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战士”和“壮士”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71549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战士”和“壮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战士”和“壮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战士”和“壮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战士”和“壮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牙山五壮士在第二和第三和自然段中,写班长马宝玉及其战友接受任务阻击敌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时,五次用战士来揭示他们的身份。在第四至第九自然段中,写马宝玉等五人在完成掩护任务后,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绝路,并同敌人展开战斗时,四次用壮士歌颂他们。在同一篇文章写同一类人物中,作者为什么先称他们是战士,后又称他们是壮士呢?战士和壮士虽然都是表示人物的名词,但它们的含义和感情色彩的深浅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战士是指在战场上参加作战的普通士兵,仅仅表明他们的身份而已,不含歌颂的意味。而壮士则不同,它是指意气豪迈而勇敢的人,它含有对人物敬佩和歌颂的感情色彩,它表达的意思要比战士深刻得多。文章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2、,班长马宝玉等五们战士在狼牙山上,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这是般战士都能够完成的战斗任务。因此,作者用战士来称呼他们是恰当的。在第三自然段以后,马宝玉等五从参加的战斗,在性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消灭敌人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马宝玉等从人打退了敌人准备撤退时,却选择了牺牲自己的道路,这是难能可贵的壮士行为。首先马宝玉五人有壮士般的思想动机: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要把敌人引上绝路。也就是说,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作出了宁愿牺牲自己的决定。然后作者又写他们壮士般的行为,他们同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战斗,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还用石头砸敌人,直至砸毁枪支,高呼着壮烈豪迈的口号跳下悬崖,表现出了不愿作敌人俘虏的壮士行为。所有这些,都不是一般战士能做到的,因此作者用壮士来歌颂马宝玉等五人,也是非常恰当的。由此可见壮士是本文的文眼,作者把它嵌入标题,已经表达了对人物的歌颂之情。作者又在文章铺陈叙事后,在结尾处用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三个成语来赞美他们的壮士行为,这也是战士一词所不能代替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