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721432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doc34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企业,要想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而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及任何组织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保证经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经济组织战略目标中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进行研究,就必须对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保证经济组织在需要人力资源的时候,能及时得到各种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任何经济组织,都应该经常分析员工的状况,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的战略规

2、划强调经济回收,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则强调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与储备,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始终保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做出根本性的保证。第一节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涵义 “战略”一词,原为军事用语,指对战争全局的统筹和指导。在经济管理领域里,战略应取其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性的谋划之意,其涵义为具有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决定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决策。所谓规划,就是指从战略的高度上对未来时期事物发展的总体构想和规定,是比较全面的长远设想或蓝图。所谓战略规划是指由组织中高层管理者制订的,只要对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的计划。它带有明显的全局

3、性、整体目标性和长期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这一概念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包括分析人力资源的现状,预测组织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制定行动计划及实施和评估计划等内容。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工作包括选择方向、明确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程序、政策等内容。从整体上看主要包含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两大部分或环节。从具体的工作上看,人力资源的规划包括总体规划,旨在规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何总预算的安排等内容;包括人

4、力资源各项业务的计划,指人员补充计划、分配计划、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薪酬计划、保险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计划等内容。这些业务计划是总体战略规划的具体化,每一项业务计划都由目标、任务、政策保证,实施步骤及经费预算等项内容组成。规划项目具体内容总体规划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预测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采取措施平衡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人员补充计划制定需补充人员的数量、类型、层次,拟定人员任职资格,拟招募地区、形式及甄选方法培训开发规划拟定重点培训项目。有关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教师、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的保证以及与工资、奖励、晋升制度的联系人员分配规划规划部门编制

5、,拟定各职位人员任职资格,做到人适其位,并规定工作轮换的范围与时间以及轮换人选等人员晋升规划建立后备管理人员梯队,规划员工职业发展方向,确定晋升比例和标准,以及未提升人员的安置工资奖励规划进行薪资调查和内部工作评价,拟定工资制度,奖励政策及绩效考核指标劳动关系规划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加强沟通,实行全员参与管理,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等退休解聘规划退休政策及解聘程序,制定退休解聘规定,拟定退休解聘人选表3-1 人力资源规划内容表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种类1从规划的时间期限上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2从规划的范围上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分为整体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部门人力资

6、源规划、某项任务或工作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从规划的性质上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分为人力资源战略性规划和人力资源战术性规划。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多属于战略性和整体性的;短期规划多属于战术性的和策略性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主要阐明组织内人力资源需求和配置的总框架;阐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原则;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投资的预算等问题。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任务与目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任务首先是分析人力资源现阶段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并制定供求平衡的措施。其次是规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任务、政策、步骤和预算,包括人力资源的补充、使用、培训等活动。再次,使

7、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计划保持平衡,并使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其他计划相互衔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是通过规划企事业经济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努力使员工的需要与组织需要相吻合,形成高效率高士气高效率的良性循环,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1战略规划的管理与企业的效益密切相关。美国豪斯和同事对92家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有正式长期计划的17家企业的销售额、税后利润等指标都优于有非正式的长期计划或完全没有长期计划的其余企业。由此可以看出,规划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变动的环境和战略需要对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作出相应的

8、调整。从组织内部来说,员工队伍本身就是处在变化之中,冗员或缺员都需要预先给予考虑和安排、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人力资源现有结构是否合理,能否适应未来组织发展需要,也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整体分析并加以调整和改正。这些问题只有运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管理手段,才能满足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要。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组织各项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指导。4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使组织内各级人员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可以说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对满足员工的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巨大作用

9、。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程序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一般程序如图3-1组织总体发展战略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组织外部环境分析组织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和调整图3-1 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程序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结合。2战略规划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3战略规划必须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4战略规划必须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有利于企业员工素质的逐步提高。第二节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一、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与功能1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1)组织内部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如现有人事记录、报告、工作业

10、绩报告、工资记录、潜力评价、培训成绩等。(2)组织外部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及对这些信息的影响因素。如劳动用工制度的改变等。(3)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及常规经营计划信息,根据这些内容可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种类及框架。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数据。(2)为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辅助手段。(3)为人事决策提供信息支持。(4)为企业管理政策的执行效果提供信息反馈。(5)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关预警信息。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自然情况信息2知识学历状况信息3能力状况信息4工作经历信息5进修培训信息6工作信息7收入情况信息8家庭背景及

11、生活情况信息9党政职务信息10专业技术职称信息11工人技术等级信息12出国出境信息13特殊信息三、人力资源规划的有关指标1人力资源发展指标系统它包括某类人力资源的总量、某类人力资源的当量、某类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性别结构、某类人力资源的发展速度、某类人力资源的自然变动、某类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率、经济系数等。2人力资源工作与生活指标系统它包括工作条件指标、生活待遇指标、继续教育指标、社会活动指标等。3人力资源的环境指标系统它包括人才市场的基础建设、中介机构、政治因素、法律因素、市场需求、经济结构、人口资源情况、社会保障情况、科研情况等内容。四人力资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1客观性人力资源指

12、标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各指标应描述人力资源状况的具体特征,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系统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包括与人力资源相互联系的各方面的信息。3规范性指标的名称、含义、内容和计算范围、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要规范统一,要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4动态性人力资源的状况随时在发生变化,在指标体系中要设置出反映整个队伍发展变化的动态性指标,以便对整个人力资源状况作出科学全面的评价和准确的预测。5适用性设置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战略规划工作的应用,因此一定要考虑到可操作的问题和适用问题。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的内容与一般方法1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的内容人力资源现状的分

13、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外部环境的分析,二是人力资源队伍自身的分析。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机会或威胁;人力资源队伍自身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势,也可能存在着某些劣势,通过对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就可以找出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的环境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的宏观环境分析、中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指一个区域或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分析。中观环境分析一般指行业内的竞争环境分析。而微观环境分析则是指本单位内的具体情况的分析。2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的一般方法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方法,另一

14、类是专门分析的方法。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的一般方法是指那些经常使用的基础性方法。(1)比较分析法就是利用对照比较的方式,对一个事物的前后过程或多个具有某种联系的确定相同与相异之处的分析方法。可以是不同时间上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间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2)结构分析法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活动的分析方法。它从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由。(3)专家分析法所谓专家分析就是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人才现状进行分析,可分为专家个人分析法和专家会议分析法。为避免专家个人分析法和专家会议分析法的不足,在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专家调查法德尔斐法。(4)图

15、表分析法就是利用图、表的形式来对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5)综合分析法所谓综合分析法是指在以上两种或多种分析方法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统筹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法多用在大型的或复杂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上。二、人力资源的环境分析1人力资源的宏观环境分析人力资源的宏观环境分析是指对人力资源有战略影响的要素所进行的分析。其要素可分为四个部分,即:P政治要素;E经济要素;S社会要素;T技术要素。(1)PEST分析法以上述4个要素为根据所进行的分析,就是PEST分析。可以说这四个要素就是四个分环境,它们对人力资源起着一定得制约作用。PEST分析法的具体要素如图3-2所示。P政治政治制度与体制民主与法制政局稳定性对外开放人力资源的政策人力资源的立法人才市场S社会人口就业与失业教育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价值观念与信仰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社会信息化 E经济GNP和GDP国民收入产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