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的评课及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66448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式分解的评课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因式分解的评课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式分解的评课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式分解的评课及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式分解一课的评课 21中学 高秀丽(2014年骨干)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经历研究平方差公式必要性和从不同角度论证的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公式的意义,并通过自编与限编问题深刻体会公式的形式和特点,进而达到熟练应用公式的目的.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教师教授的知识准确科学,更重要的是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创

2、设背景,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思考状态. 学生产生质疑,思考后给出算法,学生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图形的作用,在总结中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平方差公式,通过文字描述加深对公式的认识. 通过规范书写加强对公式对应性的体验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一般问题向综合问题过渡;强调分解因式的注意事项,通过归纳方法完善因式分解的解决策略.(2)看课堂结构安排这节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比例分配适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

3、过少现象。 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合理。学生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并且学生有充分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每一节课因课程不同,因学生不同,因教师自身特点等变化,本节课教学方法灵活。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本节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一

4、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了,投入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数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反思:什么是一节好课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并发挥它的优势,在引课、展示新知、范例教学和反馈练习中,都大量使用了动态演示,以帮

5、助学生总结规律,抓住关键,突破难点。2、以问题为载体,体现课程新理念,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当中学习,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出,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各方面都取得全面和谐的发展。3、以过程评价为主,始终让学生保持心情愉悦,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4、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组员互相配合,交流总结,成果展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互助、探究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非常重要。在设计课时,就本着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讲,小组能研究会的问题不讲,经过老师启发能会的不讲。所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体现的非常明显,小组合作中学生也非常积极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