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一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692078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一1. 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并阐述其基本要素。答: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 和方法的体系,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 有效地传递和控制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的新型教育方式。其基本要素有:一、现代教育技术要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为指导1、现代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有:现代的教育观、 教学观、学生观、学校观、人才观等。2、现代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现代教育理论主要有三种学习理论和三 种教学理论。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

2、理论。三种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一发现教学理论、巴 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体系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的体系结构包括三大范畴: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即应用于 教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媒体);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进 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媒传教学法);三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 教学设计。三、教育过程最优化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最优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 是最少时间,二是最大效益。即利用最少时间获取最大效益,这就是现代教育技 术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确定最优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优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设计最优化的

3、教学过程,从而用较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用较少 的投资教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取 得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益。2. 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答:A、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功能:1、再现功能。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能实现事物在大 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互相转化。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重现从 太空到海底的事物,如星云的运动、海底火山的运动、地壳的运动等,都可以通 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2、集成功能。它能把图像的、声音的、文字的教学材料融合在一起,通过 对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取知识信息。3、交互功能

4、。主要是实现“人一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一人”之间的 远距离交流。4、扩充功能。它所提供的大容量的多媒体软件和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比如一张光盘的信息容量为650 MB,相当于34亿个汉字,而在互联网上传送的信息更是无穷无尽。5、虚拟功能。由计算机仿真生成的虚拟现实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 的感觉。比如培训宇航员,通过计算机仿真产生的与太空相似的环境,如失重等, 可以让宇航员感受置身于太空的感觉,培训他们在太空工作的技能。B、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1、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能通过声像并茂的方式把教学内容表现出 来,使学生易于接受;有助于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能

5、更好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理解、记忆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 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减轻学习负担, 增进学生的健康;通过网络环境,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2、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快速呈现、 检索和传递各种信息,提高信息的传递速率和容量,大大减少学生获取信息的时 间,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中,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学生听觉和视觉的综合刺激, 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利用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向学校、家庭、 社会传输教育课程,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成千上万的学

6、生,大大节省了教育投资, 扩大了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实现了教育手段的多媒体化,教 育方式、方法及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为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 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的 变革,提供了新思路。3.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答: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描述, 称之为“经验之塔”理论。“经验之塔”理论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做 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获得这三类经验的方法分为十种。其理 论要点为:1、塔的经验分布。塔的最底层的经验是

7、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 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2、学习方法。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这是较有效的学 习方法。3、教育升华。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 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4、替代经验。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 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形成科学的抽象。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使教学更为具体, 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指导意义:“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 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而位于塔的 中

8、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既 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 教师的提示、概括、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 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 重要理论之一。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 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 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 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

9、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 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 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 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 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 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 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

10、生了盲目使用的问 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4、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试结合广播电视媒体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媒体 的教学功能和特性。答: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装备的,用来记录、储存、传 递和控制教育信息的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 以及由此组成的综合应用系统等,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教学功能与特性:不同的媒体使用不同的符号来传达信息,并刺激于受者的不同感官,因而在 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功能和特性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面:1、呈现力。呈现力是指媒体呈现事物特征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1)色调等。空

11、间特征:指事物的形状(点、线、面X大小、距离、方位及影调和(2)时间特征:指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持续时间、出现频率、节奏快慢等。(3)运动特征:指事物的运动形式(平移、旋转、滚动X空间位移、形状变换等。(4)颜色特征:指事物的颜色与色调属性。(5)声音特征:指事物发出的音响属性。不同的媒体对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声音特征的呈现能力是不同 的。如,电视具有极强的信息呈现能力,表现在:A. 能呈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动向。既能表现事物发生的原因一过程一结果等 一连串的流程,又能很好表现事物的运动特征(运动形式、空间位移、相对关系 及形态变化)。B. 能调节事物与现象所包含的时间因素。可化快为慢

12、、化慢为快,还可通过 影视的特技手法,进行时间的过渡,如利用淡变转换季节,利用画面的组接技巧 表现先后顺序、出现的频度、节奏快慢等时间特征。C. 能调节事物与现象的空间因素。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有效地表现出事物 的形态、方位、立体感等空间特征,还可进行放大和缩小处理,突出某种事物特 征。D. 能呈现颜色和声音特征。广播媒体是借助语言、音乐及音响来呈现教学信息的,具有很强的声音和时 间特征,但对空间、运动及颜色特征的描述是不具体的、抽象的。2. 重现力。指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现信息的能力。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是受同时性限制的媒体,即传送和接收应同步进行, 而且内容瞬间即逝,难以重现;录音

13、、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媒体,可以按 教学需要反复重现教学内容,故重现力强。另按重现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即时重 现和事后重现。3. 受众面。指把信息同时传送给受众的范围,按范围大小又可分为有限受众 和无限受众。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以及计算机网络能把信息传递到广阔的范围,可谓无限受 众;而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等,只能在有限的教学场所对有限的受众 进行传送。4. 可控性。指使用者对媒体操纵控制的难易程度。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及计算机都比较容易操纵,适合于个别化学习。广 播和电视广播,使用者只能按电台的播出时间去视听,难以控制。5. 参与性。是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可分为行为参

14、与和 感情参与。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学习者可以自行控制学习过程,展现丰富 多彩的多媒体信息,是一种学生行为和情感参与程度高的媒体。广播、电影、电视、录像,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易于引起学生情感上 的反应,激发学生情感上参与。5.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你的教学实践展开叙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多个方面表现出来:教师应该成为学会数字化生 存的带头人;教师应该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与学;教师应该能够应用 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探索、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应当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 塑造出开放、融洽、互动的协作风格;教师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创造, 成为信息

15、化形态下的终身学习者,实现知识、技能、伦理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作为一个老师,在信息化时代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没有现代人必须 具有的信息技术,难以立足于三尺讲台,也谈不上称职。因为在如今的社会里, 人人已经置身于信息化所覆盖的环境之中,从举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没有一 些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恐怕会处处遭遇难堪。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 在教育实践中应该以下实际表现:首先,要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教师应从传统 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 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其次,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计算机 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 和学习必需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 络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