施工: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制架、连续梁(刚构)、钢梁、结合梁、斜拉桥、拱桥、支座、桥面和附属设施等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及加固、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等图2-3-1 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图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熟悉设计文件及现场核对1监理工程师应熟悉设计文件,参加设计交底会,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现场核对设计文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应重点核对、现场地形地貌、场地布置方案、桥址处水文、气象、工程地

3、质、地方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及施工期间可利用的或对施工有影响的既有设施。2桥涵的结构、孔径、跨度及与其他建筑物的协调,桥梁基础的深度是否满足冲刷和抗冻的要求;上部结构特征;3桥涵的平面位置、设计高程和主要结构尺寸;4设计中考虑采用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5采用的设计标准、结构细节的质量要求。(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1监理工程师除考虑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外,应重点审查工艺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安全可靠有效,施工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现场的条件以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2施工工艺是否满足客运专线桥涵施工指南及京沪高铁施工实施细则的规定;3预制梁场

4、的场地布置、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工艺流程等;4施工进度安排,进场施工设备、人员、材料共应、检测设备等情况;5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措施等。(三)检查施工单位工地实验室 检查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的资质和试验检测范围、试验人员、试验设备、管理制度。如有外围项目,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委托试验室的资质证明资料。从事地基基础及主体工程检测及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部(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其中桩基检测单位必须具备有铁道部资质)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四)进场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的检查进场的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京沪

5、高速铁路规定的规范。监理工程师检查相关质量文件,并按规定抽样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方批准使用。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设施,施工单位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鉴定,经试运转合格后,方批准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此监督,并要求施工单位经常检查,定期校核、标定。三、施工现场检查及质量验收监理工程师对一下部位应重点进行现场控制:钻孔桩施工;髙墩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支承垫石施工;制梁场建设;箱梁的预制;箱梁的架设;现浇梁梁体施工(含特殊孔跨桥梁)桥面防水及预留预埋。四、钢筋加工与绑扎质量控制要求京沪高速铁路钢筋加工与绑扎质量控制要求:(一) 目标保证钢筋下料加工和绑扎质量,确保钢筋混凝土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二

6、)要求1钢筋加工和绑扎实行场制集中生产,除必须在现场绑扎的工序外,其它结构钢筋加工和绑扎必须实行场地流水作业,并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标识。2骨架尺寸和各种间距实行模具控制,杜绝手工扶、粉笔打线等落后工序做法,保证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且间距均匀。3桥涵、墩台身等现场竖向绑扎钢筋时,一律实行间距模具控制方法。绑扎过程中必须采用模具控制间距,在浇注混凝土期间至少采用上下两种模具进行间距控制,待混凝土凝固后方可拆除模具。4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厚度符合要求并按规范数量布置,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5钻孔桩基钢筋笼特别要求:桩头钢筋伸出部分一律采用熟料布包裹防护,且在桩头钢筋笼加强箍筋末

7、端增加一道混凝土保护垫块,以确保钢筋笼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保护层提倡采用混凝土预制垫块,尤其软土段钻孔桩必须采用混凝土预制垫块。第二节 钻孔桩基础一、 桩基础施工方案的审批1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成孔工艺、孔底沉渣控制、水下混凝土灌注、安全措施及环保等。2钻孔桩施工前,如设计有要求,应检查试桩情况(包括试桩施工及试验)。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桩的承载力。二、 钢围堰的制作与安装(一) 一般规定1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钢围堰制作与安装施工方案,重点审查制作工艺、运输和安装方法、安全措施等。2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供的原材料出场合格证、试验报告和施工工艺设计资料,围堰

8、所用材料和围堰的刚度、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二) 吊箱围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梁体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内侧平面尺寸、围堰中线扭角、围堰倾斜度。如围堰做承台外模时,还要检查轴线偏位。2围堰支撑体系应满足吊装整体钢围堰和浇注承台封底混凝土整体受力要求。3吊箱围堰底板、边板和封板的接缝应有可靠的防漏水措施。4钢围堰安装就位,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批准浇注水下封底混凝土。浇注水下封底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封底施工方案。5监理工程师检查封底混凝土强度,当达到强度后,方可批准抽水,进行下一步施工。三、 钻孔的质量控制关键是钻孔深度、钢筋笼质量及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

