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66043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题目浅析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语文教育三班目录内容摘要3关键词3一、引言4二、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5三、女性在主体意识的觉醒6四、子君形象的典型性柔弱背后的坚强7五、结束语11注释、参考文献12 浅析的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子君是一个农村小地主或富农家庭出身的女子,寄居在北京的叔叔家里,是一个只受过初级文化教育的人,是一个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具有了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她生性温顺、善良,幼稚而又充满幻想,但在爱情面前又表现得坚贞、勇敢、执着,表现了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

2、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高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反抗。她带着对涓生的崇拜,在涓生的热烈追求下接受了涓生的爱情,但所识非人。另一方面,子君又表现得软弱、妥协,思想停滞不前,沉浸在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最后不得不回到曾经背叛的旧家庭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笔下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悲剧人物,她们在现实生

3、活中总是处在被压抑、被逼迫、被抛弃的地位,自己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只能在黯然神伤中徒增感慨,空叹悲哀。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这一类女性的典型代表:这个表面上看起来这个精明强悍、泼辣风骚的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其实只不过是一场婚姻交易的牺牲品。她以青春欢乐为代价,换来了金灿灿的黄金枷锁。这黄金枷锁把她的人性给腐蚀和扭曲了。为了保住这卖身的黄金,她宁可在性压抑、性苦闷中煎熬,也要赶走她所爱的小叔子季泽的挑逗,而更可怕的是她变态到要扼杀人性的起码的欲求和一切美满姻缘,只要在她控制的势力范围之内。3可见在那一堆堆黄金中映出了一个孤独、绝望、充满变态复仇的影子。女性的不幸在这个身影中得

4、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都以牺牲自我为代价,上演了一幕幕人生悲剧。然而仔细阅读她笔下的形形色色的女性,我们在举目皆哀的前景下,依然会发现另类女性的存在,她们在男权中不认命、不服输、而是凭借灵活机智与男人周旋较量,将命运的缰绳牢牢操纵在自己的手中。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就是典型的一位。面对绝望,她没有妥协,相反,她不低头的娇媚的脸、不服输的叛逆的心、不敷衍的执著的情等,无一不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倾城之恋向我们讲述的是一部发生在上海和香港的“家史性”的故事。上海的破落户的名门望族中有一位少妇白流苏,离婚后住在娘家。因受不了家人的“言语”,她为了生存,只好再做“女结婚员”,到香港待价而沽,

5、将自己“推销”给华侨富商、花花公子范柳原。白流苏的父亲是有名的赌徒,而现在他的女儿也决定用她的前途下赌注。如果她输了,她身名扫地,失去了做五个孩子的继母资格,如果她赢了,她就可以得到众人虎视耽耽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心中的一口恶气。4于是在白、范之间出现了“美丽的对话,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漂滑,吸引,挑逗,无伤大体的攻守战,遮饰着虚伪。”5但是她只能成为他的情妇。白流苏强烈地嫁给范的目的就是希望婚姻是一种保障,能赐予她“经济上的安全”,有一种稳定的生活。但是只有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们连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和安全时,她才从情妇升格为太太,回到婚姻常态。这个看似浪漫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却隐藏着无

6、限的悲哀。外界对这部小说评价很多。传统的观点认为这部作品揭示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被动和无奈,因为范柳原拥有社会的、物质的、地位的、个人的种种优势,而白流苏拥有的仅仅是个人的淑女的教养和残余的青春。尤其是白流苏在和范柳原的交往过程中,始终是作为被操纵者出现的。她的命运仍然无法摆脱受男人支配的地位,她是一个身不由己、无能为力的弱女子。但我却肯定另一种观点,白流苏是个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新女性。不是吗?当我们回顾文章,换一种思维方式再次分析白流苏这个人物形象时,也许你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白流苏根本就是个不甘于命运摆布的弱女子,所谓的“倾城之恋”只不过是她精心策划的一场爱情围猎活动,而

