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66156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在日常生 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换 算关系是:。【习题】1.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 mm 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 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cm。2.1km=m=dm=cm=mm= 口 m=nm3. (1)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 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 台25英寸彩 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cm.(2)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物体为0.1mm=nm4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 中学生的身高1700; (2)个墨水瓶的高为0.65;一课桌的高为0.72;物理课本的宽为1

2、.85。(5)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5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 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2.(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 量程、分度值。C、“放”刻度尺带刻线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紧 贴);零刻度线或重新确定的起始刻线要与被 测物体对对齐(对齐);刻度尺要放正,被测 物体平行,能倾斜(平行);刻度尺要正方。D、“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

3、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 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 成)。【习题】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 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 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 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 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2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 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 刻度尺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 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 刻度尺的零

4、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 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4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 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3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单位符号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时、。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lh=min; lmin=s。4. 时间的测量归纳停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 方法:。5. 误差(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就是()( 2)误差产生原因:测量仪器不精确,试验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原因和测量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影响而产生的。(3)减小误差的方法:;( 4 )错误产生原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 则,测

5、量方法错误,读书时粗心大意。(5)错误时不该发生的,是能够消除的;而误 差是不能消除的,只能()。 注: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 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习题】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 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 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 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 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避免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 能出现的错误3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

6、量物理课本的 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 18.77cmB. 18.76cmC. 18.74cmD. 18.89cm4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A.0.55. 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地 面的高度是()A5.5mB3.5mC2.0mD1.5m6. 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 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CD7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量的结果应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 末端所指示的刻度准确值为60.2cm,刻 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物体的长度 为 60.20cm.故答案为:1mm;

7、60.20cm.8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被测物体的长f度为cm.二二llll|llll.cm 2llll|llll llll|llll13llll|llll9 .小明和小丽在测量课本的长和宽时,发现同 时测量同一本书的长,他们两人测量的方法和 读数均正确,所得的结果不相同,关于这种现 象,他们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误差,只要多测量几次误差可以消除B. 这种现象是误差,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C. 误差现象总是存在的,不论你如何改进测量方法,误差既不能减小也不能消除小,但不能消除D. 误差和错误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能认真仔细测量,它们都是可以避免的10. 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

8、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B.测量工具的量程C.测 量工具的分度值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11. 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18.0cm、18.1cm、18.2cm、18.3cm,则课本宽度真实值较接近下列哪一个()A. 18,1cmB. 18,15cmc. 18.2cmD. 18.3cm【解析】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物体的长度1.8.Oc/?ri-LS.l.cflri-lS.2(7flri-L8.3c7tt = -= 18.15cmal8.2cm.故选 C.12. 小琼用刻度尺三次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分别为:18.50cm、18.54cm、18.51cm,则课本的长 度 应

9、 记 录 为 ()A. 0.185mB. 0.1852mC. 0.18517mD. 0.185167m13. 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 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 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14. 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8.52cmB.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2cmC.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cmD.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cm二、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习

10、题】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月球绕着地球转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空气的流动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2. 参照物(1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做()物。参照物二者位置变研究对象发生机械 运动 -研究对象不变研究对象相对() 例题:“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 们选作参照物是()A.云,水B星星,水C.地面,月亮D.云, 鱼【解析】“月亮在云中走”是以云为参照物, 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鱼儿在水中游”是以水为参照物,鱼与水之 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选A.【习题】1、在物理学中,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 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的; 如果物体相

11、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则物 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的。2.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 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的。“坐在飞 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 里的“飞快行驶”是以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 速后退”又是以作为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择:A.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 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通常根据研究方 便来决定,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 物体为参照物。B. 参照物一旦选定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习题】1.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

12、“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 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 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面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2.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A、地面B、直升飞机C、自己D、无法判断C.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 地面为参照物。D.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 论可能()同。E.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 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 和静止的()性。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 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习题】1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 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 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

13、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 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A.子弹飞行速度很 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 行,且飞行速度接近2. 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 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 是()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无法判断3. 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4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 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 恰似走来迎”是以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为参照物.5. 鲁迅先生的着名小说故乡结尾有这样一句 话:“老屋离我

14、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 我.”这里描述运动的参照物是()A.老屋B.山水C.我在向后运动”;乙说:“远处的树木在向前运动”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的原因是()A.甲、乙两人观察的方向不同B.甲、乙两人选择的 参照物不同C.甲、乙两人观察的时间不同D.甲、乙两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不同7. 如图所示,小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以商场的货架为参照物,她是?的,以所站立 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的.三、运动的快慢1A.比较快慢方法:物体经过相同的时间,所用路程越长,它运动的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它运动的就越()。即: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B.在物理

15、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 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 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 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习题】1在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关于比较她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1)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 “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D.无法确定6.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并肩坐在车里的甲、乙两人分别观察车外的景物.甲说:“路边的树木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兔子运动快;(2)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 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 快;(3) 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 子的运动快慢程度;(4 )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