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6611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DOC 10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 编制: 审核: 目 录1. 编制目的2. 编制依据3. 适用范围及应急能力评估4 事故特征5. 应急组织和职责6. 应急处置7. 注意事项8. 附件柴油泄漏现场处置预案1. 编制目的:1.1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职工人身健康和公民生命安全。1.2 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2、和经济损失。2.编制依据: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导则(AQ/T9002-2006)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50条2.4 中华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33条、69条3.适用范围及应急能力评估3.1 范围: 原料车间162罐区。3.2 类型:柴油泄漏3.3 级别:危险介质名称存在部位危险性质危险等级波及范围一般事故重大事故柴油原料车间火灾、爆炸D=42厂区开发区根据国务院制定的预警级别划分标准,并按照柴油泄漏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柴油泄漏着火事故 的预警级别定为二级编制预案。3.4 应急能力162罐区设置

3、有一台容积为363m3柴油储罐,贮罐有氮气管线铺至罐内,柴油储罐初次进柴油或大检修后进油时用氮气置换罐内的油气;罐内发生火灾时用氮气灭火;正常储油时不定期用氮气置换罐内液面上的油气。储罐周边设有防火墙,现场安装摄像镜头一个,泡沫消防罐三个。针对预案162罐区配备防毒面具4套,氧气呼吸器三套,8公斤干粉灭火器27具。现场操作人员巡检时,若发现柴油管线或柴油泵出现泄漏,就能对初期事故进行处理;同时,程控室操作人员可通过摄像镜头对现场进行全方位监控,若遇突发性火灾,可清楚获知具体位置的火势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处理。4. 事故特征4.1 危险性分析柴油为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油味;柴油燃烧后会生成一些有

4、臭味的有机气体,因此,柴油机排放中还有臭味。易燃、易爆,属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可引起火灾;如罐内燃烧未及时处理会引起爆炸。人体长期接触会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4.2区域及装置名称 原料车间162罐区柴油储罐4.3 发生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夏季随着外界温度的增高,储罐内油温就会升高,若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油温超极限而起火;储罐管线及泵体管线的法兰垫片老化,易造成柴油泄漏,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将可能伴随着火、爆炸等潜在事故危险。4.4 事故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储罐管线及泵体管线破裂,法兰垫片老化造成的漏油,罐内油温过高超过工艺指标导致泄漏。5. 应急组织与职责5.1 本车间自救组织形

5、式5.1.1指挥机构 组长: 5.1.2应急自救执行机构由当班所有操作工、气防站救护队,消防队,机械修造公司人员组成。5.2 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每季度对现场操作人员加强“预案”教育及培训,并组织实施演练。5.2.2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与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5.2.3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争救援命令、信号。5.2.4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5.2.5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5.5.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5.3人员分工 5.3.1 组长:组织指挥车间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救援工作,协调人员、调配

6、物资。5.3.2 副组长:协助主任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主任不在时,代替主任行使职责。5.3.3 工艺员:负责与生产部(总调室)保持联系,及时调整工况,协调后续工号停车,保证事故现场的用水用气,联系事故区的停送电。5.3.4 设备员:负责与生产部、修造公司保持联系,制定紧急抢修方案,并合理调配检修人力,组织检修,防止事故扩大。5.3.5 安全员:配合行政保卫部管制事故区域的厂区道路,疏散车辆及人员。协调指挥消防队员对已着火的柴油储罐进行喷水降温,条件具备时实施灭火。协助安全环保部搜集事故原始资料,及时分析事故状态和事故扩大的可能性,参与制定抢修方案。5.3.6化工班长:一旦发生柴油泄漏事故,由当

7、班班长担任本车间救护小组组长,迅速调动本班人员,果断关闭所有与外界相通的阀门,迅速关闭地沟排放阀,以免造成污染,并查找漏点,想办法使泄漏停止,并及时向车间、生产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汇报。同时,停止周围正在进行的动火检修作业,封锁道路,并立即拨打厂内电话119、118,联系消防、气防等部门到现场灭火救护。 6. 应急处置 6.1 应急救援程序6.1.1 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车间技术员、安全员、值班长、调度员汇报事故部位和事故概况,并采取一切方法切断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6.1.2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下达应急救援命令,指挥部成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并同时指派专人封锁相关路口,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8、并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6.1.3指挥部成员向总公司生产副总、生产部、安全保卫和安环部、消防队办公室,检修部紧急通报情况。6.1.4操作工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准确部位,泄漏原因,凡能切断介质泄漏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的事故,则以自救为主,泄漏部位如不能控制,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6.1.5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应迅速隔离现场,车间工艺员、安全员、操作工要配合其迅速向泄漏部位进行处置,避免事故扩大。6.1.6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的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如事故扩大,应请求增援。6.1.7 生产部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本车