7、那个英俊洒脱的范柳原一不留神却成了她的猎物。尽管这种围猎来得不易,但对白流苏来说,这一场胜利也可称得上扬眉吐气。尽管这胜利仍无法摆脱其凄凉,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女人用自己的故事向我们证明了在男人和女人的角逐中,女人也可占主动地位,操纵全局。从这一意义上讲,白流苏就是一个不甘于命运的强者,她的抗争与自主在那个年代来说,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三、女性强者的定位(一) 先从子君的角度看,作为觉醒知识分子的代表,子君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是五四青年的心声。她可以勇敢地站出来,与心爱之人逃奔出封建宗法婚姻制度的囚笼,无疑是给尚处在蒙昧婚恋状态中的女性们树立了榜样,也将自我的觉醒大胆的表露,可以说,其进步意义是顺

8、应时代变革的产物。但就算是这一先进的观念仍然存在着的缺陷。但对于子君而言,所谓“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1这一令人振奋的爱情宣言的实质,仅仅是对选择伴侣的自由,她在思想深处,被打下传统的烙印,并没有真正摆脱传统婚姻观念的桎梏。子君幼稚地认为爱情可以解决任何困难,私奔、与家庭决裂这个她为争取幸福的最大障碍已经排除,她自己也做出了最大的承担,那么,就该坐下来享受幸福。在现实纷繁琐碎的生活面前,她安心地做好她的家庭主妇,这时她已经与其他妇女无异了。她天真地幻想出一个美满的爱情世界,却忘记了该怎样去实现自我,去迎接现实的考验。经济压力、生活困境乃至精神困惑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不得不让

9、人质疑他们究竟是否得到了幸福。她敢于出走是因为她在觉醒,而安于现状成为她最后逃不掉的失败。正如一则评论所说的:“五四之后出现的许多知识分子都热衷和沉醉于争取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由。他们过多地关注自身,对实际情况缺乏认识,和实际生活脱节,看不到只有把自己融入整个社会,才能完全获得幸福。他们最初的勇敢和坚决其实是极不成熟的一时意气行为,非常脆弱。”四、白流苏性格的典型性柔弱背后的坚强现实生活中的流苏是不幸的,小说在开头就说明了流苏的不幸。离了婚住在娘家,在混沌的世界里无依无靠,接着丈夫又死了,张爱玲写道:“白流苏坐在屋子的一角,慢条斯理绣着一只拖鞋这时她便淡淡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

10、掉了牙齿!”流苏在这个时候是无助的,可她又是忍着,坚毅着,无论如何,她都要忍字当头,流苏是聪明的,她的心里很明白,她知道家人的用意,说那些话无非是想让她离开这个家,而要想在这个家呆下去,也只有忍了。“她若无其事地继续她的鞋子,可是手指头上直冒冷汗,针涩了,再也拔不过去了。”这时候流苏的心里该是怎样的挣扎呢?三爷说的那些话,在流苏看来是何等的好笑,她冷笑地说着话,心里明白得很,大家都不愿意她留下,以前是图她的钱,现在钱被他们用光了,却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她很无奈,但还是隐忍着,四奶奶说的:“天生的扫帚星!”还有四爷的话把流苏气的浑身乱颤。把一只绣一半的拖鞋面子抵住了下颌,下颌抖得仿佛要落下来。”6

11、流苏受的屈辱是难堪的,就连后来与范柳原第一次见面并跳舞,抢了七小姐的风头,也让四奶奶指桑骂槐了好一阵子。即使碰了母亲的软钉子,她也要定一定神不再言语。在这个环境下,纵使她内心波澜起伏,也要表现得若无其事。可见在这个家中,流苏是孤立无助的。总之,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给人们的感觉是柔弱的苍白女子,这种外表的纤弱迷惑了许多人,包括她的家人都认为她是一个软弱可欺、无力自保的女人,可是就是这样的小女子竟然有着男人都不及的心计与果断。当她发现自己在那不是家的家中无法呆下去的时候,毅然把生活的希望由求助家人转向了自己。依靠自己是生命在这刻发出的呐喊,是生的本能的呼喊。白流苏的觉醒是从绝望开始的,但却不是以绝望