9、。1检测工具规范化沉淀厚度检测采用拉线沉锤方法,沉锤要求46kg重,形状为下大上小锥形。泥浆检测项目至少包括PH值、粘度、含砂率、比重、胶体率,检测仪器为成套检测仪器及水筒、泥浆提桶、擦布等辅助工具。高性能混凝土塌落读、扩展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检测仪器。2复测桩位、护筒埋置的施工放样数据,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 3检查护筒的直径、埋设深度、中心位置、倾斜度等,护筒应坚实不漏水、埋深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4泥浆指标应根据采用的钻孔机具、地质条件确定,在开钻前,监理人员必须见证检查泥浆五项指标合格后方可开钻使用。钻进时应至少抽检两次含砂率,至少检测比重及粘度两项指标。5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监理工程

10、师应核实地质情况,进行成孔检查:(采用超声波仪器、检孔器或成孔检查仪器等)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位中心允许偏差为5c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尤其对垂直度的控制和检测应进一步强化。6浇注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设计无要求时,沉淀厚度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用测绳量测,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四、 钢筋笼1钢筋笼的下料加工与绑扎质量控制方法必须按本章第一节中“四”要求执行。2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钢筋骨架长度、钢筋骨架直径、柱钢筋间距、加强筋间距、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钢筋骨架垂直度。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查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

11、工质量验收补充办法标准(以下简称混凝土验标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3钢筋的下料、钢筋材质、耳筋的材料、末端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全部检查。钢筋下料的允许偏差:受力钢筋全长下料误差为1cm,尺量检查。4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验标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机械连接接头应对套筒进行材质试验,对连接性能进行形式试验。监理人员用尺量和观察。力学性能检测见证试验,数量为施工单位取样数量的10%。焊接接头重点控制轴线偏角及焊缝饱满度等指标。5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和数量。钢筋就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的部位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

12、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混凝土验标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6扎丝绑扎要牢固,加强箍和主筋全部焊接,点焊应控制咬主筋的现象,扎丝纽扣应向笼内方向压,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7钢筋笼骨架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以下简称桥涵验标暂规)标6.5.13的规定。8钢筋笼安装过程,应检查钢筋笼的中心和桩位的中心是否重合,测量吊筋的长度,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深度和位置准确。9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垫块数量应不少于4个/m2。五、 水下混凝土灌注(一)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并旁站水下混凝土灌注全过程(重点

13、检查导管埋深和连续灌注)1. 材料的称量偏差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标6.4.1的规定;每工作台班抽检不少于一次,监理见证检验:2.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体调整施工配合比。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1次,监理见证试验,确认施工配合比。3见证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易大于正负2cm。4见证混凝土含气量测试,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含气量应2%。 (二) 导管质量及埋深1.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

14、内壁光滑、密封不渗水 。放入孔后导管底距孔底宜为2540cm。2. 首批封底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注,混凝土埋入深度不小于1m。浇注过程应经常检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确定导管的提升高度。灌注中导管埋深宜为24m,最后一节导管应缓慢提拔。设计桩顶标高以上应加灌100cm左右混凝土。3.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身顶端浮浆应清理,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监理工程师检查桩位中心、桩顶高程和桩身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桩身顶端高程、桩体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三) 混凝土强度1. 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在浇注地点见证混凝土试块

15、随机取样,检查施工单位的试验报告。2. 桩身混凝土全部进行无损检测。按总指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实施细则执行。六、 桩基承台的质量控制(一) 质量控制要点1检查桩头沉淀及浮浆凿除情况、承台混凝土施工条件(应在无水的条件下浇注)。2检查桩头与承台连接。桩体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对于大体积承台,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因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裂缝。4承台施工完成后,检查承台尺寸、顶面高程、轴线偏位、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5混凝土灌注及钢筋绑扎。(二) 基坑开挖及回填1.基坑开挖坡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承台底标高及承台底边缘线,应符合设计要求,用水准仪、经纬仪及尺量检查。基坑高程容许误差为:土质5cm,石质+5cm,-20cm.3.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4.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虚铺厚度、夯实遍数应符合夯实设备的要求。(三)模板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