9、间技术人员要配合其查明柴油泄漏部位和范围,视其事故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决定。6.1.8检修队伍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命令迅速堵漏、抢修。6.1.9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由生产、安全及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制订防范措施。夜间发生事故,由岗位操作工直接汇报班长、车间值班人员及调度员,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落实抢修任务,并迅速通知有关领导。6.2 现场具体应急处置措施6.2.1 柴油泄漏6.2.1.1 事故岗位发现柴油泄漏,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泄漏部位和原因,及时关闭主要阀门,切断柴油外泄通道,用抹布包扎漏点进行自救并汇报当班班长。若泄漏部位自己

10、不能控制的,应向上级报告并启动车间救援小组,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努力降低事故影响。6.2.1.2 值班长迅速向消防队,气防站报警,告知泄漏物质的性质,具体部位并迅速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赶赴现场指挥,根据现场情况果断指挥操作人员对泄漏部位采取隔离,降温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利救援。6.2.1.3 车间救护小组到达现场后,一方面负责指挥熟悉事发部位的操作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控制危险介质的泄漏量,尽量减小事故影响,同时调动本岗位人员立即对受伤和中毒人员采取现场急救措施,气防站到达事故现场后运行人员应协助气防人员做好人员撤离和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对中毒人员,根据

11、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6.3 车间及相关单位应急电话联系电话: 手机: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6.4. 公司内部相关单位应急联系电话:24小时值班电话:值班人员: 危险化学品应急咨询服务电话:0913-2106510 0913-2106599安全环保部电话: 0913-2106520联系人: 消防队电话: 119(内线) 0913-2106088 联系人: 气防站电话: 118(内线) 0913-2106096 联系人: 医院急诊: 120(内线) 联系人: 7.注意事项7.1进现场人员必须会使用、佩戴防毒面具,并且检查防毒面具是否能正常使用。使用中如闻到有

12、毒气体味或感到呼吸不适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防毒面具问题及时更换合格防毒面具。7.2 正确选用救援器材;正确佩戴及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选用消防器材并确保正常投用;7.3 正确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7.3.1有中毒和晕倒者,立即向120救治中心报告清楚中毒人员所中毒和中毒程度,以便及时救治。7.3.2 主要路口应有人员进行指挥交通,指引消防和急救人员顺利快速到达。7.3.3 将中毒受伤人员迅速抬到宽敞的地方和上风口,加强通风,并作简单的处理,如(人工呼吸、胸肺挤压等)。7.4 现场自救与互救7.4.1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自救和互救知识,如(人工呼吸、胸肺挤压

13、等)。7.4.2 如果柴油泄漏造成人员昏迷晕倒,将中毒人员迅速抬到宽敞的地方和上风口,加强通风,并且拨打120 进行救治。7.4.3 如果柴油泄漏造成人员皮肤触油者,立即用水冲洗。7.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及人员安全防护7.4.1 根据现场事故情况,操作工必须结合自身条件以及现场所具有的自救条件,对现场应急能力作出有效判断,能自救的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同时汇报班长现场情况,以便其对救援人员作出合理安排。7.4.2 进入现场,呼吸防护: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14、。7.5 应急救援结束后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立即进行事故资料的收集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并做好事故的善后事宜,尽快恢复生产。7.6 特别警示事故处理结束后,杜绝闲杂人员进入现场查看观赏,以防遇到不测。附件:1. 重要物资装备清单名 称型 号存放地点联系电话数量状况干粉灭火器1211柴油罐南侧50296具良好干粉灭火器1211柴油罐北侧50293具良好空气呼吸器VENITEX操作间事故专用柜60882套良好防毒面具MP3褐色防甲醇MP4 灰色防氨气操作间西墙挂包50294套良好橡胶手套操作间工具柜50294双良好洗眼器甲醇供给泵东侧50291套良好泡沫消防罐柴油储罐西侧50293个良好 柴油事故现场处置进入、疏散路线及关键装置分布图柴油事故现场处置进入、疏散路线及关键装置说明注:(1)重要防护目标标识为圆形(2)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