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书心得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68899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读书心得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著读书心得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著读书心得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著读书心得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著读书心得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读书心得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读书心得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读书心得字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单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世界文坛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当我第一次阅读百年孤单时,就被论述开始时那一行迷人的句子吸引住了:“许近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忆起,她爸爸带她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从那个遥远的下午到许近年之后的今天,这是一种布满了巨大诱惑的时间与空间。从将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一下子导致了艺术上的悬念,令人无法释卷。以这样的开始进行论述,成为世界故事史上的典型之作。相比之下,马尔克斯的另一部故事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开始就显得平淡了,没有巨大的吸引力。 百年孤单让我始终保持着阅读的兴奋。在整部故事中,马尔克斯的论述出神

2、入化,使我深深着迷。如故事的第七章,在写到霍塞阿卡迪奥自杀后,她对那股鲜血的流向作了全过程的拟人化追踪论述,写了近两百字。读来真是独具趣味、令人耳目一新。而在故事中浮现的俏姑娘雷梅苔丝白日升天、阿玛兰塔与死神交谈等等情节,光怪陆离的传说成为一种现实的映照。现实与幻想、传说与神话、直描与隐喻马尔克斯以极其新颖而独到的论述艺术,不可思议地发明了一种“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为真”的神话世界,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与社会现实,更看到了一种故事大师无限广阔的心灵世界。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样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

3、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第一次读伊豆的舞女时,我就感到了川端康成文字的力量,她几乎不由分说地带着我穿过山道和雨水,来到了那个舞女的面前。“那舞女看上去大概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式发髻,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显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调和”。这是一种美丽的舞女,令川端康成眷恋不已。在追随着舞女旅行于伊豆山水间的日子里,我像川端康成同样变得忧伤而又多情。然而,相聚是缘,辞别总是难免的。“我的头脑变成一弘清水,嘀嘀嗒嗒的流出来,后来什么也没留下,只感觉甜蜜的快乐。”与舞女分别后、躺在船上的川端康成的泪水让我同样无以自制,那一瞬间,如烟往事中飘逝而去的友谊或者爱情纷至沓来。

4、 伊豆的舞女在川端康成的故事中,不是最出名的。她是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故事代表作获了19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但是,这篇我最早读到的川端康成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影像,不能忘怀。由此我感到,阅读的第一感觉总是犹如初恋一般固执而难忘的。而事实上,从伊豆的舞女开始,川端康成形成了她的写作风格。那种感伤、精致、淡雅而又优美的艺术特色同样是这三部故事的艺术特色。-百年孤单读后感“若干年后来,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她爸爸带她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单的开篇这样写道。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恰如百年

5、孤单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同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单,17年6月2日故事刊登。198年诺被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种人的经历,而是她的记忆。”百年孤单里描述的那样一种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步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步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程的思考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单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故事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

6、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本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种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紧张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回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由于邻居讥笑她被乌苏拉回绝同房而杀了邻居。成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

7、时候,由于与姑妈乌苏拉通婚,成果生下一种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布满了挖苦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后来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故事的架构是一种往复循环的构造,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种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作品自身的奇幻还局限性以实现魔幻现实主义这一风格的完整性,同步读者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镶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转载自百分网,请保存此标记作为拉美

8、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单以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布满了抱负的光辉。遥远的马贡多小镇上发生着离奇的事情:奥雷良诺领导了32次起义成果都失败;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在晚年不断地织裹尸布;奥雷良诺第二则是不断地修理门窗;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要洗好几次澡;小镇马贡多一场骤然而至的雨持续下了四年十一种月又两天,此后十年,马贡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对美尔加德斯的磁铁痴迷不已并且反复上当;第七代奥雷良诺是一种出生就有尾巴女婴,却被蚂蚁咬烂后拖进蚁穴;随后一场飓风吹走了马贡多小镇,吹走了一切,比那场持续四年十一种月有两天的暴雨带走的更多读起来总是给人很虚幻很缥缈如此不真切

9、的感觉。马贡多百年的变迁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辱,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布恩地亚家族由于内战和外敌,原本安定的生活转瞬消失,家族命运急转直下。与此相相应,在拉丁美洲,内战连连,又有欧美殖民者的入侵。同步,家族的愚昧也拉美自身落后的写照:家族成员的乱-伦与拉美文明限度的低下是相通的。面对落后和愚昧,布恩地亚家族不是追求变革,而只是面对过去,等待着“猪尾巴”的重现。这样不思进取,最后只能导致马贡多的落后,布恩地亚家族的衰败,最后不可避免的被一阵飓风吹光。同样,似乎也在暗示着拉美人民如果不思变革,最后只能面临被裁减的命运。故事的结局布恩地亚家族连同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马尔克斯在百年孤

10、单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乡,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单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浮现了。”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认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队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百年孤单”,既是说拉美落后的时间之长,又从一种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态:对进步和先进的漫长等待。百年孤单,百年的等待。至于这后来,落后和贫穷还会不会浮现,没有明确答案,但是马尔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单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浮现了。”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

11、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测和感悟。对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单中,现实中的追求和但愿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后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三岛由纪夫称川端康成是个“永恒的旅行者”。从她的伊豆的舞女到雪国等故事,以及她的一系列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作家风尘仆仆、流连于山水之间的身影。她一路行来,把她的见闻、感悟与思想一一传达给我们。于是,我们从中领略到了川端康成笔下的山川之美、人性之美、文学之美。她是一种唯美的作家。无论是述人纪事、还是状物绘景,无不布满了极致的、纯真的文学之美。 作为一种日本作家,川端

12、康成把日本文学之美和东方艺术之美推向了世界,从而确立了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氏散文植根于中华文化古老而丰厚的土壤深处,是现代散文创作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读惯了家长里短、风花雪月的文字、再读余氏散文,顿觉神清意澈。在她的散文中,厚重与灵动、凝思与抒情、质朴与优美,交错一起,和谐组合,犹如一曲既深沉又奔放、酣畅淋漓、回肠荡气的交响乐,飘扬在你心灵的上空,让你不由地感动、唏嘘、赞叹!可以这样说,余氏散文在新时期文艺创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她开创了散文创作的新纪元。那些故作姿态、无病呻吟的“青春散文”、“小女人散文”之类,只能是流行于一时的产物,绝对成不了文学艺术的典型。而余氏散文的浮现,把二十世纪的散文创作推向了一种新的艺术高度,对21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必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我个人的欣赏来看,我对文化苦旅的爱慕甚于山居笔记。在我的感觉中,文化苦旅年轻灵动,而山居笔记则沉重练达。也许是余秋雨在漫长的五千年甚至更长的中华文明史中沉浸得太深太久了,以至于她的思维方式、艺术触角都布满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况味。但是不管如何,这两部著作都是不失珍藏价值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