12、收场的。当她意识到只有自救才能生存时,这个女子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所表现的执著和忍耐,为了追求幸福的义无返顾,着实让人感动。因为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花花公子范柳原,而且还有当时那个社会对女性的排挤。所以,在男权统治的社会里,白流苏不愧为女性强者,她凭借勇气、毅力和聪明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尽管这胜利中夹杂着悲哀。但在她那平静而不平淡的生命体验中,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生命的坚韧执著,看到她在面对婚姻爱情不如意时所表现出的豁达与坚强。 其实,白流苏一出场就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她是个单身女人,而且是个离了婚的单身女人。她的离婚是她对命运的第一次反抗。“离婚”这个词在当时(1943年)可算得是个“新鲜”的

13、字眼儿。就是在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里,人们对离婚的女子也会另眼相看。一个封建家庭的“大家闺秀”能毅然决然地离婚,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可见她是何等的坚强。而她之所以离婚,是因为她对丈夫抽大烟、赌钱、纳妾等种种恶习不能容忍。她要的不是麻木不仁、委曲求全的生活,她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想要有个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她的起点很高,她不要有钱成为曹七巧,也不要片刻的欢娱。因此我们可以说,故事一开始,白流苏就是个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女子,如果白流苏屈从男人的摆布,那就不会有后来的“倾城之恋”。白流苏离婚后住在娘家,兄嫂榨干她的钱后,便排挤她,还说她是个“天生的扫帚星”。受尽了家里人

14、的鄙夷。在陪妹妹相亲时,号称钻石王老五的情场老手范柳原偏偏欣赏的是她成熟、孤傲的风度气质。接下来俩人交往了,在他们的交往中,白流苏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在她还没有认识范的时候,她就很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认识范以后,更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因为在破落户的白公馆,小姐也不过是个市井女子,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她仅有的一点学识,全是应付人的本领。”这个孤单自私的女子很清醒,知道很精明地替自己打算,遥远的忠节孝义与她不相干,做彻底的好女人是无法靠近范柳原的。更重要的是她在那个家住不得了。她无依无靠,生活即将没有着落,怎么办呢?如徐太太说:“找事,那是假的,找个人才是真的。”为了生存,必须找一座靠山,流苏决

15、定用她的前途下赌注。当范柳原在她的生命中出现时,她觉得她有了新生的希望,为了得到这份希望,白流苏懂得利用她的长处并把握分寸,在范面前适时展示自己,从携手起舞到柔媚低头,都让徘徊不定的范柳原驻了足欣赏,用了心收藏。对范的若即若离,更是她的聪明之处。她明白,自己在范的眼中是一位“真正的中国女人”,他喜欢她,有心勾引她,却无意娶她,最多让她做个情妇。白流苏洞察他的心机,因而给她亲近的机会,但绝不让他占有自己的身体。因为她坚信,“既然他没有得到她,或许有一天还会回到她这里来,带了较优的议和条件。”7她不愿失去淑女身份是为了维护自己大家闺秀的身价。如果白流苏像其他女子一样对范“粘乎”,那么,她的命运就不能如她所愿了。她必须温、良、恭、俭、让。在人前,她千般周旋、强颜欢笑,在人后万般无奈、凄苦无比,忍耐到了极限的时候,它只有铤而走险。以退为进回到了上海。范最终沉不住气了,寄送了船票央求她回香港,虽然没有明媒正娶,但共筑爱巢的事实见证了白流苏在情场角逐游戏中的胜利。她也很会说话,从不说让自己下不了台的话,对范的提问回答更是极其的巧妙,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如,范:“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